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64篇 |
免费 | 11116篇 |
国内免费 | 52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11篇 |
大气科学 | 6076篇 |
地球物理 | 3468篇 |
地质学 | 27336篇 |
海洋学 | 3900篇 |
天文学 | 59篇 |
综合类 | 2713篇 |
自然地理 | 30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1017篇 |
2023年 | 1522篇 |
2022年 | 1923篇 |
2021年 | 2002篇 |
2020年 | 1770篇 |
2019年 | 1709篇 |
2018年 | 1230篇 |
2017年 | 1262篇 |
2016年 | 1435篇 |
2015年 | 1612篇 |
2014年 | 2331篇 |
2013年 | 1970篇 |
2012年 | 2123篇 |
2011年 | 2196篇 |
2010年 | 1954篇 |
2009年 | 2010篇 |
2008年 | 1955篇 |
2007年 | 1611篇 |
2006年 | 1520篇 |
2005年 | 1539篇 |
2004年 | 1349篇 |
2003年 | 1255篇 |
2002年 | 1019篇 |
2001年 | 1114篇 |
2000年 | 1094篇 |
1999年 | 1055篇 |
1998年 | 920篇 |
1997年 | 965篇 |
1996年 | 870篇 |
1995年 | 823篇 |
1994年 | 724篇 |
1993年 | 616篇 |
1992年 | 587篇 |
1991年 | 490篇 |
1990年 | 433篇 |
1989年 | 287篇 |
1988年 | 117篇 |
1987年 | 80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34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8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7篇 |
197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朝阳小塔子沟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黄铁矿形态、成分和熟电性等方面研究了小塔子沟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得出小塔子沟金矿中富矿(矿体)黄铁矿标型特征是:晶体形态复杂且种类多,以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或其聚形晶为主:高As,低Co,Ni,As/(Co+Ni)〉1.5;导电类型4种都有且以P型和N-P型为主,Vnp〉-10mv,α〉-90μv/℃。贫矿(围岩)黄铁矿的标型是:晶形单一为立方体;低As;高Co,Ni值;As/(Co+N 相似文献
982.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15-220
还打岩铝土矿位于黔北务正道地区之道真向斜西翼北段,为沉积型矿床;其含铝岩系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产于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泥岩、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或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_2h)碳酸盐岩侵蚀间断面之上;矿石自然类型以致密块状为主,豆鲕状、碎屑状次之,少量土状;矿石质量属于中铝、中硅、中铁型,且ω(Al_2O_3)与ω(SiO_2)呈负相关。晚志留世—早二叠世之间多期次的地壳运动,致使韩家店组(S_(1-2)hj)和黄龙组(C2h)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分别形成红土和钙红土,为铝土矿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加之,中二叠世务正道地区大规模的海侵海退,促使富含铝、铁的红土和钙红土在适宜的海湾环境中重新迁移并经脱硅富铝作用后成矿。还打岩铝土矿古地貌地势较低,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距海较近,受海水影响较大,古潜水面较高;因含矿岩系梁山组(P2l)长期处于潜流带或潜流带之下,水体交替作用较弱,暴露淋滤时间较短,脱硅富铝作用较弱,从而进一步说明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以铝硅比低的致密块状、豆鲕状及碎屑状矿石占比大,以铝硅比高的土状矿石占比少的特点。根据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类比分析道真向斜西翼内已探明的铝土矿床;总结还打岩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探获深部矿体的有利条件;认为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83.
首次对寨沟钒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产于寒武系水沟口组硅质岩、泥岩中,空间分布严格受地层及背斜构造双重控制,矿体呈隐伏—半隐伏状态,呈现鞍状、层状分布于背斜的转折端及两翼;成矿时间为寒武纪早期,钒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系地层,矿床形成于滨海至浅海环境中,矿床属滨海至浅海沉积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84.
岩爆孕育过程中所记录的微震事件波形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前兆信息。基于深埋隧洞微震波的衰减特征,修正了最大有效振幅,将相对有效振幅和最大有效频率作为频谱分析参数。TBM和钻爆法不同开挖方式下诱发的即时型岩爆孕育过程的频谱演化特征基本一致,有如下特征:(1)无岩爆发生时,每日最大释放能量微震事件频谱对应的相对有效振幅的量级为10-6 m/s及以下,而最大有效频率则多大于300 Hz;(2)中等岩爆发生前,相对有效振幅的量级维持在10-5 m/s,最大有效频率则介于200~300 Hz;(3)强烈岩爆发生前,微震事件对应相对有效振幅的量级增长并保持在10-4 m/s,最大有效频率则基本在200 Hz以下;(4)对于一个完整的即时型岩爆孕育过程,当岩爆发生时,相对有效振幅增至最大,同时最大有效频率降至最低。微震信号的频谱演化特征可为即时型岩爆发生时间及等级的预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85.
古里雅冰帽8米浅冰芯的化学成分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古里雅冰帽8m浅冰芯的80个雪冰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成分主要来自陆源物质,陆源冰芯样品叶弱碱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大气降水及南北极冰雪样品。 相似文献
986.
987.
988.
广州前汛期暴雨各层天气系统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本文对广州前汛期暴雨的地面、850hPa、500hPa、200hPa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层系统配置图,为日常预报业务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89.
广西海陆风的地面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广西北海、防城港市气象站1993~2002年和防城气象站1997~2002年自记风资料,统计出各站的海陆风日,分析了广西沿海三站海陆风的月、年出现日数及其频率、生消时间、持续时间、风速变化等地面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990.
东昆仑山区OLR场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庆红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97,20(2):21-23
利用卫星观测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进行东昆仑山的气候分析,揭示出这片无常规气象观测地区的某些气住特征和变化规律,初步了解到东昆仑山内部的东西差异和其外围的南北区别。通过对辐射因子之一的分析,为该区的其它气象要素推算及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