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7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1527篇
测绘学   407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383篇
地质学   7125篇
海洋学   860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81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41.
十万大山地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万大山盆地地构造演化过程为:在华夏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弧间洋盆基础上,经东吴、印支和燕山期碰撞造山运动,形成晚古生代-中生代前陆盆地,又经过短暂的弧后陆内裂谷阶段,形成了喜马拉雅期右列张扭性盆地。共原型盆地经历了镀嵌、交错、披盖、再镶、交错、披盖、再镶嵌等四个叠置过程。其构造发展由正反转向负反转变化,以多次构造运动叠加后保留的基底部分卷入的冲断-推覆构造形成占主导,并发育典型的楔状前陆盆地、斜坡带  相似文献   
942.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的成藏条件及勘探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下扬子区的海相中-古生界构造演化经历了前扬子板块、稳定地台和西太平洋活动陆缘等三大阶段。油气地质条件具有多套烃源岩、两类主要储层、四套区域盖层、多种成藏类型和多期成烃等特征。原始生烃量以下古生界为主,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的生烃量约占总生烃量的60% ̄80%。该领域的勘探应本着“整体评价、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的原则,做到“六个结合”和“五个转变”,加快勘探节奏,重在发现,坚持以下古生界为主,大中型  相似文献   
943.
最近,李晋超、马永生等及金之钧、庞雄奇等分别在他刊撰文阐述了中国海相地层油气勘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用的技术措施,现摘编归纳如下,以飨读者。地质条件本身的特殊性与国外富油气海相盆地相比,我国的海相盆地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特殊性。时代老国外海相盆地的发育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我国则以古生界(特别是下古生界)和上元古界为主。  相似文献   
944.
根据两次资源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对比,认为值得对古生界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分析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滞后的原因是地史发展的顺序为先海后陆和海相沉积深度比陆相的大。归纳阐述了适用于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的10条基本石油地质认识,指出了我国海相沉积深度大、年代老、生油争议多、气比油多、遭破坏多等特点,建议开展区域地质、碳酸盐岩生油、古隆起带、逆掩断层带、盐下油气、碳酸盐岩储集性、油藏破坏与保存的关系、新技术与新方法等8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5.
鲁西茌平背斜构造带被夹持在东侧寿张凹降和西侧监清坳陷的莘县凹陷之间,处于“凹中之隆”的有利勘探位置。该构造带的演化受西侧兰聊断裂活动的严格控制,晚三叠世,该断裂的产生接开背斜带演化的序幕。兰聊断裂的燕山期具右旋平移性质,使区内北北东向次级正断层发育,构造带基本定型。该带是相邻两凹限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地区,两凹陷内含下古生界开阔(局限)海相烃源岩和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带内下古生介顶部风化壳为良好储层;  相似文献   
94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的储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风化壳,马五1层为其主力气层,该层可分为四个小层,沉积相为分布稳定的蒸发潮坪环境,经历了表生期和浅、深埋藏期岩溶作用,天然气主要聚集在岩溶孔洞缝中。  相似文献   
947.
前陆及前陆盆地的概念历来有多种定义,这些概念应用于中国中西部时有混乱,建议采用“复活前陆盆地”一词,前陆盆地内部结构单元包括活动翼,前渊(或称深坳陷)稳定前陆斜坡和前隆,这四部分有成因联系,研究中应纳入一个前陆系统进行分析,以国外和中国中西部的多个盆地实例阐述了正确认识和鉴定前陆盆地的内部结构,前渊迁移,空间上沉积楔形态及含油气性等重要特征是对前陆盆地含油气评价和选区评价的前提。提出当今准噶尔盆地  相似文献   
948.
藏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青藏特提斯构造城南部,包括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微板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微板块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经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晚三叠世-侏罗纪为扩张洋盆地阶段;白垩纪为消减洋盆地阶段;早第三纪为碰撞敛合后残余海盆地阶段。该区是我国中-新生代海相地层发育最全、厚度最大的地区,三叠系-第三系总厚逾万米。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盆地叠加构成复合盆地,组成四个复合盆地带,并在其上发育了  相似文献   
949.
目前,我国石油勘探业全面推行项目管理,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为使我国油气勘探项目管理能进一步适应形势的需要,本文就此问题着重从新、老勘探项目采用不同的项目组织管理形式;加快勘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推行项目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三个方面提出了一步完善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