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汉江兴隆水利枢纽运行后,坝下游近坝段枯水位较建坝前下降明显,500~800 m3/s流量下,2021年较运行前坝下水位累计下降2.47~2.55 m,对工程安全及效益发挥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水文、断面、水下地形等观测资料,对枯水位下降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兴隆水利枢纽的拦沙作用有限,皇庄以上沙量减少是兴隆以下河床冲刷加剧的重要原因,高水调平导致的年内枯水上滩几率下降和航道整治护滩工程是强冲刷过程中“滩淤槽冲”的核心因素。坝下游河段枯水河槽冲刷及汉口最低水位下降是造成兴隆近坝段枯水位下降的直接原因。随机森林算法分析显示,对兴隆坝下水位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兴隆站输沙率的锐减。此外,航道整治工程、河床边界条件对枯水位下降也有十分重要的驱动作用。兴隆坝址及下游河段的河床组成偏细,2012-2022年虽然河床剧烈冲刷,但床沙组成没有出现粗化的现象,预计河床仍将继续冲刷下切,枯水位尚未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论述的珠江口东部山区河流特征有:河系基本特征,河道水文与泥沙特征,河床特征。此外,还概述了由当地河川经流分配不均而引起的洪涝旱等灾害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冰川-冲积砂砾岩的结构,在瑞士东北部某采砾坑进行了一次使用100MHz天线的三维测地雷达调查。70m×120m范围的测网布设在正在采掘中的平坦阶地上,测量单元大小为0.5m×0.25m。调查证明,多轨迹横剖面Karhunen-Loeve(KL)滤波和“相关静校正”是清除某些人为因素、并在不破坏陡倾反射情况下增强反射相干的有用方法。在深约15m的垂直剖面上,侵蚀沟或冲刷槽的方位、形状、大小以及  相似文献   
104.
偏心跟管潜孔锤钻进在河床卵石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工程概况重庆北碚嘉陵江大堤采用填河造土建造,预计总投资1.5亿元。我院对该大堤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布置钻探工作量,按轴线长度,每30m为一横剖面,每剖面3个钻孔,累计钻孔数78个(其中水上6个),取样孔16...  相似文献   
105.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桥区河床抗冲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水利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采用现场原状土取样,并通过封闭管道水力试验,得到原状土起动的临界切应力及冲刷率,并通过公式换算得到原状土的起动流速,这一方法可用来确定物理模型试验中动床模型设计参数,并可为设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长江口南支河床质的运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文杰 《海洋科学》1992,16(4):44-48
对长江口南支河床不同地貌单元上河床质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内环形水槽试验和现场资料分析、验证,得出不同河床质的运动规律,然后在分析各家泥砂运动公式的基础上,得出适合于长江口南支河床质的运动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7.
珠江三角洲思贤Jiao水文泥沙特征和现代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8.
师长兴 《地理科学》2016,36(6):895-901
对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大断面进行了连续4 a的测量,分析了断面泥沙冲淤与形态调整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河床形态指标变化与水沙条件的相关分析,揭示了河床调整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近4 a内不存在河槽萎缩的现象,整个河段河道存在总的冲刷降低的趋势,继承了自2004年以来该段河道以深度加大为主,河槽逐渐缓慢扩大的变化方向。整个河段平均从2011年汛后至2014年汛后,全断面冲刷了64 m2,河槽河底降低了0.16 m,河槽断面面积增加了4.4%,平均深度增加了4.9%,河槽宽度只增加了0.88%,河槽宽深比减小了4.8%。河槽冲刷和形态调整主要发生在2011年汛后至2012年汛后期间,与2012年较大的洪峰有关。分析河槽冲淤和断面形态变化与水沙条件的关系,结果显示滩唇高度、河槽过水面积、平均深度及宽深比变率与流量大小关系密切。滩唇高度、河槽过水面积、平均深度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加,宽深比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相反,河床断面面积和主槽宽度的变化与水沙条件的关系不显著。除了滩唇高度与平均含沙量有关外,平均含沙量和来沙系数与河床冲淤以及河槽形态变化之间关系都不显著。揭示出近年来内蒙河道主槽以垂向冲淤为主,并且流量变化控制着河槽冲淤与形态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09.
河流中潜流交换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光球  李凌 《水科学进展》2008,19(2):285-293
河水和地下水交换——潜流交换对溶质和污染物的归宿起着重要作用。潜流交换机理主要包括泵吸交换和冲淤交换。泵吸交换是由于河床形态引起的水头梯度,这些水头梯度诱导了对流传输;冲淤交换发生是由于移动河床截留和释放孔隙水。潜流交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河道流量、河床水力传导性、河床形态、河道弯曲、河床不均匀和背景条件。还探讨了反应性溶质、胶体颗粒共存情况下潜流交换的规律。对潜流交换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0.
河床高差对Y型汇流口螺旋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河床高差(定义为干支流河床高程差与尾水位之比)对Y型汇流口螺旋流结构的影响。通常情况下,Y型汇流口水流为表面汇聚的双螺旋流。河床高差的存在将减小干流侧水流的螺旋流强度,增强支流侧水流螺旋度,而当支流侧螺旋流很强烈时,干流侧螺旋流将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