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87篇 |
免费 | 875篇 |
国内免费 | 13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0篇 |
大气科学 | 37篇 |
地球物理 | 569篇 |
地质学 | 3132篇 |
海洋学 | 2883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395篇 |
自然地理 | 5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269篇 |
2022年 | 334篇 |
2021年 | 324篇 |
2020年 | 244篇 |
2019年 | 263篇 |
2018年 | 216篇 |
2017年 | 201篇 |
2016年 | 259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397篇 |
2013年 | 259篇 |
2012年 | 358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302篇 |
2009年 | 314篇 |
2008年 | 331篇 |
2007年 | 243篇 |
2006年 | 321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205篇 |
2003年 | 200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25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118篇 |
1991年 | 124篇 |
1990年 | 119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渤海湾潮间带(大沽口)柱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来源判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03年11月采自渤海湾潮间带(大沽口)柱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取出的三个主要因子占据重金属含量样本信息量的83.69%,以此定量判别出重金属的来源方式和富集原因。并有效采用Li和Sc作为污染重金属的参照元素,以这两种元素含量比值的自然对数和目标元素与Sc的比值的自然对数做比率散点图的方法验证了因子分析所得的结论。结果表明,Cd,Zn和As以人类活动输入为主,Pb,Cr,Hg受到一定人为输入影响,但仍以环境背景贡献为主,Cu,Al,Fe,Ni以自然来源为主。 相似文献
982.
喀斯特山区溪流上覆水—孔隙水—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赋存特征及其迁移——以麦西河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贵州百花湖入湖支流麦西河为对象,研究了上覆水—孔隙水—沉积物体系氮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麦西河上覆水中,以硝态氮(NO-3-N)为主,氨态氮(NH+4-N)次之,亚硝态氮(NO-2-N)最低;孔隙水中,溶解无机氮中以NH+4-N为主, NO-3-N次之, NO-2-N最低;沉积物中,总氮(TN)的含量为1110.67~4413.16mg/kg;固定态铵含量为34.56~170.05mg/kg,占TN的1.47%~6.25%;可交换态氮以NH+4-N为主, NO-3-N次之, NO-2-N最低。孔隙水NH+4-N是上覆水NH+4-N的2.65~19.51倍,上覆水NO-3-N是孔隙水NO-3-N的7.14~20.43倍。沉积物TN与孔隙溶解水无机氮(DIN)、孔隙水NH+4-N、沉积物可交换态氮和沉积物可交换性NH+4-N呈显著正相关;在沉积物中,可交换性NO-3-N与可交换性NH+4-N及可交换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可交换性NH+4-N与可交换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孔隙水溶解无机氮与孔隙水NH+4-N呈极显著正相关。麦西河不同介质中氮的迁移关系则表现为:由于浓度梯度,上覆水中的NO-3-N扩散到孔隙水中,进而累积到沉积物中;沉积物的可交换性NH+4-N,进入孔隙水,最终扩散到上覆水中。 相似文献
983.
<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所长、中国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胡振琪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的现有资源开发是"先破坏、后治理",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大量耕地荒芜;忽视环境容量和环境成本的"有资源就开发"、经济可采未考虑环境因素,超越了环境容量;而单一追求产量的超强度开采,更加加大了环境的扰动。只重视矿产资源开 相似文献
984.
南海浮游有孔虫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南海北部柱状样中7个层段的浮游有孔虫(Globigarinoldes ruber)的氨基酸组分分布,并以相同深度的氨基酸组分作比较.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氨基酸量为有孔虫总氨基酸量的6~11倍;浮游有孔虫的氨基酸组分的丰度顺序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含硫氨基酸>碱性氨基酸>芳香氨基酸.苏氨酸与天门冬氨酸的对数比值和亮氨酸与天门冬氨酸的对数比值与深度的变化呈近似的线性递降关系.采用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值和丝氨酸与天门冬氨酸的对数比值.分别计算了底界年龄. 相似文献
985.
遥感影像的云修复是改善影像质量、降低数据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使用Landsat 8影像研究卷积神经网络在云修复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影像信息重建的新式网络结构——边缘辅助的门控卷积网络(edge-guided ga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EGCN)。该网络以多时相数据作为含云影像上被遮挡信息的辅助数据,主干网络为多时空门控卷积网络(spatial-temporal based ga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TGCN),在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引入一种改进的非局部(non-local,NL)模块——门控非局部(gated non-local,GNL)来替代传统的卷积层,并以边缘特征提取网络(edge network,ENet)为分支,从边缘信息层面进行特征引导。实验结果表明,GNL模块和ENet的加入均有助于提升云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86.
为揭示茅尾海入海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在茅岭江、大榄江、钦江入海河口采集13件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重金属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茅尾海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Cr、Cu、Hg、Pb、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78×10-6、0.14×10-6、37.6×10-6、18.9×10-6、0.004 8×10-6、22.5×10-6、54.7×10-6,均低于GB 18668—2002的一类标准。沉积物中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茅尾海东部工业区和西部茅岭江附近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污染分析表明,大部分重金属元素显示为无污染—轻度污染水平,Cr具有中等污染水平;生态风险分析显示,重金属总体处于较低潜在风险,东部工业区Hg、Cd显示出中等生态风险。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探讨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主要受河流控制,Hg、As、Cd还受到临港工业区废水排放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茅尾海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建议重点关注东部工业区重金属排污状况。 相似文献
987.
广西钦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钦州湾沉积物进行采集,测定了沉积物中的Zn、Pb、Cu、Hg、Cd、As重金属的含量。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钦州湾沉积物中Zn、Pb、Cu、As、Cd、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0.0×10-6、31.3×10-6、19.8×10-6、11.31×10-6、0.083×10-6、0.046×10-6。沉积物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单因子指数污染程度依次为Cu(1.15)Pb(1.14)As(0.93)Cd(0.92)Zn(0.90)Hg(0.51),多种污染物综合效应指数为5.56,为较低的中等程度污染;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参数大小顺序为Cd(27.71)Hg(20.58)As(9.32)Cu(5.75)Pb(5.69)Zn(0.90),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69.95,属于低潜在生态危害的范畴。 相似文献
988.
南海中北部表层沉积物的矿物沉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南海中北部500多个样品的矿物学。认为,本区表层沉积物中矿物种类繁多,分布较为普遍,碎屑矿物(含火山物质)、粘土矿物、自生矿物常有出现。以前者为最显著(共60多种,其中重矿物50多种,轻矿物近10种),主要分布于陆架区及深海盆;粘土矿物次之,多分布于陆坡~深海盆;自生矿物较少,陆架~深海盆均有分布。文中根据矿物沉积特征和环境差异,把它划分为6个矿物区。 相似文献
989.
花鸟山外海域几种形态磷在柱状沉积物中的分布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运用 SEDEX化学法、ASPILA化学法和 XRF仪器分析法 ,对在东海赤潮多发区花鸟山外海域采集的柱状沉积物进行了总磷及其不同形态磷含量的系统分析。研究表明 ,总磷及其不同形态磷在沉积柱垂向上的分布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采样深度范围内 ,总磷 (TP)、有机磷 (OP)和铁结合态磷 (Fe - P)的含量自下而上增高 ,而吸附态磷 (Ad - P)、自生钙结合态磷 (Ca- P)与碎屑态磷 (De- P)的含量向上递减。样品柱具有较均匀的粒度及矿物、化学组成 ,基本可以排除沉积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变化对沉积物中磷含量的影响 ,而且也不能仅仅用早期成岩作用来解释磷的上述行为。不同形态磷在柱状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陆源区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