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6篇
  免费   2481篇
  国内免费   3409篇
测绘学   436篇
大气科学   318篇
地球物理   1865篇
地质学   11529篇
海洋学   793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863篇
自然地理   749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570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594篇
  2007年   533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533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491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404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366篇
  1993年   338篇
  1992年   345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258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7篇
  1948年   4篇
  194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环太湖河道污染物负荷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87-1988年环太湖河道水质,水量实测资料以及环湖主要河道的流量和水质的历史资料,结合平原水网地区的水情特征,提出了环太湖河道污染物负荷量的计算方法,并分析探讨了不同设计水情下环太湖河道污染物负荷量及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污染物负荷量与水情关系密切,枯水年的河道入湖污染物负荷量大于丰水年。环湖22条主要河道的入湖污染物负荷量占全部河道入湖总量的72%-91%,且不同污染物入湖负荷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72.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58批次的人工育苗试验,总结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阐述了育苗池、育苗的环境条件、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饵料及投喂方法、育苗水质管理及生产中的操作方法等;讨论了如何解决开口饵料问题和出现3个危险期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73.
74.
Л.  HO 徐伯昌 《海岸工程》1997,16(1):83-89
提出了在海浪对海岸作用过程中由于泥沙冲淤所造成的水下斜坡剖面演化的数学模式,导出了描述海底变形的方程。该方程属于非线性热传导方程一类。在确定边界条件时,曾考虑了对于给定的海浪状况下实际剖在对其均衡状态适应的程度。还介绍了在波浪原始参数和水下斜坡特征不同值时,海底由最初线性剖面的演变,指出理论预测的底形变化趋势与实测的底形变化趋势类似。  相似文献   
75.
提出波浪作用下岸坡和海底动态和静态平衡条件的数学模型。在已建立的推移质泥沙体积输沙率基本关系式的基础上,根据连续方程,计算出底坡、泥沙、波浪三要素在动态和静态平衡情况下的关系式,得出反映这种关系的底坡平衡函数曲线图。用实际资料对这一函数曲线进行了验证,并对实际资料相对模型的某些差异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76.
资料显示,在整个台湾以东海区内磁异常几乎全为负磁异常,磁异常分块现象明显。通过对本海区的磁力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表明本海区的地磁异常表现为明显的条带状异常特征。由于受板块差异性运动的影响,以加瓜海脊为界,东西两侧具有不同的磁条带方向,在加瓜海脊以东,磁条带为NW-SE向(120°),而在加瓜海脊以西则为近东西向(80°)。加瓜脊以西地区的扩张时间为45~38Ma,相当于19~16号磁条带;而加瓜脊以东地区的扩张时间为40~35Ma,相当于17~13号磁条带。加瓜脊以西的磁条带相对于以东的磁条带要老,由此推断出加瓜脊以西相对于东侧发生了北向位移。  相似文献   
77.
《海洋地质》2003,(4):39-44,67
西非地区外缘为被动大陆边缘。同时是稳定坳陷带。陆缘展布一些延仲到大西洋深水区的沉积盆地:几内亚湾盆地、宽札河-喀麦隆盆地和纳米比亚盆地。这些地区的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发展史和构造-地层演化方面有着许多共性。盆地沉积成分可以羽分为三个结构层,层问通常是不整合或大的沉积间断。下层属裂谷的沉积岩系。多半是大陆相晚侏罗和亚普第期的红色杂岩;中结构层为晚白垩-古新世的碳酸岩组和陆源碳酸岩组;上结构层属于中新世和更年轻时代的覆盖陆架和大部分陆坡的沉积层。该区总共揭示的地层记录超过3.1亿年。其中约一半埋藏在深水区。即陆坡900~3000m水深处。晚白垩世和中古新世沉积层被认作生油岩系。巨厚的碳氢化物堆积出露于深水扇或浊流层中。渐新-中新世和亚普第一赛诺曼期的储集层具有极好的孔隙度-达30%和高渗透性(达3~4达西)油气藏为多层的并显现为地层圈构造遮挡及组合构造圈闭,调查研究表明。所有的开采趋势向北至尼日利亚深水区。向南到南非共和国。但是。这种趋势向北在尼日利亚海域并未连续。反而延忡到北非和西北非的深水部分,塞内加尔、毛里搭尼亚和摩洛哥水域。  相似文献   
78.
进一步了解王古1潜山的构造特征及成藏条件,利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的大量三维地震剖面和一些钻井资料,并结合东营凹陷南坡缓坡带区域构造背景及成藏条件分析认为,王古1潜山初始发育于印支期,后经燕山期拉张断陷,切割为断块并抬升,最后于燕山期定型,为典型的缓坡盆倾残丘潜山。该潜山被NW向和NE向断裂切割,潜山高部位侵蚀风化严重,上覆孔店组盖层及沙河街组烃源岩,油气通过断层和不整合面运移至潜山顶部形成侵蚀残丘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79.
坡折带可分为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侵蚀坡折带,而在陆相湖盆沉积中,规模较大的同沉积断裂(系)常构成构造坡折带。构造坡折带不但控制砂岩、砾岩体的发育,而且控制烃源岩发育、油气的运聚方式。在陆相断陷湖盆中,构造坡折带及其控制的低位域砂体发育带与湖侵域优质烃源岩的有效配置部位就是岩性油气的富集带。北黄海盆地发育多个坳陷,地史时期各坳陷经历了多期发育阶段,也必然导致湖盆坡折带的多期发育。分析北黄海盆地构造坡折带类型和各种地质体的分布规律、研究构造坡折带对各种圈闭的控制因素,能够更具体和有效地限定储油砂体的部位及规模,增大发现油气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