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1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1528篇
测绘学   407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383篇
地质学   7126篇
海洋学   864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81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内蒙古二连盆地岩性油气富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近年来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有关岩性油藏方面取得了很多勘探成果,通过对4个主力凹陷的岩性油气富集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形成岩性油气富集的3大主要因素是:(1)丰富的油源;(2)优质的砂岩体圈闭;(3)存在汇流通道。丰富的油源是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二连盆地发育的2套有效烃源岩层系厚度大、分布面积广、资源规模大,与储集砂体之间具多种接触关系。优质的砂岩体圈闭具有圈闭规模大、发育有利的储集相类型和良好储集层的特点,这些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圈闭规模大表现为单一大规模砂岩体圈闭或多个小型圈闭叠合连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底扇是有利的储集相类型,油气富集往往形成于良好的储集层中。此外,存在汇流通道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充足的油气通过指状砂体侧向汇流通道和断层垂向汇流通道运移,在优质的砂岩体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852.
申伟 《河南测绘》2006,(4):16-17
一、前言 随着科技进步,计算机的应用使传统的测绘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为智能的数字化产品。1/万地形图不仅要符合《地形图图式》准确、规范、符号化的图形产品,还要有可不断更新信息化的数字产品。在众多的制图软件中,选择一套使用简单、高效率的软件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就显得特别重要。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了Geoway、AutoCAD2000、Mapstar3种软件完成1/万地形图作业,利用这些软件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作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53.
今天数字化在各个领域程度日益提高,测绘行业数字化成图也已充分体现出高科技带来的巨大效益。笔通过使用北京威远图的数字化成图软件SV2002(升级前为SV301),借助以EXCEL以及运用VB语言开发的程序,完成了已有图件的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之间缩放,高程系统的转换,坐标系统的转移等非常规数字化工作,提前完成的多项困难任务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外业工作。以下对数字化工作中的比例尺转换、高程系统的转换、地形图换带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54.
综合目前各地震成因假说而提出了地震立体网络多因复成学说,该学说包括两个基本点:地震时空分布具有立体网络性;地震是显、隐性立体网络力能结构上的一个纽结。显性网络力能主要是以应力形式作用的力能,主要来源于地球自身的运转、地壳整体收缩和地幔活动因素,表现为局部性挤压和拉伸,结果往往形成断裂、断裂带、系或其他地球物理薄弱地带。隐性网络力能主要是以连续性(区域)场和瞬间冲击、扰动形式作用的力能,主要来源于太阳、月亮及太阳系各行星因素以及宇宙膨胀复原力能、宇宙高能粒子流或慧星与地球相遇引发的流星雨,表现为区域性引拉和斥推,以及瞬间冲击力、干扰力。隐性网络力对蕴震体物质和能量进行“加载”或“卸载”,结果是广泛沟通蕴震体内部及与外部的联系、调节控制蕴震体振动方式和运动方式及其能量积累和释放、促进或诱发蕴震体发震。显、隐性网络力能叠加于蕴震体,当蕴震体自由振动被叠加振动剧烈加强即蕴震体发生共振时,引起蕴震体加速运动而处于临界态,出现降维、减熵的有序特征,在临界态蕴震体受瞬间冲击或扰动,或者与环境出现解耦,而出现突变、混沌、发生地震。基于地震立体网络多因复成学说认识提出了DZW333预测模式,预测模式包括地震成因物理模型、典型地震发生机制和地震三级预测程序3部分主要内容。DZW即地震网络学说,333即由3类显性物质单元组成,即发震地壳体、球内地幔活动体、球外天体;由3部分力能因素组成,即地壳体自动力能、地幔热压体浮沉力能、星际引斥扰动力能;有3级预测程序,即时空网络预测、形态特征预测、精确信息预测。前两级预测也属于以研究对象中的共性为基础的统计预测,应确定概率值。后一级的信息预测则是以研究对象中的特性为基础的确定性预测,不涉及概率。以唐山大地震为例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855.
从油气公司的角度阐述了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面临的形势,指出未来陆上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主要有五大领域: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青藏高原、中小型盆地和非常规油气。这几个勘探领域都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具有多个战略目标及较好的勘探前景。建议战略选区项目工作要遵循四大原则: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风险性。  相似文献   
856.
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构造应力场及流体运移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规律是:①区域主要构造格架或构造体系控制了构造压力低值区的展布,二级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边界为近南北和北北东向;②由浅层向深层,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③盆地西南部油区棋盘格式构造的结点为构造压力低值区;④不同构造层油气流矢量聚集区往往都是构造压力的低值区和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857.
首先,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优选出的3个战略选区重点目标,即河套盆地、塔里木东南坳陷和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条件,认为这3个目标都具有资源量大、资源丰度较高的特点,具有开展战略选区的油气资源基础.其次,论述了3个目标的储盖组合和油气显示情况,指出每个地区虽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具有基本的油气成藏条件和较好的勘探前景.最后,在分析3个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勘探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58.
研究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决策路径的根本目的在于规避风险,以利润极大化为原则,兼顾社会目标,正确选择投资方向,合理安排投资规模,保证石油化工企业油气资源的持续安全供应和可持续发展,提高集团的竞争力.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具有明显的实物期权特性,传统的NPV方法已经不适应此类项目的评价与决策,本文结合中石化的实际,从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2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决策路径,从而丰富了项目投资决策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59.
通过对沾化凹陷东部主要断裂发育演化的特征和主要地震测线的平衡剖面、伸展率分析,对该地区潜山发育过程及其与盆地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就潜山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沾化凹陷东部潜山发育可以划分为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的潜山发育前期,晚侏罗世-白垩纪的潜山发育期,古近纪的潜山改造、定型期和新近纪-第四纪的潜山成藏期,断裂活动是本区潜山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沾化凹陷东部潜山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该区中、新生代盆地的叠合关系,中生代凸起和古近纪凹陷的叠合部位是最有利的潜山油气成藏区,中生代凸起和古近纪凸起的叠合部位不利于潜山成藏,往往形成潜山披覆背斜油气藏.  相似文献   
860.
谢淑云  鲍征宇  李兵 《云南地质》2006,25(4):451-452
分形是研究复杂系统时一空结构特征的基本理论和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地球化学场作为表征特定区域特定介质中(基岩、水系沉积物、土壤、水体等)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和其它相关地球化学变量值的频率分布及其时一空结构的复杂场,其元素含量频率分布特征,对区域地球化学演化研究、金属和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区域环境生态调查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直是地球化学家和数学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