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95篇 |
免费 | 2643篇 |
国内免费 | 528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80篇 |
大气科学 | 4667篇 |
地球物理 | 1013篇 |
地质学 | 10346篇 |
海洋学 | 1489篇 |
天文学 | 40篇 |
综合类 | 1242篇 |
自然地理 | 15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541篇 |
2022年 | 750篇 |
2021年 | 737篇 |
2020年 | 625篇 |
2019年 | 669篇 |
2018年 | 480篇 |
2017年 | 570篇 |
2016年 | 537篇 |
2015年 | 608篇 |
2014年 | 956篇 |
2013年 | 818篇 |
2012年 | 861篇 |
2011年 | 847篇 |
2010年 | 865篇 |
2009年 | 836篇 |
2008年 | 795篇 |
2007年 | 783篇 |
2006年 | 727篇 |
2005年 | 677篇 |
2004年 | 620篇 |
2003年 | 627篇 |
2002年 | 608篇 |
2001年 | 696篇 |
2000年 | 516篇 |
1999年 | 493篇 |
1998年 | 519篇 |
1997年 | 484篇 |
1996年 | 521篇 |
1995年 | 459篇 |
1994年 | 400篇 |
1993年 | 366篇 |
1992年 | 311篇 |
1991年 | 297篇 |
1990年 | 230篇 |
1989年 | 194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3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利用引入水稳定同位素循环的ECHAM4、GISS E、HadCM3、MUGCM以及iAWBM的模拟数据,分析了全球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不同模式的模拟结果之间以及模拟结果与GNIP(Global Network of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的实际监测结果之间进行了比较,旨在对稳定同位素大气环流模式的模拟有效性进行评价,改善对水循环中水稳定同位素效应的理解和认识。结果显示,5个模式均很好地再现了全球降水中平均δ18O和平均δ18O季节差的空间分布特征,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温度效应、降水量效应的分布特点以及全球大气水线GMWL(Global Meteoric Water Line)均被很好地模拟出。比较而言,ECHAM4模拟的降水中的平均δ18O以及δ18O平均季节差的空间分布与GNIP的实际分布最接近,拟合水平也最高;ECHAM4、GISS E、MUGCM和iAWBM再现全球温度效应空间分布的能力较强,拟合水平大致相当;由iAWBM模拟的降水量效应空间分布与实际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最强,5个模式模拟的与实测的δ18O/P相关系数符号相同的站点数大致位于同一水平;GISS E和iAWBM模拟的全球大气水线与实测的GMWL最接近。 相似文献
142.
山西式沉积型铁矿为孝义地区典型铁矿床,赋存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底部,奥陶系中统灰岩侵蚀面之上。本文总结了该类型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对其成矿模式进行了概略研究。 相似文献
143.
岩溶水流系统特征研究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评价和开发利用。借鉴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并量化了典型岩溶水流系统的空间特征以及其水文动态响应、温度场和电导率特征。划分了扇状、树枝状、平行状、梳状4种地下水系来综合反映岩溶水流系统的地表-地下岩溶特征,前两者主管道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裂隙起汇水作用,后两者主管道平行于地层走向,层面裂隙起汇水作用。黄陵穹隆西北翼、西翼和南翼以平行状和树枝状为主,东翼和北翼则以扇状水系和平行状水系为主。不同地下水系结构的形成及区域差异与含水系统和水系的空间关系和级次性密切相关,并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扇状和平行状岩溶水流系统对降雨响应最为敏感,而梳状水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和衰减过程最慢;基于岩溶地下水温度与出露高程和循环深度显著相关的关系建立了鄂西山区地下水温度线。这一基础性研究可为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研究和当地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4.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断层对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断层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利用2 000 km2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的精细解释及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地层均方根振幅地震属性的提取,分析断层的分布、成因及形成期,研究断层与天然气高产层段和富集区的关系,建立塔巴庙气田天然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上古生界存在北东向断裂系统,断层多为高角度的小断距断层,断距20~60 m;这些断层主要是基底断裂在燕山运动中、晚期重新活动造成上覆沉积盖层撕裂形成的;断层形成期与烃源岩生排烃期良好匹配,断层沟通了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煤系烃源岩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2段、盒3段岩性圈闭,既促使下伏天然气向盒2段、盒3段垂向汇流运移,同时又为有机酸的运移溶蚀提供通道,有效改善了邻近低渗砂体储层的孔渗性能,从而控制了塔巴庙地区主力目的层盒2段、盒3段天然气运聚成藏及高产富集区带的分布;断裂和大面积相对高孔渗砂体的叠合区域是天然气的有利富集区. 相似文献
145.
正油气勘探经济评价是勘探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前经济评价是从探明储量上报开始,在勘探阶段对经济评价工作研究较少,缺乏一套适应当前油气勘探市场形势的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郭元岭,2005)。海上油藏相较于陆上成本更高、风险更大,因此本文针对海上油藏勘探开发特点,利用现金流法建立计算模型,由于勘探阶段资料相对匮乏,本次主要通过数据统计和类比等方法,以最简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西南岩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以西南岩溶地广西为例,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对2004年广西区域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测算和实证分析,并与2003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广西人均生态足迹由2003年的1.1378 hm2上升到2004年的1.2239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3年的0.5753 hm2下降到2004年的0.5736 hm2,广西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强度已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人均生态赤字由2003年的0.5625 hm2增长到2004年的0.6503 hm2,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广西生态环境发展向良性和可持续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49.
对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含煤岩系的沉积充填序列、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进行研究,将扎赉诺尔群划分为6个3级层序及相应的体系域,6个层序分别对应于铜钵庙组、南屯组一段、南屯组二段、大磨拐河组一段、大磨拐河组二段和伊敏组,煤层主要发育在层序Ⅲ、Ⅵ的湖侵体系域;且煤层在层序格架内部,从辫状河冲积平原–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湖泊环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通过对层序Ⅲ、Ⅵ中各主采煤层的底部砂体厚度、煤层厚度及成煤期的古地理环境详细分析,概括出层序Ⅲ的主要成煤环境为湖泊周缘扇(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湖滨带;层序Ⅳ主要聚煤环境为扇前、扇间浅水湖盆和浅水湖泊大面积淤积而成的泥炭沼泽。 相似文献
150.
两种随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在吉林西部的应用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序列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两种常见的地下水资源模拟预测模型,为了对比二者的优缺点,本文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建模过程及其模拟精度.选择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为研究区,该区地下水资源在过去10年问由于长期超采而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相比ANN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建模过程更为简单,计算效率更高."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但改进ANN具有更高的拟舍精度.同时,两种模型预报结果均显示研究区如继续按过去的开发模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还将持续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