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415篇
海洋学   55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川东明月峡背斜地下岩溶发育的强烈非均质性造就了独特的地下水径流模式,孕育出区域复杂的岩溶工程水文地质问题,查明明月峡背斜南段地下水径流模式对指导区内隧道工程选址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张关—排花洞”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区,通过系统厘清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深入剖析区内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动力条件,明确区内岩溶含水介质不均一性控制下的地下水小尺度径流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在平面上表现为形似“扫帚状”的径流模式:在补给、径流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一段(T1j1)、嘉陵江组三段(T1j3)地层(强岩溶化)与嘉陵江组二段(T1j2)、嘉陵江组四段 (T1j4)地层(弱岩溶化)呈间互状分布的特点导致相邻地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以地层为单位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在研究区排泄区,受控于势汇最强的T1j3内部管道流对其他地层地下水持续的袭夺效应,地下水统一汇聚至排花洞暗河出口向御临河排泄,各岩溶水子系统最终整合为一个岩溶水系统。   相似文献   
52.
冀中坳陷下第三系构造背斜成因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冀中坳陷的下第三系构造背斜主要形成于伸展断陷背景下 ,与正断层系统联系紧密。根据背斜与断层关系 ,基本类型可分为 3种 ,即纵向、横向和复合背斜 ;根据具体构造力学背景 ,这 3种背斜可进一步分为 8类 ,即 :重力滑动型、张扭型、拆离拱张型、逆牵引型、断层线偏转型、侧接型、复杂变换型、复合型。这些背斜是构造演化的产物 ,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坳陷内的构造演化规律 ,同时又是形成油气藏的有利圈闭 ,目前已取得显著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53.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降低藻液pH值至3.0的办法可以杀灭金藻液和扁藻液中的尖鼻虫及(?)它二类原生动物鞭毛虫类。经NaOH中和后,绝大部分的藻细胞均能复正常的生长和繁殖。2)采用降低pH值至3.0和提高盐度至50—60‰相结合的办法可以杀灭扁藻液中的游捕虫。经NaOH中和并降低盐度后,扁藻仍能恢复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54.
铜官山S状背斜构造综合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东旭  谭以安 《地球科学》2019,44(5):1511-1525
通过褶皱、断裂、节理、线理等构造形迹的系统观测对铜官山S状背斜的形成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综合构造解析,发现该背斜经过了3次构造变形,2次构造叠加复合.早期NE向褶皱的S状弯曲是由于前期EW向断裂限制的结果;晚期S状弯曲是由于新华夏构造应力场导致轴近水平的麻花状旋扭的结果;还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字模拟验证了限制型及麻花型S状构造形成机制.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铜官山S状背斜的综合构造解析可以扩大到整体下扬子台褶带的构造演化力学解析.从而证明根据局部地区的构造综合解析才是认识区域大地构造运动方式、方向及其变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55.
齐古背斜构造复杂,变形强烈,地震资料相对较差,构造样式建立存在多解性。为准确落实该区构造特征,从地质“戴帽”、倾角标定及平衡恢复与几何变形正演等关键技术出发,对齐古背斜进行精细构造解析,确立齐古背斜为早期构造三角楔与晚期冲断褶皱复合叠加的构造样式。该背斜主体部位具分层、分块构造特征,西段以南倾冲断断裂为主,东段以北倾反冲断裂为主。复杂构造建模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建立更为合理的构造解释方案,大大降低油气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56.
