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8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建国 《地下水》2011,33(2):166-168
通过对北洺河铁矿长期疏干排水条件下,水文地质条件现状的研究,更为准确地指导矿山防治水,并为矿山安全生产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榆神府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突水灾害是仅次于顶板、瓦斯的第三大灾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是科学确定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突水危险性的手段,以大量的勘查、矿井开采实际资料为基础,从受采掘影响的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矿井涌水量、矿井突水、老窑积水及其危害性、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5个方面,分析了榆神府矿区矿井水文地质分类的主要指标,提出了新民区主要为简单类型,神木北部矿区以中等类型为主,榆神矿区以复杂类型为主的科学分类,为榆神府矿区煤矿防治水、保水开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3.
江汉平原内涝形成因素及其治理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4.
我国煤矿防治水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水害致灾地质要素综合探查技术与装备、水害致灾地质条件综合改造治理技术与装备、突水灾害快速抢险救援技术与装备三个方面。这是在近日召开的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成果交流推广现场会上有关专家透露的。据了解,我国煤矿水害防治存在探查技术方法不足以做到精确定位、多手段综合配套探查应用不够、探查工作的持续性和信息的累积性分析不够等问题突出。为此,科研人员积极攻关:在物探、化探和钻探与水文试验方面,已有一  相似文献   
55.
56.
畅秀俊 《地下水》2013,(3):83-84
矿坑涌水量直接关系到矿山开发远景和生产安全,做好矿坑涌水量的预测工作对矿床的设计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矿坑以往排水疏干及水文资料,采用比拟法计算地下水流入量,并依据Kolwezi气象站资料计算矿坑大气降水流入量,最终对采场矿坑涌水量做出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述,提出先进行河流改道和整治,后采用竖井排水和地表疏干井相结合的方案预先疏干地下水的方案。  相似文献   
57.
常成操 《吉林地质》2013,(4):129-131
在系统整理、综合分析伊通满族自治县煤矿二井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方面,按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各项划分要求,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提出伊通满族自治县煤矿二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的结论从而分析和评价矿井水害危害程度,经济合理地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泰顺县国土资源局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为契机。结合“三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进一步加大矿山周边的拆违和治水力度,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模式和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工作。目前。该县共有废弃矿山27座,由政府投入综合治理20座并全部通过验收,通过降坡、边坡处理和填土后已经自然复绿7座,浙江龟湖叶蜡石矿矿山被列入省级绿色矿山创建。一是科学规划矿业发展。委托专门机构,编制了《浙江泰顺县矿产资源规划(2011—2015年》,根据资源储量、分布特点及市场需求,规划开采区域,设置矿业权属,确定开发规模。  相似文献   
59.
在黄陵一号煤矿突水事故治理中,进行了突水因素分析、突水特征研究,查明了突水原因.采用地面物探、钻探、数字测井技术,探明了导水通道;采用系统分析理论研究了注浆环境,进行了摸拟试验、注浆生产试验;依照冲击充填理论开发了"自然灌注法";运用混凝土施工理论、采用了基础工程中冲击振动原理,开发了"井下混凝土搅拌技术",重点解决了"强制性一次快速注浆坝体成型(合拢)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治理效果达96%,经济效益特别显著.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大柳塔矿12404工作面通过母河沟时采取的综合防治水技术措施,使工作面安全通过了母河沟薄基岩富水区.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益和资源回收率,而且对神东矿区类似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