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94篇 |
免费 | 1634篇 |
国内免费 | 11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27篇 |
大气科学 | 784篇 |
地球物理 | 1400篇 |
地质学 | 3218篇 |
海洋学 | 620篇 |
天文学 | 570篇 |
综合类 | 706篇 |
自然地理 | 6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6篇 |
2023年 | 247篇 |
2022年 | 284篇 |
2021年 | 368篇 |
2020年 | 329篇 |
2019年 | 346篇 |
2018年 | 260篇 |
2017年 | 263篇 |
2016年 | 285篇 |
2015年 | 334篇 |
2014年 | 524篇 |
2013年 | 421篇 |
2012年 | 508篇 |
2011年 | 453篇 |
2010年 | 495篇 |
2009年 | 490篇 |
2008年 | 488篇 |
2007年 | 393篇 |
2006年 | 370篇 |
2005年 | 381篇 |
2004年 | 289篇 |
2003年 | 256篇 |
2002年 | 229篇 |
2001年 | 256篇 |
2000年 | 167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29篇 |
1996年 | 119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8篇 |
196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利用SCJ-302型降水降尘自动采样器在植物生长季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大气氮沉降进行监测,对沉降物中水溶性离子、干、湿沉降氮输入量、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总沉降量中的贡献率及月变化动态等分析表明:黄河三角洲植物生长季,大气干、湿沉降中SO42-和NO3-占阴离子总量的92%以上,和Na+和Ca2+占阳离子总量的80%以上,总N沉降量约为2 264.24 mg/m2,且69%集中在降雨量较丰沛的6-8月。其中干沉降氮贡献率约为32.02%,主要集中在春季。N的湿沉降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线性相关(R2=0.82),在降雨量丰沛的8月,达到最大值675.64 mg/m2。该地区大气干沉降的氮素形态以硝态氮为主,约占氮素输入量的57.21%,湿沉降中以铵态氮为主,约占氮素输入量的56.51%。植物生长季中,大气沉降中的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对表层10 cm土壤的月平均贡献率分别为约31.38%和20.50%,可见大气氮沉降是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域土壤主要氮素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3.
204.
脉冲星时间尺度及其TOA预报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述国际天文学会(IAU)定义的几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脉冲星计时观测中时间坐标相对论转换问题。脉冲星计时观测资料分析应该参考地球时TT,并将TT转换为质心坐标时TCB或质心力学时TDB。基于IAU重新定义的TDB,讨论和比较了时间坐标转换的解析算法和利用太阳系天体历表的数值积分算法。分析了TCB和TDB对脉冲星自转参数测量的影响。最后,以毫秒脉冲星PSR B1855+09的计时模型为例,初步分析了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的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205.
基于软件接收机的卫星双向时间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based on Software Defined Receiver, SDR-TWSTFT)链路每秒采集测量数据后通过数学模型将原始数据拟合为300 s一组的观测文件,因此链路的时间传递结果受短期测量噪声和非模型误差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随机噪声的特征.提出了一种频域幅值分析方法,针对性地确定滤波因子,构造符合需求的低通Vondrak滤波器.通过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NTSC)和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所(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 PTB)之间的SDR-TWSTFT链路测量数据的分析发现,该方法对过滤链路平均时间一天内的高频噪声有效,能够提高链路时间传递结果的可信度,同时滤波后链路的短期频率、时间稳定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6.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获取的数据经常存在着不确定性,影响参数估计的可靠性和沉降预测的准确性。把不确定度作为参数融入AR模型,建立基于AR模型的不确定性平差模型。依据残差中不确定性传播规律,利用min-max估计准则,使得残差中的最大不确定度达到最小,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不确定性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得到基于不确定性算法的AR模型,扩展了现有误差理论。通过沉降实例进一步验证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7.
国内水文序列变异点分析方法及在各流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变异点识别在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国内水文序列变异点的研究逐渐发展,从最早的使用单一方法发展到由多种方法组成的水文序列变异点诊断系统和对部分方法的改进。同时,各种方法在中国各主要流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使用的方法不同,水文序列时间年限不同,得到的变异点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将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及在各流域的应用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为今后水文序列变异点的方法改进及其在流域中的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8.
209.
210.
煤层气解吸特征是影响煤层气采收率及排采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基于对韩城煤层气示范区62件煤芯的解吸实验和相关测试,分析了煤层气解吸特征及规律,探讨了解吸特征与煤级、煤质、煤岩显微组成等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气解吸率多在90%~95%之间;吸附时间为0.03~10 d,82%的煤样小于6d.煤芯气体解吸具有阶段性,气体解吸速率的降低主要由煤芯平均含气量的变化引起,初始解吸速率及其衰减特征与煤岩孔隙结构及其连通性有关.解吸率与煤级相关性不明显,但随灰分产率增加而显著降低.镜质组含量的增加提高了煤层气解吸率,惰质组则相反.吸附时间随同定碳含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缩短,但有一定离散性,与灰分产率、显微组分含量之间关系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