刘之远 《地质学报》1951,(Z1):1-8,98,99
湖北省西南部地質構造形態,可以分別為華夏式與新華夏式。華夏式構造為本區主要構造形式,走向東北——西南。顯著的褶縐有十一個背斜(看附圖F2-4,F6,F8,F11,F13-15,F17,F21),十二個向斜(F1,F5,F7,F9-10,F11F16,F19,F20-22,F26);還有九個逆掩斷層(T3-11)。褶縐形狀是寬而長,各軸向略呈平行,有向兩端延長達幾百公里的,有向一端延展的,或兩端傾消的。較新地層居向斜中部,較老地層居背軸軸部。向斜軸部地層傾斜平緩(傾角15°—30°),在兩翼傾斜較陡(傾角35°—70°),有時直立。至於逆掩斷層(T3-11),斷層走向與褶縐走向相同,T3(看附图)是最顯著的,向兩端延長达60公里,斷層面傾向西北,上衝體從西北向东南推動。其餘斷層延長較短,上衝體有從西北向東南,亦有從東南向西北推動,情况不一。新華夏式構造在本區內居次。褶縐走向北北东—南南西,成狭而長的形狀。向斜軸部地層傾斜較陡(傾角45°—80°),而在背斜軸部傾斜較緩。属於此系的逆掩斷層,T1在齊嶽山之东麓,T2在川利縣之西,T9在咸豐縣之南,T11及T12都在F18向斜西翼。斷層走向都是北北東-南南西,舆褶縐走向相同。 華夏式與新华夏式二系構造干涉現象異常顯著,如向斜(F1)軸部被逆掩斷層(T2)截割為二,背斜(F13)的西南段被逆掩斷層阻切,向斜與背斜原來都成東北—西南走向,被成北北東—南南西向的逆掩斷層所阻切。亦有褶縐受阻撓而折轉成北北東—南南西向,如F7,F8,F10;可以證明華夏式構造受新華夏式構造所阻切。 華夏式被新華夏式所截切或干涉,二者造山運動時期,自然前者較早,約在白堊纪的後期;後者較晚,在白堊紀之後,可能在第三紀初期。  相似文献   
57.
云南高原之几种构造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民 《地质论评》1946,11(Z3):408-409
云南高原之构成,地质家撰述推论甚多,毋容赘述,兹就历次在云南调查所见者,缕陈之。 (1)褶绉现象  相似文献   
58.
谢家荣 《地质论评》1945,10(Z3):221-244
一、绪言著者自迁渝以来,于四川之地质文献,稍稍涉猎;本年四月又伴同战时生产局顾问芮奇先生赴巴县、隆昌、自流井,五通桥、成都、江油等、作概略之考察,于四川之红色地层,及油气滷盐之产状,乃得作亲切之观摩。关于石油及天然气,芮  相似文献   
59.
鞍本地区鞍山式铁矿区地质构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鞍本地区,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地层齐全,其中有鞍山式铁矿,菱镁矿,煤,粘土矿等沉积破产,有古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有径向裂谷构造和纬向地槽构造,特别是在鞍山狭小范围内出现多期间回归性垂直运动,蔚为地质构造奇观,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两极挤压构造运动史。  相似文献   
60.
赵文  何生  郭小文  王永诗  郝雪峰  熊伟 《地球科学》2020,45(9):3487-3501
石英次生加大是砂岩储层中常见且重要的成岩现象.本文通过对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沙三段不同含油级别砂岩样品铸体薄片镜下观察、石英次生加大边宽度和含量的定量统计以及流体包裹体测温,分析了不同含油级别砂岩中石英次生加大边发育特征、期次和石英次生加大所需硅质的可能来源.砂岩样品中石英次生加大边最大宽度和加大边面积分布范围变化大,分别分布在4~90 μm和2.50~39 927.80 μm2之间.砂岩中与油气充注有关的石英次生加大主要有两期,结合埋藏-温度史图,该两期石英次生加大边发育时间分别为距今15~6 Ma和4~0 Ma.钾长石溶蚀和沙三段砂泥岩层中黏土矿物的转化是研究区不同含油级别砂岩石英次生加大边发育的主要硅质来源.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沙三段不同含油级别砂岩石英次生加大边发育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两种特征:(1)不同含油级别砂岩中石英次生加大边最大宽度和单颗粒石英次生加大边面积整体统计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2)石英次生加大边宽度和单颗粒石英加大边面积普遍存在差异性.砂岩孔渗性、含烃流体充注造成的酸性水介质环境和油水分布特征是造成沙三段不同含油级别砂岩石英次生加大边发育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主要原因,该区砂岩中石英次生加大可作为含烃流体充注的成岩示踪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