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69篇 |
免费 | 4765篇 |
国内免费 | 16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15篇 |
大气科学 | 297篇 |
地球物理 | 644篇 |
地质学 | 11716篇 |
海洋学 | 723篇 |
天文学 | 37篇 |
综合类 | 940篇 |
自然地理 | 3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451篇 |
2023年 | 652篇 |
2022年 | 697篇 |
2021年 | 781篇 |
2020年 | 721篇 |
2019年 | 678篇 |
2018年 | 549篇 |
2017年 | 535篇 |
2016年 | 512篇 |
2015年 | 651篇 |
2014年 | 844篇 |
2013年 | 669篇 |
2012年 | 667篇 |
2011年 | 784篇 |
2010年 | 639篇 |
2009年 | 535篇 |
2008年 | 506篇 |
2007年 | 464篇 |
2006年 | 409篇 |
2005年 | 355篇 |
2004年 | 285篇 |
2003年 | 287篇 |
2002年 | 267篇 |
2001年 | 242篇 |
2000年 | 213篇 |
1999年 | 226篇 |
1998年 | 184篇 |
1997年 | 207篇 |
1996年 | 184篇 |
1995年 | 206篇 |
1994年 | 183篇 |
1993年 | 151篇 |
1992年 | 157篇 |
1991年 | 131篇 |
1990年 | 130篇 |
1989年 | 136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2年 | 1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44年 | 3篇 |
1943年 | 3篇 |
1941年 | 3篇 |
1940年 | 2篇 |
1924年 | 2篇 |
192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为了了解盆地沉积初期的物源特征,对位于胶莱盆地东缘即墨地区早白垩世莱阳群止凤庄组沉积特征、物质组成及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测年研究。野外调查表明,止凤庄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具有近源沉积的特点。南泊一带止凤庄组底部碎屑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介于233~734 Ma,年龄分布于5个区间,呈现明显的幕式特征,至少记录了2次重要的构造热事件。侵入于止凤庄组石英二长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3.50±0.95)Ma,限定了止凤庄组地层沉积上限年龄为123.50 Ma。综合分析认为,止凤庄组物源主要来自苏鲁造山带,部分来自扬子板块。这有助于了解胶莱盆地沉积初期其物源区苏鲁造山带的地体情况。 相似文献
994.
995.
新疆中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扎摩克提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扎摩克提组位于中库鲁克塔格震旦系上统底部,由砂岩、粉砂岩和泥页岩构成韵律武沉积,为不完整的玛鲍序列.砂岩层底面普遍发育槽模等底痕.有些砂岩呈纹层状,并有滑动构造和包卷层理等.构成砂岩的碎屑颗粒分选性差.根据粒度分布概率图、C-M图和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及Sr/Ba比值、硼含量等显示,该组形成于淡化海槽中. 相似文献
996.
早古生代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关系:来自阿拉善东缘中奥陶统碎屑锆石的信息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阿拉善东缘奥陶纪地层位于鄂尔多斯(华北地块)与北祁连早古生代造山带之间的过渡地区,该区的构造背景一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它涉及到阿拉善地块是否与华北地块相连、奥陶系的物源以及"贺兰拗拉槽"是否存在等问题。分布于阿拉善地块东缘的中奥陶统米钵山组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测试表明,样品中数量最多的锆石年龄为900~950Ma,Alxa-1的峰值年龄为916Ma,Alxa-2的峰值年龄为953Ma,次者在494~623Ma之间,这个区间内存在多个峰值,如Alxa-1存在505Ma和588Ma两个主要峰值,Alxa-2则存在494Ma、517Ma、623Ma等几个峰值。在2.5Ga左右两个样品都存在一个弱的峰值,Alxa-1峰值为2517Ma,而Alxa-2峰值为2552Ma和2670Ma。除此之外,两个样品都有个别大于3.0Ga的成分,Alxa-1样品中最年轻的锆石为451±8Ma,Alxa-2样品则为483±4Ma。这些年龄以及沉积特征表明:(1)传统认为的奥陶纪"贺兰拗拉槽"并不存在,鄂尔多斯西南缘地区以及阿拉善东部地区当时属于北祁连早古生代周缘前陆盆地系统;(2)早古生代主要物源来自北祁连造山带,新元古代物源来自阿拉善地块;(3)鄂尔多斯西缘整个米钵山组的锆石年龄分布及其变化,指示出北祁连造山带(岛弧)逐渐靠近阿拉善地块,其间洋盆逐渐消失的过程;(4)阿拉善地块基底与华北有明显差别,阿拉善地块明显受到新元古代和古生代构造热事件的影响,两者可能是在中奥陶世或之后才拼贴在一起。 相似文献
997.
黄骅坳陷滨海地区沙河街组三段储层是中国深部油气勘探的新层位之一。为揭示该区油气成藏演化,对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产出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含油包裹体丰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三段储层中存在三期油气包裹体,分别代表了三期油气注入。Ⅰ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86℃~126℃,GOI为15%~35%,油气充注时期为36~25 Ma,开始有油气进入到储层中;Ⅱ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0℃~140℃,GOI为30%~60%,油气注入时期为27~12 Ma,烃源岩进入生排烃高峰期,发生大规模油气运聚,是主要的成藏时期;Ⅲ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38℃~155℃,GOI为1%~8%,油气注入时期为12~6 Ma,油气运移规模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998.
999.
GAIM电离层同化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离层是复杂的空间层结,其变化受太阳活动强度、地球磁场等因素影响。随着空间技术发展的需求,电离层天气变化成为目前空间天气预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最近10年,人们利用卫星在电离层观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无线电掩星观测技术正走向应用的新阶段,加上已经建立的全球大量的地基GPS观测网,它们不仅为电离层动力学模式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电离层资料,而且为电离层预报提供了很好基础。因此,电离层天气预报成为当前重要的、前瞻性的研究方向,电离层资料同化是电离层预报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该文系统介绍这方面国际动态,重点是美国的USC/JPL和犹他州大学开展全球电离层同化模型研究、全球电离层同化研究的进展,以及在电离层天气预报中应用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辽河水体污染严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通过近8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辽河(铁岭市内段)水质现状、影响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辽河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