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2篇 |
免费 | 646篇 |
国内免费 | 10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篇 |
大气科学 | 21篇 |
地球物理 | 489篇 |
地质学 | 2321篇 |
海洋学 | 627篇 |
天文学 | 16篇 |
综合类 | 131篇 |
自然地理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194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165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123篇 |
2014年 | 169篇 |
2013年 | 117篇 |
2012年 | 178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对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进行了削弱杆件刚度、附加阻尼器杆件的减振控制研究.削弱部分原有杆件的刚度后,附加阻尼减振杆件.根据阻尼杆件的力学特性,在ANSYS软件中建立附加阻尼杆件的数值计算模型,根据阻尼杆件的不同位置进行结构建模及动力分析,主要考察阻尼杆件的布置位置对网壳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以附加斜杆和附加环杆两种方式为例进行了网壳减振结构地震作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阻尼杆件的布置位置对网壳结构的减振控制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削弱原有杆件刚度并设置附加阻尼杆件,可以使网壳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和杆件内力等动力反应有较大的降低. 相似文献
992.
中国人要有中国的海权,更要有现代海权.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能直观、现实地反映和说明中国海权的基本问题.它作为中国的海上国界以及对国家疆域范围合法延伸的国家海上利益和力量的筹划、指导和运用,是国家利益拓展的理论依据.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这一新的概念的提出,为创立中国特色的海洋权益理论打开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93.
获取深部速度结构是认识南海形成演化模式的基础.海底地震仪(OBS)二维与三维深地震探测技术是获取深部速度结构最成功的方法之一.OBS三维探测结果揭示:西南次海盆横跨残留扩张脊两侧洋壳不对称增生的速度结构特征;东部次海盆具有4种不同洋壳类型的速度结构;珍贝-黄岩海山链是在海盆停止扩张后6~10 Ma岩浆活动形成的;东沙隆起区显示了张裂期后的岩浆活动及其上涌通道;南海东北部马尼拉俯冲带前缘是受到张裂期后岩浆活动影响的减薄陆壳.IODP367-368钻探区实施的OBS三维探测将以建立南海洋陆转换带(COT)张裂-破裂机制模型为科学目标.OBS三维探测方法在南海各向异性、岩浆活动、形成演化等方面将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西藏冈底斯甲马和南木矿床流体包裹体SR-XRF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西藏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甲马和南木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系统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微束原位无损分析,结果显示:甲马矿床流体包裹体中高Cr、Pb,低Ni、Fe,且存在高于地壳丰度的Pt、Ir含量异常;南木矿床流体包裹体中高Cr、Cu、Pb,低Ni、Fe、Zn,晚期有Au富集,Cu倾向于在高盐度流体中富集.甲马和南木两矿床成矿流体中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模式与两矿区的成矿斑岩大体类似,显示出两矿床与区内斑岩在物质来源上具有亲缘性,幔源和壳源物质共同参与了成矿.但Cr含量的差异也显示出,尽管成矿流体与斑岩岩浆可能都起源于深部,但二者在演化上是平行的.对于甲马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SR-XRF原位组成分析以及显微测温结果不支持喷流沉积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995.
台湾南部恒春海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大地构造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春海脊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与其相邻的南海海盆,吕宋火山弧和北吕宋海槽等地质构造单元所反映的特征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弱磁性,推测其地壳性质为陆壳,是恒春半岛的南延部分,海脊西侧缓坡为陆缘增生楔,可见刺穿现象,这些刺穿构造是由逆冲挤压引起的泥底辟,海脊东部受弧陆碰撞的影响而急剧抬升,东部的弧陆碰撞是海脊抬升和增生楔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两岸志留-泥盆系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了通过碎屑岩的物源对比讨论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笔者选择西拉木伦河北侧林西双井子地区和南侧奈曼旗下石碑地区的志留纪地层进行碎屑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北侧样品LX0831-11为粉砂质板岩,采于西拉木伦河北岸上志留统杏树洼组。碎屑锆石年龄分为三组:385~531Ma(N=52)、872~1097Ma(N=11)、1344~1901Ma(N=11),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限定地层沉积下限为中-晚泥盆世。南侧样品130417-06为石英岩屑砂岩,采于奈曼旗下石碑组顶部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分为四组:370~523Ma(N=34)、884~1481Ma(N=21)、1573~1900Ma(N=6)、2369~2588Ma(N=8),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限定地层沉积下限为晚泥盆世。这两个分别来自西拉木伦河南、北两侧原志留纪样品,显示一致的志留-泥盆纪及晚元古代碎屑锆石年龄谱,表明两者从泥盆纪开始即具有相同的沉积物源;而代表兴蒙造山带的元古代碎屑锆石在奈曼旗地区的出现,说明泥盆纪以来兴蒙造山带的剥蚀物已到达华北板块北缘。因此,本次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暗示华北板块与其北部松辽地块在中-晚泥盆世之前已经完成拼合过程,即此时两者间已不存在古亚洲洋。 相似文献
999.
俯冲作用是连接地表系统和地球深部系统的最为关键的地质过程,其对研究地球深部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俯冲洋壳岩石圈中的碳主要存储在沉积物、蚀变洋壳玄武岩以及蛇纹岩中。俯冲变质作用过程含碳岩石的变质演化控制着其中含碳矿物相的转变及碳迁移过程。本文选取了蚀变洋壳玄武岩进行相平衡模拟,来研究其含碳矿物相的变质演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变质玄武岩体系中的碳酸盐矿物之间的转变反应除了受压力控制之外,还受到温度和体系中铁含量的影响。随着压力的升高蚀变玄武岩中碳酸盐矿物会发生方解石/文石-白云石-菱镁矿的转变,但在高压/超高压条件下,温度的升高可以使菱镁矿转变成白云石。碳酸盐矿物中的铁含量受到体系中铁含量的影响,白云石和菱镁矿中的铁含量随着体系中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水不饱和条件下,洋壳不管是沿着低温还是高温地热梯度线俯冲到岛弧深度,蚀变玄武岩体系几乎都不发生脱碳作用。然而在水饱和条件下,当洋壳沿着高温以及哥斯达黎加地热梯度线俯冲到岛弧深度时,蚀变玄武岩体系中的碳几乎可以全部脱出去。蚀变玄武岩体系中水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体系的脱碳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地球深部物理学与动力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创新性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我国大陆陆缘和邻近海域壳、幔结构的分区特征和不均匀性展布,特别是在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一个破碎镶嵌的块体组合.因为资源、能源、灾害的形成和动力机制均为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所致.为此表明:地球内部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的研究与探索在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成灾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在该领域中,不论是理论、方法和探测技术诸多方面已有着较丰富的积累,并首先提出了16大论点与论据,它们是重要的科学导向.这不仅促进了我国在20世纪百年里地球科学的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待研究和探索的科学问题.在21世纪的进程中,地球物理学必须牢牢地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方能有所发现和突破.为此我们必须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