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524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编辑部 《岩矿测试》2020,(1):I0001-I0004
地球化学基准与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指标对比与建议王学求1,2,张勤1,2,白金峰1,2,姚文生1,2,刘妹1,2,刘雪敏3,王玮1,2(1.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河北廊坊065000;3.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全球变化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自然和人为注入或导致的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再分配是引起全球变化的主导因素。要监控全球化学变化,特别是监控人类排放的重金属、放射性等注入量以及碳循环,首先要建立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网,获得化学元素基准值和基准图,作为未来环境变化的定量参照标尺。全球代表性样品采集和实验室高质量分析数据是关键,环境变化量必须大于野外采样误差和实验室分析误差之和,才能鉴别环境变化。该文提出了实验室分析的6条基本准则,用于指导全球高质量和一致性地球化学数据的获取,拟为在地球化学基准网基础上,最终建成全球性地球化学观测网,持续监测全球化学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2.
成矿作用需要巨量含矿流体,而矽卡岩铁矿的含矿流体到底是从致矿侵入体中析出还是来自于深部岩浆仍有很大争议。为了研究邯邢地区矽卡岩矿床中成矿岩体演化过程中含矿流体的性质及其对成矿作用的贡献,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的原位分析,对河北武安地区斑状角闪二长岩中角闪石的主微量元素进行研究。岩相学特征显示角闪石可以根据颜色分为两类:褐色角闪石和绿色角闪石。斑晶主要为褐色角闪石并具有反应边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黑云母带、透辉石和斜长石带、绿色角闪石和磁铁矿带;基质主要为绿色角闪石,少数核部为褐色角闪石。褐色角闪石的成分主要为镁绿钙闪石和韭闪石,绿色角闪石主要成分是镁角闪石、浅闪石和阳起石。化学成分上褐色角闪石低Si,高Ti、Al;绿色角闪石高Si,低Al、Ti。利用角闪石温压计计算褐色斑晶角闪石形成于相对高压(400~560MPa)和高温(950~980℃)的深部岩浆房条件;褐色基质角闪石形成压力比斑晶角闪石降低(200~300MPa)而温度变化不大(870~940℃)的浅部岩浆房;绿色角闪石都形成于相对低压(100MPa)、低温(700~880℃)的岩浆定位深度条件下。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并且从褐色角闪石到绿色角闪石,岩浆的氧逸度升高,高氧逸度条件有利于金属元素进入流体相,阻止其以硫化物的形式在早期沉淀。同时岩浆高含水量促使在低压条件下出溶成矿流体和挥发分,有利于成矿元素的富集和迁移。相对于褐色角闪石,绿色角闪石具有更强的Nb、Sr、Pb、Ti的负异常和极高Nb/Ta值,这代表绿色角闪石是在流体的交代作用下形成的;结合斑晶角闪石反应边产物及其含铁量分析计算,我们得出外来富铁碱性流体的加入是必须的。"邯邢式"铁矿的成因模式不是传统的接触热液交代成因模型,矽卡岩铁矿的铁质来源应该是深部含矿流体。角闪石斑晶在15~20km深部岩浆房结晶,岩浆侵位到7~10km浅部岩浆房时褐色基质角闪石结晶,此时岩浆房接近固结-半固结状态。随后外来碱性富铁流体注入发生岩浆房的活化,岩浆快速侵位并在1~3km处定位,此时压力迅速降低使成矿流体出溶,绿色角闪石也随之形成。外来碱性富铁流体的注入使岩浆快速侵位,高含水量和高氧逸度条件下成矿流体大量出溶,这些因素共同促进矽卡岩铁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3.
Paraprotopteryx gracilis, a new enantiornithine bir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in Fengning,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is erected,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Yshaped furcula with a long hypocleidum and a much narrow interclavicular angle, 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sternum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enantiornithines. Additionally, alular digit bearing the biggest manual claw extends distally to the distal end of the major metacarpal; the minor metacarpal is slender than the major metacarpal. Carpometacarpus only fused proximally; astragalus and calcaneum partially fused to one another but unfused to the tibia. This is the first record of Mesozoic birds in having four long rectrices, which may represent morphologically a 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 an intermediate stage from elongated scale to branched feather, and possess functional advantage in supplementing the lifting surface to compensate the unskilled flight.  相似文献   
974.
河北省地磁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河北省地磁台1986~2005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这进一步认识了河北省地磁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975.
宋伟  马学军  贾国欣 《江苏地质》2011,35(4):405-412
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震中所在地隆尧地区多次发生规模较大的地裂缝现象,通过实地调查工作,在隆尧县南(经过震中所在地白家寨村)发现一条断续分布的长约17km的地裂缝,在局部伴有地层错动现象。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对华北平原地质构造及断层近期运动规律特征做了进一步调查,认为隆尧地裂缝的地层错断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断层蠕滑活动形成的,表现为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内应力的积累与释放。另外,长期干旱和过量开采等自然及人类活动因素也会使地下水逐年下降引起地裂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