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242篇
地质学   1578篇
海洋学   218篇
天文学   176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5篇
  1945年   3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范乐元  朱筱敏  宋鹍  朱之春  谢楠 《地层学杂志》2005,29(4):355-361,367
陆相湖盆层序的发育是在湖盆蓄水量周期性变化的条件下实现的。层序发育过程实际上是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湖泊冲刷沉积作用彼此消长的过程。北大港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可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4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基于基准面变化过程中的沉积响应及其伴生的可容空间变化的分析,探讨了基准面旋回变化与储层展布及储层非均质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基准面旋回的升降变化对储层的非均质性、空间展布以及有利储层的分布等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储层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模式,中长期基准面旋回控制了储层砂体的层间非均质性特征;在中长期基准面低位处,尤其是在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点处,储层发育良好,砂体厚度、展布面积均较大,物性相对较好;而在中长起基准面较高位处,则出现相反的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42.
王世军  肖建玲  朱敏  张孟 《新疆地质》2005,23(2):158-163
通过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以黄骅坳陷扣村地区古近系沙三段为例,详细论述了开展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的研究流程、方法.在四级层序格架确定的基础上,叙述了以一般湖泛面和更小级别的岩性和结构层序单元界面的识别与类型的确定.指出通过露头、岩心、测井曲线和高分辨地震信息,可以确定短期旋回界面与超短期旋回界面.根据工区的特点选取主干剖面,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网络格架对比剖面,开展长、中、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单砂体展布分析及其沉积微相研究.  相似文献   
43.
庄博  刘玉琴  张建中 《新疆地质》2005,23(2):164-168
陈家庄凸起北坡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储集体.根据岩心、钻井和测井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从分析、识别层序的主要界面,如层序界面、初始湖泛面、最大湖泛面等入手,对陈家庄凸起北坡古近系层序、准层序和体系域进行了划分.通过钻井层序分析与地震层序解释,在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本区发育的低位域水下扇、低位域复合扇、湖扩展体系域滨岸沉积和高位域三角洲沉积等,是进行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44.
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二段下亚段是较为典型的深断陷型三级层序.层序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幕式断陷作用,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镜下鉴定、粒度分析、古生物及遗迹化石分析,并综合利用测井曲线和地震相特征,认为该时期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滨浅湖滩坝等骨架砂体相,以及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等沉积相及其亚相.综合考虑物源特征、沉积环境、沉积体系平面展布以及生、储、盖组合关系,认为有利的沉积相带主要是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湖底扇、近岸水下扇的中扇和外扇以及滨浅湖中发育的滩坝和砂坝.  相似文献   
45.
尚南断块位于山东省胜利油田东营凹陷尚店油田西南部。该区的古近系东营组顶底均为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发育了较好的湖侵三角洲相沉积。基于100余口钻井、地震资料,70多张单井剖面柱状图编制及14条剖面的对比,进行了东营组精细沉积相研究,编制出30余幅沉积微相投点图和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东营 沉积时期气候潮湿、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湖泊扩大、湖水变深等为处于斜坡地区的尚南地区发育湖侵期三角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控制该区沉积和地层发育的区域性物源来自埕宁隆起和鲁西隆起,但来自滨县凸起和林樊家突起的局部物源也有很大影响。东营期岩相古地理经历了早、中、晚期的演化,早期发育了以三角洲平原为主的沉积环境,中期形成了大范围的破坏性三角洲环境,晚期以前三角洲环境为特色。  相似文献   
46.
山东车镇凹陷东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成岩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镇凹陷沙河街组的沉积体系受控于盆地内的构造、物源供给以及沉积时的气候环境。以岩石学特征为基础,描述了成岩过程中压实与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的特征,以及次生孔隙带在本区的分布。论述了碳酸盐胶结物与粘土矿物胶结作用的特点。粘土矿物蒙脱石-伊利石转变具有明显的渐变与突变交替的演化程式,其演化经历了蒙脱石带、渐变带、迅速转化带和伊利石带以及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变带。沙河街组的成岩作用划分为早期成岩阶段(A期、B期)和晚期成岩阶段(A期、B期、C期),并提出了成岩阶段的划分标志。  相似文献   
47.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开发中仅仅把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确定下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准确地预测砂体的宽度、长度等定量参数,这就是本文所指的沉积相定量研究。本文根据大量钻井资料,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对青海砂西油田E3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平原进行了定量研究,确定了分流河道砂体的宽度、宽/厚比等参数。研究表明,本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1200-3000m,厚多为5-10m,宽/厚比200-280。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400-700m,厚多为3-6m,宽/厚比80-110。辫状分流河道砂体比曲流分流河道砂体普遍宽、厚是由于辫状分流河道频繁摆动改道引起砂体的横向拼合和垂向叠置所致。这种河道可称复合河道。利用“厚度中心法”可区分复合河道与单河道。由于不同沉积相的砂体宽度不同,在油田开发中井网部署方案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48.
跑马岗组时代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当阳新店—跑马岗剖面的跑马岗组跨白垩系与古近系 ,所含轮藻、介形类化石的丰富程度极为罕见。跑马岗组的时代问题与白垩系 -古近系界线及其陆相辅助层型的建立、印度德干玄武岩沉积夹层的时代、印度与亚洲大陆联合的时代和白垩系 -古近系界线事件起因假说等数个重大地学问题 ,以及江汉盆地深层油气资源评价密切相关 ,值得重视 ,尽早搞清  相似文献   
49.
山东省区域地球物理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东省各岩石磁性及密度参数基本可分为高,中,低3类,山东省磁性结晶基底为泰山岩群,荆山群,胶东岩群,胶南岩 ,以沂沭断裂带为界,山东省区域地球物理场分为鲁东区和鲁西区,鲁东区进一步划分为3个次级区,即北部区,中部区和南部区,鲁西区进一步划分为5个次级区,即鲁北重磁缓变区,鲁西南重高磁高区,中部弧形重磁场区,鲁西中部重低磁高区,鲁中南条带状重磁场区。各区地球物理场由于地质原因各具特点,山东省莫氏面总体呈东浅西深的缓变带,在该缓变带的背景上,呈周边地区条带状幔隆,中部幔坳的特征,山东省居里面呈近南北向带状分布,有德州-聊城-菏泽隆起带,滨州-淄博-滕州深坳带,蓬莱-海阳-千里岩-响水隆起带。鲁中隆起北部碰撞 为山东省特殊的构造地带,其特征为侵入岩体沿该带断续出现,岩体围岩或岩体内铜及多金属矿化较为普遍,地热田沿该带时有分布,地形上为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的分界地带,胶莱盆地内,蓼兰-高密缺失莱阳群层位;中生代早期,盆地东北部与西南部是盆地的沉积中心,至晚期盆地中心北移,第三纪沉积中心则为平度蓼兰附近;盆地较深部位位于诸城凹陷,胶莱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可划分为11个,七级镇构造带控制了胶莱盆地的成生和发展。山东省岩浆岩通常表现为强磁性,低密度,但基性程度高的岩体磁性高,密度亦高,酸性程度高的岩体磁性低,密度低。  相似文献   
50.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 ,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 ,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 ,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 ,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 ,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