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31.
四堡群主要分布于桂北九万大山一带,是华南最古老地层单元之一.与四堡群在岩石一地层学上可咨对比的相应火山一沉积岩系,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均有出露,但对这套地层的时代归属一直没有定论,是南方悬而未决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之一.多年来,一些研究者根据侵入于四堡群而被丹洲群不整合覆盖的本洞英云闪长岩体年龄(1063土95Ma)而将其与北方蓟县系相对比(伍实,1979《地  相似文献   
132.
本文旨在利用已有的地球物理成果,以地表地质条件作控制,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运用人机联作对模型进行重力2维多边形正反演计算,然后对该模型计算后的成果模型给予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来探讨“江南古陆”西南区段深部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133.
中国前震旦纪地壳构造运动旋回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三大断块(区)的前寒武纪地层的发育、建造类型、不整合及部分同位素年龄值进行了对比,划分出五个地壳构造运动旋回,即桑干旋回(2500—2600百万年前),五台旋回(2000百万年前),中岳旋回(1700百万年前),“阴山旋回”(约1200—1300百万年前)和晋宁旋回(1050—900百万年前)。指出在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的不整合具有多次地壳构造运动的集合的性质,相当显生宙的一个构造旋回。同时指出晋宁运动具有明显的穿时性,与板块构造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134.
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中——法数字化地震台网自1996年以来所记录到的微震S-P资料,对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与震源参数进行了联合反演,获得了该区的三维速度成像.速度结果反映出深部构造的一些重要信息,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的活动构造及地震参数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5.
中天山东段前寒武纪变质地块中广泛发育花岗质片麻岩(包括石英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和花岗质片麻岩), 与星星峡群、卡瓦布拉克群副变质表壳岩系为侵入接触. 尾亚变质地块花岗闪长质片麻岩(IW11-1)中自形柱状锆石U-Pb同位素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1218±17 Ma, 下交点年龄为426±26 Ma. 花岗质片麻岩的远围岩-副变质岩石(W05-9)柱状锆石U-Pb同位素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1216±74 Ma, 下交点年龄为290±15 Ma. 库米什-干沟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全岩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1142±120 Ma, εNd(t) = −4.3. 这些年代学数据表明, 中天山东段各变质地块主要形成于1140 ~ 1220 Ma, 并伴有近同期的变质作用. 中天山东段这些花岗质片麻岩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和εNd(t)值表明它们形成于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不同比例的混合, 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 尾亚-星星峡、帕尔冈塔格和库米什-干沟变质地块的地质年代学、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相似性表明它们曾经是一个统一的更大变质地块, 其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作用密切相关, 被后期地质作用所分离.  相似文献   
136.
陕鄂相邻地区绿松石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讨论陕西、湖北与河南3省邻区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秦岭东段绿松石成矿区与矿床特征的研究,研讨了找矿方向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7.
江南中,新元古代岛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经70年代作者等发表江南中一新元古代岛弧构造观点以来,这一地区已经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成为我国大地构造研究热点之一,大量新资料支持以下的古板块构造演化模式,即古代南洋壳中元古代13(17)-9.8亿年时向北(西北)俯地扬子板块东南边缘之下,形成江南火山同岛弧和弧后盆地,在东北段是皖-浙-赣火山岛弧和樟树数-伏川弧后盆地;新元古代9.8-7.7亿年时发生了陈蔡弧与皖-浙-赣弧的弧-弧碰撞造山作  相似文献   
138.
江南古陆东段两类玄武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江南古陆东段,广泛发育晚元古代的玄武岩,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可区分为明显不同的两类:低钛玄武岩和高钛玄武岩.它们由上地幔的不同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结晶形成.  相似文献   
139.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可监测地球表面的微量形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冰川漂移、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及山体滑坡等引起的地表位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与其他监测方法(如GPS监测等)相比,用D-InSAR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精度高、覆盖范围大且空间连续的巨大优势。采用D-InSAR技术对阿尔金东段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变形的重要分界线。界线以北地区变形均匀,而且变形量较小;以南地区变形强烈且不均匀,变形强度的总体趋势为西高东低,中间受北祁连断裂带西段的影响,在断裂带中出现约为1.0cm的变形低值。另外,南区存在N65°W和近NW两个方向的线性强变形带,前者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次一级的压扭面方向一致,后者与北祁连断裂带西段的展布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40.
共轭伸展褶劈理夹角的定量解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地质学者先后在浙、皖、赣、湘的“板溪群”及震旦系中发现了古生代的生物化石。因此,再次将“板溪群”是否是前震旦纪的一个变质地层单位、江南古陆是否存在以及华南大地构造格局是否需要重新厘定等问题提了出来。1993 年笔者于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内的“双桥山群”岩块中,首次发现了含晚古生代的放射虫硅质岩。1996 年又在该混杂岩带多处的“双桥山群”岩块和“下震旦统志棠组”中找到了含晚古生代的放射虫硅质岩,还首次在“登山群拔竹坑组”中发现了早古生代的几丁虫化石。经数年野外多次观察和对室内化石鉴定、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以及岩石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所发现的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其岩石组合是一套洋盆深水相沉积;登山群拔竹坑组,是早古生代的一套浅水陆棚 深水陆棚 半深海相沉积。结合同行学者在邻区“板溪群”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笔者认为:“板溪群”不是前震旦纪的一个变质地层单位,而是一个复杂的构造岩带,江南古陆是不存在的,华南从早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还经历了一次洋盆演化过程,现在的构造格局是印支运动奠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