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0篇 |
免费 | 410篇 |
国内免费 | 4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0篇 |
大气科学 | 181篇 |
地球物理 | 188篇 |
地质学 | 1390篇 |
海洋学 | 172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241篇 |
自然地理 | 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16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30篇 |
2008年 | 172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针对土工合成材料界面特性试验易受试验装置影响的特点,采用大型叠环式剪切仪进行土工织物与砂土的界面剪切试验。对比砂土本身、土工织物与砂土的两种剪切试验结果发现,土工织物-砂土剪切引起的叠环位移较小;叠环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与土体的剪胀性具有密切联系,土工织物限制了下剪切盒内土颗粒的运动,对达到峰值强度时的土体剪胀也具有抑制作用。由试验结果可知,筋-土界面的剪切带远小于剪切的影响范围,土工织物在界面剪切中的作用不能仅通过剪切带反映,还应考虑土工织物的屏蔽作用和对于土体剪切带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133.
为保证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正确应用,首先分析了后注浆技术对泥浆护壁灌注桩的作用机理以及天津地区的应用现状,然后通过对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多种因素,如从业人员资格、成孔成桩质量、注浆阀、注浆泵、注浆相关参数等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或建议。 相似文献
134.
注浆法在填土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泸溪县武溪110kv变电站场地地基为人工开挖山坡堆填而成,填土厚薄不均,由块石、碎石及粉土构成。变电站建成后,建筑物及地面发生不均匀沉降,建设方要求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反复对比和投资验算,确定采用充填、渗透注浆法对填土地基注入浓水泥浆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前,先要进行注浆试验,选择合理的注浆方式和技术参数。注浆加固后,通过一年多的观察,建筑物及地面不均匀沉隆均得到控制,达到了提高地基承载力,稳定建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5.
详细叙述了和分析了广西南北高速公路南南段路基的补强加固处理,实践表明,在该工程中采用注浆技术加固路基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6.
针对深部巷道软弱围岩的破裂碎胀大变形预测及围岩控制存在的难题,采用了有限元与离散元耦合程序(FDEM)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FDEM的基本原理;然后采用单轴压缩、巴西劈裂和三轴压缩模拟试验与室内试验对比,进行了输入参数的标定;最后对深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巷道开挖后软弱围岩破裂碎胀大变形进行了模拟,并基于实体建模的方法采用了锚喷(锚杆+喷浆)-注浆对巷道围岩加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巷道的大变形主要是由于围岩的破裂、碎胀造成的,浅部以拉伸破坏为主,向深部过渡到剪切破坏;剪切破坏角与单轴压缩试验结果一致,为58°;裸巷的裂纹最大扩展范围为10.6 m、表面最大位移收敛量20.7 cm。采用锚喷和锚喷-注浆加固后能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抑制了裂纹的扩展范围(减小到5.8 m、5.1 m),且围岩表面收敛量大幅减小(5.1 cm、4.2 cm)。 相似文献
137.
基于郑州三环快速路工程开展的6个场地19根大直径灌注桩现场足尺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后注浆桩与未注浆桩实测结果,研究桩端后注浆对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状、荷载传递规律、桩端承载特性及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条件下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能明显提高,且提高幅度受注浆龄期影响较为显著;在黄河中下游以中密~密实粉土、粉细砂及可塑~硬塑粉质黏土为主要冲积地层中桩长40 m左右的大直径灌注桩表现为摩擦型桩,但相比于未注浆桩,桩端后注浆桩传递至桩身下部及桩端的荷载更小;桩端后注浆在桩端下形成水泥沉渣坚硬固结体,有效地处理了桩端沉渣问题,且通过渗透劈裂作用,形成深度可达1 m的网状分布的水泥胶结体,加之对桩端土层的压密效应,显著提高了桩端支承性能与承载刚度;桩端后注浆显著提高大直径灌注桩桩侧极限摩阻力发挥水平,并降低了桩侧极限摩阻力对应的桩土相对位移,使得大直径灌注桩在较小的沉降下表现出较高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