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342篇
地质学   1580篇
海洋学   74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7 毫秒
201.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强震构造条件及未来强震危险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构造条件的研究发现,这条断裂带的强震构造条件不仅与所处的区域地壳运动状况有关,而且与该活动断裂带的规模、形态,断裂带的构造组合及断裂带的运动条件等密切相关。在研究了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构造条件的基础上,还沿断裂带划出了三个未来强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202.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地震》1996,12(3):250-260
  相似文献   
203.
长江三峡地区沉积层与基底层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鸿翔  边银菊 《地震学报》1996,18(3):319-325
叙述长江三峡地区四条地震测深剖面沉积层与基底层速度细结构的研究结果.测区西部的鄂西丘陵地区沉积盖层速度较大,总厚度为 0~3 km,但在秭归盆地南侧与沮水河谷沉积层厚度加大,分别为5.0与4.0 km.测区东部的江汉平原区沉积盖层巨厚,达5~8 km.速度明显偏小.基底面速度在整区达6 km/s以上.在沉积层内部还可细分一层面,在江汉平原区深度达 3~4 km,而在其它地区接近地表.剖面多处为断裂所切割,断裂所经之处不仅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且速度值也明显偏低.基底层以速度高并梯度小著称,层内存在三处高速异常区,分别位于黄陵背斜的西、南和东侧.它们是地壳深处玄武岩类高速物质上涌产物,估计这过程发生于黄陵背斜形成之前.由于其活动,造就或影响了基底面剧烈深度变化,以及相应断裂的发育与活动.   相似文献   
204.
在对毛毛山断裂带断错微地貌划分对比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位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毛毛山断裂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均具较明显的分组现象和可公度性特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明显的互补性,从东到西水平位移具累积滑动亏损特征,垂直位移则具累积滑动补偿性,这反映了沿断裂带活动性质与活动强度的差异性和非均匀性。位移累积滑动亏损直接反映了断裂在一定时段内的特征滑动行为,是进行分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5.
206.
郯庐断裂带泗洪段全新世活动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炳松  杨一冲 《地震》1992,(5):61-64,71
本文初步研究了郯庐断裂带泗洪孙牌坊区段全新世时期的活动性。利用地质剖面开挖、地质填图、取样分析、土氡测量等手段,获取了较多资料,证实了泗洪段全新世以来有活动。  相似文献   
207.
渭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建兵 《地震地质》1992,14(2):113-120
渭河断裂带在前新生代为一条分割基底的古超壳断裂,新生代转为铲式伸展断裂,其伸展拉伸掀斜作用形成了渭河盆地的雏形,现代以引张倾滑兼枢纽运动为特征。该断裂带为渭河盆地一条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带,自公元前280年以来有20次5级以上地震与该断裂带有关  相似文献   
208.
从最新地面活断层的不连续性,断层滑动速率以及古地震研究的角度讨论安宁河断裂带北段的地震潜在能力,认为不连续的活断层可能成为各自独立的地震破裂单元,从而决定了地震的潜在能力,其中,野鸡洞破裂段的潜在地震能力最强,可达7级。上次地震至今的平静时间已接近古地震的平均重现间隔,因而具有高度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9.
在山西断陷带西侧吕梁隆起的西坡上,有人认为有一条纵贯全区的离石断裂带,并把其作为鄂尔多斯断块和太行山断块的分界断裂,本文通过近期的工作结果及对深部构造、岩浆活动和钻孔资料的分析,认为把离石断裂带作为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的依据不足。  相似文献   
210.
本文对湖南水口山矿田断裂带岩石进行了热释光分析,断裂作用可对岩石的热释光特征产生显著变化。断裂带岩石天然热释光不存在250℃以下的低温峰;从围岩到断裂带中心,热释光峰值大幅度增加;同一断裂带从地表向深部热释光峰值增加。碎裂断裂带天然热释光峰值为10~3—10~4级,高峰温度位于290—310℃范围内;硅化断裂带的天然热释光峰值大多为10~2—10~3级,高峰温度多在330—350℃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