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767篇
海洋学   164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232.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江南断裂带宣城敬亭山剖面上采集的3件断层泥样品中的石英颗粒进行透射扫描电镜(SEM)微形貌观察与统计。结果显示,江南断裂带为活动断裂,在新近纪和第四纪时期具明显的活动性,活动始于中新世,晚更新世达到高峰,活动方式以蠕滑为主;至全新世,断裂以粘滑方式持续活动;沿断裂带的地震记录表明,至近现代断裂仍处于活动状态。这些结论对于正确评价江南断裂带在第四纪的活动规律及该区自然灾害预防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3.
依据研究区80余口钻孔岩心成果,结合测井资料,并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和野外调查等手段,运用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煤炭地质学等理论。对该区龙潭组沉积古地理特征及聚煤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龙潭组识别出三角洲、泻湖-潮坪2种沉积相类型、7种沉积亚相和17种沉积微相;识别出3个层序界面,将研究区龙潭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时期沉积环境主要由泻湖—潮坪转换为碳酸盐台地局限潮下,其后发生海退,发育潮控三角洲平原亚相,煤层主要形成于潮坪和分流间洼地演变而来的泥炭沼泽沉积环境;SQ2时期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控三角洲相、障壁砂坝—潮坪—泻湖相,该期三角洲范围扩大,成为沉积主体,煤层主要形成于海退—海侵转折期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角洲—潮坪、障壁砂坝—泻湖—潮坪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234.
黎新 《广西地质》1997,10(4):25-29
广西桂平-武宣基底地层基代构造变形以震旦一寒武系中的顺层固态流变构造群落的发育为代表,这套构造组合的发现和厘定,对于重新认识该区及邻区早古生代早、中期构造变形性质的演化,可能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5.
在恒定的正应力和孔隙压力、不同温度下测量了三种蛇纹石断层泥摩擦强度的速度依赖性。在室温下,纤蛇纹石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0.2~0.25),而利蛇纹石和叶蛇纹石的摩擦系数较高,分别为0.39和0.45左右。在25~200℃范围内,温度变化对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强度的影响不明显,而利蛇纹石的摩擦系数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室温下,三种蛇纹石的摩擦在较快的滑动速率下表现为微弱的速度弱化,而在较慢的滑动速度下为明显的速度强化,温度的提高有促使速度弱化向速度强化转变的趋势。研究表明,蛇纹石的存在有利于断层的无震蠕动,但这种影响可能主要限于浅部;尽管纤蛇纹石是最软弱的造岩矿物之一,但仍不足以解释圣安德烈斯断层的软弱性  相似文献   
236.
237.
238.
上海地区新构造隐伏活动断裂的标志──石灰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沿基岩断裂带表面,有零星分布的石灰华,成因与泉水(温泉)活动有关,形成时代下限为新第三纪晚期,上限为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本文初步确定,区内自新第三纪晚期以来,具有活动性的隐伏断裂,除北北东向及近东西向的两组断裂外,还新发现一组北西西向活动性显著的断裂,它们均与石灰华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现象与山区新构造活动断裂带的特征相似。区内分布的石灰华,可以作为识别隐伏活动断裂的标志。  相似文献   
239.
240.
本文介绍了在断层区的岩体中进行的现场大尺度摩擦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地壳中变形波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在加载时断层泥屈服时间不一致,加载一端的断层泥先屈服,然后屈服范围逐步扩大,此过程相应于塑性变形波在断层泥中的传播。实验测得试件中塑性变形波波速约为2—3 cm/min,实际相当于10—16km/y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