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478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81.
军事地理是军事谋划的基本要素。中国古代纷繁的战争实践促进了军事地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孙子兵法》中有关军事地形的系统论述是先秦军事地理研究的丰硕成果。南宋开始出现军事地理专著。明清时期,边患日重,有关边防、海防地区的军事地理研究之风盛行,成果颇多。兵要地志、军用地图是军事地理研究的基本成果。实地考察与考证地理典籍是军事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研究中对战略要地、古代战场与战例、御敌方略的记述与研判,对今天的国防筹划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2.
编读互动     
《地图》2006,(6):4-5
今年上半年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的《中国千年历史档案第一展》曾在西安展出,其中展示的《大明混一图》引起了很大反响,遗憾的是《中国测绘史》、《中华古地图集珍》等诸多测绘出版著作中均未曾提及此图。作为一个测绘工作者,我见到此图后很有感触,在这里做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83.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这条全长1142km、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我国铁路史上修建的首例高原数字化铁路。  相似文献   
784.
洱海     
《国土资源遥感》2006,(1):11-11
洱海是一高原淡水湖泊,水面海拔1972m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km。东西宽3~9km,周长116km,面积25lkm^2。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汇水面积2565km^2,平均容水量为28.2亿m^2,平均水深10.5m,最深处达20.5m,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相似文献   
785.
天山乌-库公路剖面中、新生代埋藏、隆升及剥露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前  舒良树  朱文斌 《新疆地质》2006,24(2):99-104
为了解天山中新生代再造山过程的历史演化,沿横穿天山的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采集了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等7个样品,用作天山山体隆升和热历史演化研究.通过对样品中磷灰石裂变径迹的测年,获得7个样品的裂变径迹中心年龄,范围为(78.0±4.5)~(31.8±2.5)Ma;继之,在计算机上对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定数据进行了热历史模拟,获得了隆升-冷却演化过程的新认识.裂变径迹的年龄数据和热模拟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的中、新生代造山活动并非是整体统一抬升的过程.表现为中新世之前山体北侧先隆升、南侧后隆升的演化规律,山体隆升从北向南逐渐推进.到中新世晚期,才表现为整体抬升过程.通过磷灰石-锆石矿物对计算以及热模拟的结果,获得了各隆升阶段的视隆升速率,发现自晚白垩世晚期以来,视隆升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86.
库车坳陷西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代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应用PRA公司的BasinMod 1-D软件,利用回剥技术对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的4个井点和邻区的两个井点进行沉降史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基底总沉降曲线与构造沉降曲线相似,沉降曲线呈上凸式。克拉苏构造带和拜城凹陷的沉降史特征与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的沉降特征总体相似,只是各阶段的沉降速率、沉降量不同,反映了构造运动从北向南传递,沉降中心从北向南迁移的过程。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的沉降特征主要分为5个阶段,这5个阶段的曲线形态由缓到陡,反映了新生代以来西秋里塔格构造带一直处于挤压的应力环境中,且挤压程度由弱到强,直到第四纪最终定型,为典型的前陆盆地沉降特征。亦反映了天山造山过程中,库车冲断褶皱带由北向南推进,并最终到达秋里塔格构造带的过程。  相似文献   
787.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成分测试技术,结合埋藏史和古地温史,研究松辽盆地南部黑帝庙地区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表明,该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油气运移成藏期和一次弱成藏期:第一次油气成藏期对应的古地温为80~100℃,期内发生嫩江末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产生不利影响;第二次油气成藏期对应的古地温为120~140℃,由于在明水末期研究区的构造基本定型,为油气成藏提供了圈闭条件,因此这次成藏是现存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期;弱成藏期无论规模和持续时间都较小,对应的古地温为150~170℃,推测由断裂沟通深部烃源所造成。  相似文献   
788.
地球内部的热事件与地壳上地幔结构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计算并讨论了当地球内部有热脉动事件发生时非稳态的热作用模型及其对地热场和大地热流的影响。理论计算和实际资料表明,构造活动区和稳定地区应有不同的热作用过程,在构造活动区地壳内的低速,低阻层和上地幔的低速,低阻层的埋藏深度之差与该地的热活动史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华北平原地区,观测的二层深度差为40—60公里,推测热脉动持续时间为40百万年,活动史为50—70百万年:而银川盆地二层间隔为36—40公里,活动史为30—40百万年  相似文献   
789.
正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美丽富饶的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目前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7块重要湿地之一。洞庭湖担负着调蓄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洪峰的重要任务,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洞庭湖的生态文明课题多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许  相似文献   
790.
采用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方法,通过计算盆地沉降量恢复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3个关键界面的原始古地貌形态。模拟结果显示,福山凹陷古近纪时期地貌沟谷纵横发育,凹陷分割性很强;垂向上,从Els3段到Els1段,古地貌起伏明显呈幕式变化,东西部凹陷呈现出不同的沉降特点和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