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89篇 |
免费 | 488篇 |
国内免费 | 3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2篇 |
大气科学 | 135篇 |
地球物理 | 231篇 |
地质学 | 2110篇 |
海洋学 | 288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772篇 |
自然地理 | 9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69篇 |
2022年 | 220篇 |
2021年 | 204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53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275篇 |
2013年 | 183篇 |
2012年 | 248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256篇 |
2009年 | 296篇 |
2008年 | 292篇 |
2007年 | 234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217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170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52.
金沙江下游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社会经济因素通过驱动人类活动间接作用于侵蚀过程,已成为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作为长江流域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金沙江下游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是造成其土壤侵蚀严重的基本条件,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过程。通过分析金沙江下游地区植被破坏、农业耕作、工程建设这三方面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所实施的恢复措施和政策,总结目前对人类活动影响土壤侵蚀过程认识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分析认为,争取认识金沙江下游干热气候的形成机制以及对人工生态系统的全面、系统、宏观评价,是建立正确的植被恢复策略的知识基础;农业耕作方面则应转换目前的研究重心,不应把过多精力集中在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上,对于政策和市场经济对当地农民行为的驱动作用应予以相当的重视,并寻求改变山区农民顺坡陡坡耕作习惯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而工程建设方面则应加强监测与基础研究,特别是公路建设引发的土壤侵蚀情况。 相似文献
53.
在分析传统的非稳定流Theis、Jacob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从理论介绍了一种利用群孔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4.
3Dmove构造演化分析技术在真武断阶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中南部,为含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凹陷基底发育的NEE、NNE两组基底断裂在古今纪断陷期近南北向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复活。大型边界真(1)断层是两组基底断裂复活并相互扩展连接,同时追踪新生近EW向断层发育而成,其左侧的真(2)断裂带走向与之大致平行,协同弯曲,是铲状真(1)断层派生的替代性分离断层。本文通过3D Move三维古构造恢复技术,全面的再现了高邮凹陷真武断阶带主干反射层三维构造形态,客观的反演了主干断裂活动演化规律,验证了上述成因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55.
邹鲁德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22(1):80-83,97
"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被应用在了迪庆变电站滑坡山体的工程治理中.本文在分析滑坡体地层结构、岩性和地形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工程设计、工艺和施工方案.工程效果表明,在破碎岩土区,"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治理滑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6.
当前,我国海洋环境治理存在涉海部门管理模式切割性、陆海环境治理体系脱钩性与跨省海洋环境协作治理实践绝缘性等方面的"制度失灵"问题.长三角区域的跨省海洋环境治理需要正视和破解重政策主导轻法律保障、重陆海分离轻陆海一体、重纵向命令服从轻横向沟通协调等"三重三轻"现象.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需要将"湾长制"纳入... 相似文献
57.
经过艺术加工的影视作品反映现实的同时也高于现实,不断重构、书写现实空间。本研究援引邂逅地理及地方感等理论,以5部华裔社区空间题材的电影作品为主要分析对象,以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五部影片中关于华裔社区的选择再现及其背后蕴涵的社会文化意义。研究发现:①影视文本首先从民俗仪式与风水文化两个空间文化符号出发,构建地方性;在此基础上,电影文本以景观符号为切入口再现华裔社区的物质空间,实现新的地方营造。②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华裔社区成为“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邂逅的重要场所。③非表征理论通过强调人的“身体”与族裔社区的相互关系从而在地方协商和情感融入框架下探索新的邂逅。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电影文本中族裔社区的文化多元性与地方治理的关系,为族裔社区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地方治理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