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4篇
  免费   1147篇
  国内免费   2657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39篇
地质学   7752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0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52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7篇
  1951年   7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11篇
  194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分析用方程Q(t)=Q(t1) A1-A2(tf-t)^m[1 ccos(2πlog(tf-t)/p-φ)]来模拟强震前地震能量释放过程的一些条件,式中的Q(t)是在时间t以前所累积的“贝尼奥夫”总应变,tf是主震的时间,A1,A2,c,m,p,ψ都是模型的参数,Q(t1)是已知量(t1≤tf时)。表明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幂指数m=α(2-d) 1。这里d是主震周围地震潜在震源群震中的尺寸,参数α决定着幂律。根据这个规律,地震时释放的地震能量和总能量的比值随地震的震级而变化。模型可用于分析实验研究岩石破裂释放声能的动力学,也适用于对堪察加一些强震前地震活动性的回溯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2.
含预制软弱带的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到岩石脆性破坏过程中介质的不均匀性之特点,对岩石样品中含预制弱介质条带的岩石样品破坏过程进行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并对弱介质带的破坏贯通过程、新的断层的产生和有关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数值模型展示了岩石从变形、微观破坏到整体破坏的全过程以及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应力、应变和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形象地描绘了岩石变形的局部化和时空迁移等现象,这与实际地壳中所观测到的现象是一致的.此外,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也是一致或相似的.   相似文献   
123.
地震前兆时空非均匀性指标Cv值的实验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双向加载条件下,对两种构造和介质不同的岩石标本进行变形实验,测量了标本表面不同部位的应变.在此基础上,利用王晓青和陈学忠等提出的描述地震前兆非均匀分布的参量————Cv值,分析了标本变形失稳过程中应变异常的分布,以期从实验角度检验Cv值方法并探讨其物理意义.研究表明,Cv值的变化与岩石变形特征的变化有关,是描述前兆分布非均匀性的一种有效指标;Cv值在失稳发生前先异常上升,然后下降,并在Cv值恢复过程中或恢复后伴随着失稳事件的发生.因此,Cv值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24.
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响应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MTS伺服压机上对不同饱和状态的砂岩、大理岩标本进行了垂直层理和平行层理两个方向的正弦波加载试验,研究了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行为. 在最大载荷低于岩石的屈服点时,获得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都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同时它们还具有较明显的应变振幅效应和频率效应. 随着应变振幅的增大,衰减近似呈线性增长,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近似呈线性下降. 在0.005-4Hz频段内除衰减不明显依赖频率以外,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对频率的依赖性都较强; 当频段扩大到15Hz时,这4个参数都表现出较强的频率效应. 饱和岩石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均随饱和液体的黏滞系数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5.
岩石圈流变机制的确定及影响岩石圈流变强度的因素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讨论了确定岩石圈流变强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Byerlee定律,给出了在Anderson断层系统下三种断层的摩擦滑动强度公式,利用小标本实验结果外推,用大标本实验结果作约束,得到岩石圈几种典型岩石的脆性破裂规律,利用上述结果和传统的方法,分别得到了鄂尔多斯和山西裂谷两个典型地区的流变强度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往的计算对岩石圈流变强度的估计过高,对脆性形变区估计不足,流变机制估计不对;岩石圈有力学分层的特性,但各地分层的深度范围不同,使得成层和力学作用变得复杂,讨论了水、应变率以及多相矿物对流变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四川江油地区上泥盆统三分量样品和下石炭统样品的岩石磁学研究表明:上泥盆统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且以假单畴、多畴和少量单状态存在,下石炭统样品的载磁矿物则主要是假单畴和多畴磁铁矿的混合物,从样品中分离出的中温分量由假单畴磁铁矿携带,上泥盆统样品的高温分量则由记录了岩石原生剩磁的单畴磁铁矿携带。  相似文献   
127.
多矿物岩石流变规律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总结了近年来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的流变规律的研究,阐述了多矿物岩石流变性质研究的意义和进展,再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理论模型,算术平均方法、几何平均方法和能量极小方法,最后,指出这方面研究仍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8.
依据高温高压岩石破裂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对 附近区域不同深度温压条件下岩石变形破坏性质及破坏失稳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一次应力加载循环中,发生破坏的部位随时间具有向深部下迁的趋势。考虑到深度温压条件下岩石的渐进式破坏行为及突发失稳,对主震前震中附近区域小地震活动的增强、平静、活化等现象,以及b值等时间序列参数变化的可能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并简单讨论了两类平静和两类b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29.
130.
层状岩质边坡的屈曲破坏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根据多层层状结构岩质边坡的屈曲破坏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对这种形式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应力学模型的挠曲曲线的理论解。对具体工程实例的应用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解决具体工程问题,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类边坡的屈曲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