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广西有色金属矿山周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广西的土壤以红土为主,该土与我国中部的黄土和东北的黑土在土壤的形成过程、p H值及土壤中阳离子的含量、粘土矿物种类等方面明显不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特点,注重化学修复中沉淀法和吸附法的使用,而百色铝土矿的尾矿赤泥是广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潜在改良剂。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萃取的溶解无机碳的δ13C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水中溶解无机碳的δ13C值,通常可以利用两种方法对水中的DIC进行萃取:沉淀法和脱气法。但是,一直以来未有研究对这两种方法萃取同一水样DIC的δ13C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对于具有高CO2分压(pCO2)的水样。本文对两组分别代表深部岩溶系统(高pCO2)和表层岩溶系统(低pCO2)的水样分别同时利用这两种萃取方法萃取其DIC然后测定δ13CDIC值。对比发现利用脱气法萃取物测定得到的δ13CDIC值要显著高于利用沉淀法萃取物测定得到的δ13CDIC值。这是因为在脱气法萃取DIC的过程中,由于水的pCO2高于大气的pCO2,水中富含12C的CO2通过扩散作用逃逸到大气中,从而使δ13CDIC值偏正。这表明利用沉淀法萃取物测定的δ13CDIC值的精度要高于脱气萃取法的精度。对两种DIC萃取方法萃取物测定的δ13CDIC值之间的差与水样和大气之间的CO2分压差进行分析后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由于深部岩溶系统的水样具有很高的pCO2,富含12C的CO2向大气逸出的量相对较多,从而导致相应的深部岩溶系统线性关系的斜率和截距均比表层岩溶系统的线性关系的斜率和截距为大。文中所建立的这些线性关系为校正脱气法萃取物测定得到的δ13CDIC值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经验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型纳米碘化银催化剂在人工影响天气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采用粉末化学液相沉淀法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制备了与冰晶具有相近结构的纳米碘化银(AgI)粉末,采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谱等对碘化银粒子的结构特性、尺寸分布和比表面积等进行了与成冰性能相关的实验表征.与目前用的常规碘化银进行了表征特征对比表明,该纳米碘化银粒子的晶格常数更接近于冰,尺寸在30~90 nm之间,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4.
含氟废水的粉煤灰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影响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的各种条件实验,(pH、水灰比、氟浓度、振荡平衡时间),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是pH值为2.5、水灰比为小于20、氟浓度小于500mg/l、振荡平衡时间大于2.5h,并研究了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的机理,给出了其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Na2O2、Na2CO3 碱熔重晶石,水提取,氨水沉淀稀土元素,经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分离富集稀土元素,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重晶石中超痕量稀土元素进行测定,用铑作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和灵敏度漂移。重晶石中钡的分离效率达到99. 999%,检出限为0. 11~6. 9ng/g,相对标准偏差(RSD,n=9)≤13. 7%。  相似文献   
16.
甘肃东海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重要的Au,Ag多金属成矿带上,为一含伴生Ag的多金属金矿床.具长期活动特征的花牛山-察客尔呼都格压扭性断裂横贯成矿带,成矿的有利位置为大断裂及次一级断层、层间裂隙,断裂控矿十分明显.主要矿石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据氧化程度不同,又分为氧化矿和原生矿)、石英脉型.目前黄金生产只对氧化矿采用堆浸法提金,贵液吸附工艺由原来的活性炭吸附法,改用锌粉置换沉淀法后,使贵液中的Au和Ag得到了充分的回收利用,对原生矿的开发利用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氧化沉淀法制备了摩尔比为2∶1、3∶1、4∶1的3种镁锰水滑石,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化沉淀法成功制得了不同摩尔比的镁锰水滑石,且所制得的水滑石结构完整、晶相单一。然后以合成的镁锰水滑石为前驱体,采用XRD表征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热分解产物的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高炉炉渣处理方式对炉渣再利用、钢铁冶炼厂的经济效益,以及环保等社会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SG—MIC法》在首钢3号高炉的成功应用的实践经验,也向同行业推出一种高炉水渣处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对合成高纯锶盐的原料八水氢氧化锶进行了精制实验研究,对其中所含特定杂质元素Fe2+、Cr3+、Cu2+、Mn2+、pb2+进行了有效去除,实验精制氢氧化锶纯度为99.79%,各离子质量分数均低于2×10-6,满足氟化锶、氯化锶等高纯锶盐合成时对原料纯度及杂质离子质量分数小于5×10-6的要求.适宜的单因素实验条件为:原...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了与季铵化合物有高度化学反应特异性的雷氏盐(四硫氰基二氨合铬酸氨 ,Am moniumreinecke,ammoniumtetrathiocyanatodiamminechromate)将季铵化合物从样品中沉淀出来以达到提取和分离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 ,海藻中季铵化合物的含量很丰富 ;绿藻特别是浒苔中的季铵化合物含量最高可达到1.3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