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77篇 |
免费 | 3795篇 |
国内免费 | 63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59篇 |
大气科学 | 313篇 |
地球物理 | 1000篇 |
地质学 | 25835篇 |
海洋学 | 1902篇 |
天文学 | 162篇 |
综合类 | 1409篇 |
自然地理 | 7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9篇 |
2023年 | 693篇 |
2022年 | 816篇 |
2021年 | 876篇 |
2020年 | 790篇 |
2019年 | 734篇 |
2018年 | 599篇 |
2017年 | 668篇 |
2016年 | 763篇 |
2015年 | 879篇 |
2014年 | 1321篇 |
2013年 | 1058篇 |
2012年 | 1238篇 |
2011年 | 1366篇 |
2010年 | 1113篇 |
2009年 | 1071篇 |
2008年 | 1028篇 |
2007年 | 861篇 |
2006年 | 903篇 |
2005年 | 809篇 |
2004年 | 816篇 |
2003年 | 771篇 |
2002年 | 754篇 |
2001年 | 952篇 |
2000年 | 859篇 |
1999年 | 948篇 |
1998年 | 1040篇 |
1997年 | 1034篇 |
1996年 | 1054篇 |
1995年 | 981篇 |
1994年 | 827篇 |
1993年 | 813篇 |
1992年 | 994篇 |
1991年 | 1056篇 |
1990年 | 678篇 |
1989年 | 602篇 |
1988年 | 130篇 |
1987年 | 104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2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7篇 |
1975年 | 4篇 |
1972年 | 7篇 |
194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八家子银多金融矿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家子矿田由NW、NE向两组断裂带与孤形推覆构造交织,控制构成银铅锌、银铁矿床成矿系列,基成矿组份具有组合分带特征。预测东山-冰沟银、铅、锌、炉沟钼和冰沟里银多金属找矿区,经验证,获得找矿成效。 相似文献
152.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是世界上成矿时代最新且唯一的陆相沉积岩容矿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矿区存在2类有机质——原生型和迁移型,与矿石共生。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较宽,有2种峰型;萜烷化合物的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C27~C28~C29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有机质沉积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成矿热液的热力作用使样品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热解,部分样品还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生物标志物多参数对比表明有机质来源于三叠纪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原生型有机质的成矿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成矿金属元素的预富集上,而迁移型有机质的成矿作用主要是对成矿金属元素的活化运移。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云南洱源县塘子边金矿矿体为巨大透镜状赋存于第四系更新统(Qp)松散堆积层中,矿区外围北东向的大断裂及北西向的次级断裂,将富含活化金质的深部源区沟通起来,通过地下流体将活化金聚集到第四系更新统(Qp)松散堆积层中,同时又使原有的金物质在较为合适的温度、压力及地表流体的化学、生物作用下沉淀富集成矿,该金矿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改造)型微细粒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从精细油藏描述中地质建模的意义和现状入手,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其与传统地质建模方法的差
异。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区为例,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建模的基础、训练图像的建立、多点地质统计学
建模与传统地质建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等内容。指出多点地质统计学在井间预测方面具有明显优于其他传统建模方法的特
点。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多点
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多信息综合地质成因分析基础上的训练图像获取、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大等。 相似文献
159.
160.
沉积型铁矿床以赤铁矿和磁铁矿为主,罕见沉积型褐铁矿床。黑色岩系中富集Mo、Ni、V、PGE实例较多,但黑色岩系中发现有沉积型褐铁矿床的报道少见,更未见沉积型褐铁矿床中有Mo、Zn矿化的报道。河南卢氏地区震旦系东坡组黑色岩系中发育有褐铁矿化,并伴生有钼、锌元素大规模高强度异常,前人认为是“铁帽”,深部有找寻大型硫化物原生矿床的潜力。通过对铁矿床含矿建造的重新厘定和成矿环境的恢复,以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达到了对成矿过程的精细研究,认为区内铁矿化原始成矿方式为沉积成矿,主要以褐铁矿形式沉积,赤铁矿次之,后期强烈的构造变形使矿体遭受强烈的风化淋滤改造,致使矿床成因信息受到掩盖,是“假铁帽”。钼、锌元素以离子形式被铁质胶体和有机质吸附、携载迁移,在特定部位共同卸载沉淀,无独立的钼、锌矿物产出,没有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