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9篇 |
免费 | 232篇 |
国内免费 | 1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4篇 |
大气科学 | 133篇 |
地球物理 | 114篇 |
地质学 | 203篇 |
海洋学 | 613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35篇 |
自然地理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08年4月16日至22日,“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办公室与美国海洋与大气局的专家在厦门召开项目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2.
133.
钟继茂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9,30(5):14-19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曾发生多次强震。本文利用该区1604~1989年的47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采用力轴张量计算法推算了该区应力主轴方向,结果与其他文献给出的主压应力方向相符,即北西西-南东东向。在此基础上,得到最大剪切应力平面的走向和倾角。讨论了最大剪切应力平面与福建沿海近岸海域中存在的滨海断裂(牛山岛-兄弟屿断裂)的位置关系。从应力分析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滨海断裂带上地震活动由北向南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4.
135.
中国木叶鲽属鱼类一新纪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月,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东海)采集到4尾木叶鲽属鱼类,经鉴定为中国鱼类新纪录种--长木叶鲽,其主要特征为:体棕褐色,有眼侧和无眼侧颢上枝前端有小分枝,鳞片小但不狭长,背鳍鳍条数72~74(73.3);臀鳍鳍条数56~59(57.5);有眼侧胸鳍鳍条数8~10(8.8),无眼侧胸鳍鳍条数为8;有眼侧与无眼侧腹鳍鳍条数均为6;尾鳍鳍条数19~20(19.5),脊椎骨数为36;鳃耙数为3+7.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得到的长木叶鲽与角木叶鲽的K2P遗传距离为9.4%,2种间遗传分化达到了种间水平. 相似文献
137.
138.
介绍了青岛崂山沿海地区野生木本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状况、用途及开花结果日期,为中药科研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9.
根据气象常规观测资料、湛江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CFL-08风廓线雷达资料及卫星云图,分析2012年4月20日粤西沿海特大暴雨的天气环流形势、能量场、对流不稳定度、水汽输送和辐合辐散等环境特征及物理量场特征。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粤西地区共经历两次强降水过程,分别是受飑线系统、以及高空槽和低空切变影响;西南低空急流的出现有利于粤西暴雨的形成、维持和发展;暴雨过程粤西上空垂直累积液水含量达25~30g/m2;暴雨期间风向随高度明显逆转,有冷平流输送;约2.0 km高度以下低空急流的下传和增强与暴雨的产生有密切关系;短时间内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速度回波低层辐合区域远远大于辐散区域是可能产生强降水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0.
东山ZK51孔第四纪地层划分与闽南沿海部分地区地层划分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沿海全新世地层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级阶地上。裸露地表一般为晚全新世沉积、洪积、冲积、冲洪积层 ;中、早全新世地层多被晚全新世地层覆盖 ,很少裸露地表。根据东山 ZK51孔揭穿的全新世地层中鉴定的微体古生物、孢子花粉、14 C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 ,结合宏观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将全新世地层划为晚、中、早全新世。晚、中全新世地层的分界经 14 C同位素年龄测试 ,距今 2 56 0± 90 a;中、早全新世地层分界经 14 C同位素年龄测试 ,距今 896 0± 2 4 0 a。这些测试结果 ,与目前国内外对全新世地层划分十分接近。进将中、早全新世地层均划分为 a、b两段。中全新世地层以小泡虫、泡抱球虫组合和喜暖的底有孔虫组合为特征 ,而且经 14 C同位素年龄测试 ,距今 4 310± 110 a,前者为 Q2 ah 、后者为 Q2 bh ;早全新世以冷水面颊虫组合和小泡虫组合为特征 ,将前者划为 Q1ah ,后者划为 Q1bh 。可与欧洲前北方期、北方期和大西洋期、亚北方期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