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3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960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277篇
地质学   3143篇
海洋学   42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70篇
自然地理   28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昆阳群滑覆构造的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黄仲权 《云南地质》1997,16(1):40-51
昆阳群滑覆构造的发现,是近十年来康滇地轴,前震旦纪区域成矿规律的新进展,对进一步深化昆阳群的找矿工作具有意义。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下昆阳群(东川系)是在晋宁运动时期因滑覆构造而滑覆于上昆阳群(易门系)之上。矿床由层控到构控,是滑覆构造发展的结果。认识刺穿构造控矿,为在昆阳群内的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2.
通过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研究,结合微量元素、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认为户县大石沟碳酸岩属构造-热液成因,即在特定的构造部位,热液交代结晶片岩,强烈碳酸盐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63.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0年地震造成的大规模雪崩、冰崩及崩塌,堵塞古乡沟中游沟道,在降雨、气温及冰雪融水作用下,1953年溃决成特大冰川泥石流,流量达2.86万m~3/s。随着流域内补给物质的转移,古乡沟泥石流的规模、容重、暴发频率可能会减弱。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分析了总结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黄河中游第四期式点流域-庄浪县榆林沟家业资源开发市场经济转化的条件及资源开发现状,阐述了今后家业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担子同加经农业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5.
造山带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弧及其预测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国胜 Caner.  J 《地质科学》1996,31(4):313-326
对比利牛斯等造山带典型弧形构造的分析表明,弧形构造是造山带尤其是板内碰撞造山带的普遍特征,可分为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构造和推覆-滑覆被动型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是与比利牛斯Basque弧在空间形态、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等方面一致的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弧形构造,推测该弧中部存在一巨大的底部低角度逆掩断层并由根部带向北延伸达100多公里,康西瓦断裂(基底缝合带)可能是主根部逆冲断层带。  相似文献   
66.
耿国仓  袁效奇 《甘肃地质》1996,5(2):11-20,T004
钻井资料证实,内蒙巴彦浩特盆地东部保存有较完整的石炭系,其中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厚达459.6m。经72块岩样分析鉴定,共发现62属119种孢粉,含6个新种。可概括为上下两个孢粉组合,上组合称Densosporitesbelulus-Crassisporalatigranifer-Lycosporagranulata(简称BLG)组合,下组合称Crasisporalatigranifer-Camptoriletesreticuloformis-Vestisporacostata(简称LRC)组合。地质时限为晚石炭世中期羊虎沟组(维斯法期A—C)。  相似文献   
67.
华北板块南缘栾川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栾川群出露于东秦岭北部。在栾川群分布区域,古华北板块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南逆冲,构成北秦岭的太华推覆体。栾川群存在于该推覆体内部的特定逆冲岩席之中,沿这一逆冲岩席追索,确定古华北板块南缘的栾川群是连续沉积的,而受后期推覆构造的改造,栾川群在推覆体前缘的分布是断续相连的。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的研究,对栾川群的划分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栾川群由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及大红口组构成。栾川群形成于震旦纪晚期,由湖坪及潮下斜坡等滨浅海沉积物构成。栾川群的岩浆岩为具双众数特征的岩套,具典型的大陆裂谷岩浆岩特征。并认为中元古代以来,古华北板块南缘处于裂陷拉张环境。早期的裂陷形成了熊耳群、汝阳群、官道口群及竞坪群,晚期裂陷的过程形成了栾川群、陶湾群,其进一步发育导致以二郎坪群为代表的洋壳生成。  相似文献   
68.
杨雄庭  王泽安 《湖南地质》1996,15(4):234-238
本文从区域构造背景出发,根据波拉湾煤勘探区地表及钻孔资料综合分析,建立了逆冲断层F1、F2及其配套的f1、f2……构造,理顺了错综复杂的构造格局,将推覆构造理论成功地用于援外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9.
杜国云 《江苏地质》1996,20(1):57-58
作者在野外数学中发现,棒锤山人工露头上存在一条重要的纵向断层,经研究认为、棒锤山纵向断层反映了汤-仑推覆体在其发展中至少存在两次明显的应力释放过程,它可能与两次大的构造推覆及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70.
根据近期研究成果,如孢囊个体数量及被囊作用的季节性变化、被囊或生殖作用的受控因素、孢囊成分、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特点,推测被囊作用的产生机制可能包括:①抵御不利的气候条件;②摄食时;③抗御营养供应不足时;④逃避捕食;⑤生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⑥利于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