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443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异常特征及其形成的机理,介绍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经α衰变后产生的α粒子的反冲现象、团簇理论和自然电场,分析了砂岩铀矿床的地质特点、U-Ra平衡、磁化率、自然电位的变化等,对砂岩铀矿勘查的氡及其子体异常解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2.
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②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北京 100081; ③Joint Institute of Marine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 University of Hawaii, Honolulu, HI 96822 USA;④Pacific Fisheries Environmental Laboratory, NOAA/NMFS, Pacific Grove, CA 93950 USA)  相似文献   
543.
利用地球物理异常显示参数表示剖面数据,以剖面数学期望、方差、特征峰间距、特征峰半极值为信息参数,对放射性测量剖面进行模糊聚类分析。该方法可有效区分成矿模式间的差异,对同一地区的分析表明,具有相近埋深和规模的剖面具有最强的相似性,有矿模式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有矿与无矿剖面有较大的差异,而无矿剖面间一致性差。经新疆和内蒙等地区实测资料的解释和检验,说明这些方法用于解释异常,可以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44.
选取煤与油页岩共生典型盆地山东黄县盆地、辽宁抚顺盆地、黑龙江依兰盆地和内蒙古金宝屯盆地,综合分析了其成矿物质特点,认为共生背景下煤岩中的低等动植物和油页岩中的高等植物均比单一矿种下含量高。这一规律可用于勘探、开发煤或油页岩单一矿种时预测其共生矿种存在的可能性。对古气候的分析表明,气候变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煤与油页岩的共生模式,这种共生模式可为古气候研究提供一定依据,反之,通过古气候的变迁也可帮助勘探、开发共生背景下的煤与油页岩。  相似文献   
545.
黑龙江依兰盆地是我国典型的煤与油页岩共生盆地,通过对盆地古近系达连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下煤与油页岩共生特征进行研究,识别出四种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即煤层/油页岩/煤层组合、油页岩/煤层/油页岩组合、油页岩/其它沉积腺层组合及油页岩/煤层组合。将达连河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其内部可以识别出4个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LST)沉积期,在地势低洼处发育厚度不大、分布局限的油页岩,向隆起区尖灭;湖扩张体系域(EST)沉积期,4种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均有发育;湖扩张体系域从早期到晚期、从滨湖到湖中心,共生组合中煤层厚度逐渐减小,油页岩厚度逐渐增大;早期高水位体系域(EHST)沉积期,主要发育厚度巨大、分布稳定的油页岩;晚期高水位体系域(LHST)不发育煤层和油页岩。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堆积速率的相关关系控制了煤、油页岩的发育和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546.
我国油页岩地质资源量巨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是油页岩工业的发展趋势,在系统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高效加热技术、储层改造技术和地下空间封闭技术三个油页岩原位转化核心技术,并对这三大核心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做出了进一步分析。在明确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低成本、高产量和低污染的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地表井下协同加热-多阶段物理化学复合加热-自生热驱动链式原位裂解的热流体原位复合加热技术、双水平井小井距电磁测距导向技术、多工艺精确储层改造压裂技术、注浆帷幕和气驱止水地下空间封闭技术等油页岩原位转化核心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7.
马英瑞  陈晨  赵豪  朱颖  刘昆岩  侯星澜 《探矿工程》2021,48(S1):309-315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消费水平的提高,油气资源进口量逐年上升,寻找替代能源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关注。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石油替代能源,其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开采前景广阔。地下原位转化开采油页岩具有低污染、占地面积小的优点。本文采用CMG-STAR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油页岩地下原位开采模型,通过原位注入热蒸汽法模拟了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过程中的产油动态,并分析不同井距对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井距对油页岩开采有重要影响,井距越大,油页岩长期开采效果越好,但短期开采效果越差。最后对井距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井距40 m左右时产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48.
地应力的差异性对劈裂注浆的裂缝扩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油页岩原位裂解区止水,本文提出定向射孔与劈裂注浆相结合的新方法,引导裂缝扩展。根据油页岩参数,利用RFPA软件,分析有无射孔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地应力差异对有射孔时裂缝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射孔注浆相比,有射孔注浆可定向劈裂并减小注浆压力;当x方向应力大于y方向应力时,射孔之间产生的大量裂缝将射孔连通形成帷幕;当x方向应力小于y方向应力时,随着应力差异的逐渐变大,裂缝扩展逐渐从x方向向y方向偏转,直到应力差异成为影响裂缝扩展的主要因素,射孔之间才未形成裂缝且不能连通。此研究成果可为油页岩原位裂解区止水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9.
550.
一、资源现状 我省针对油页岩矿产的地质调查和勘查程度很低,从我省油页岩地质工作情况看,历史上还没有对全省油页岩特征、分布、成因及资源潜力做过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