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0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测绘学   283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373篇
地质学   2908篇
海洋学   257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292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从环流背景、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诊断物理量、稳定度参数、群指数等方面,揭示了2003年6月5日河南北中部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群指数对预报强对流天气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别墅群建筑的特点以及防雷实践工作中遇到的设计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就其在分类、接闪、接地、跨步电压、闪电电涌侵入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03.

二进制粒子群-贝叶斯判别准则(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yes Discriminatory Criterion,BPSO-BDC)方法,能够使用二进制粒子群(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PSO)算法智能地选取出贝叶斯判别准则(Bayes Discriminatory Criterion,BDC)雷暴预报模型的最优子集,克服了BDC在因子选择时的缺点。为了建立BDC雷暴最优模型,利用2010—2014年T511数值预报产品和单站观测资料,对漳州、义乌、乐东三站BDC雷暴预报模型进行研究。通过选取适应度函数,提出了BPSO搜索BDC模型最优子集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三站的最优子集模型,并与BDC和逐步判别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4 h的雷暴预报结果中,BPSO-BDC模型的平均TS评分达到了0.697,空报率为0.256,漏报率为0.048,在48 h的雷暴预报结果中,BPSO-BDC模型的平均TS评分达到了0.418,空报率为0.222。BPSO-BDC模型的预报结果明显优于BDC和逐步判别模型。对BPSO-BDC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TS评分都在0.21~0.35之间,变化幅度较小且处于较高水平。说明BPSO-BDC方法预报效果明显优于BDC和逐步判别方法,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基于2014年厦漳泉城市群交通网络数据和调查数据,采用问卷调查确定城内交通时间及交通时间满意度时间阈值,应用凸壳理论划分城际理论小时交通圈,继而利用城内交通时间修正城际理论小时交通圈,生成城际实际小时交通圈,并结合百度地图划分基于交通时间满意度的城内小时交通圈。研究结果表明:①城际理论小时交通圈均超过本市域范围,而厦门、漳州和泉州各城市城际实际小时交通圈面积相较于城际理论小时交通圈大幅缩小,缩小幅度分别为91.7%、82.9%、83.9%,覆盖区域主要为各自市域范围;②受访者城内交通时间为31~61 min;而使用公交车通常需60 min以上到达汽车站、90 min以上到达动车站,处于不满意甚至很不满意的时间阈值内,其中非常不满意占主导地位;③67.71%的受访者对城际交通时间表示很满意或满意,但69.1%受访者对城内交通时间表示很不满意或不满意。厦漳泉城市群城内交通系统有待改善,建议应完善厦漳泉交通网络尤其是城内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05.
科尔沁沙质草地优势多年生植物氮素回收效率的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霖  崔夺  陈静  毛伟  赵学勇 《中国沙漠》2013,33(3):688-695
养分回收是多年生植物重要的适应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植物重新利用体内养分。尤其在养分贫瘠的环境中,养分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竞争和适合度。但是,不同物种和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氮素回收效率具有较高的变异,这对理解不同物种或生活型植物在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科尔沁沙质草地生态系统中39种多年生植物成熟绿叶和枯叶的氮素含量和氮素回收效率,以揭示不同物种或生活型植物氮素回收效率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科尔沁沙质草地优势多年生植物成熟绿叶氮素含量的变化范围在12.2~33.4 mg·g-1,平均值为23.3 mg·g-1;与全国及全球尺度上的研究结果相比,科尔沁沙质草地成熟绿叶氮含量平均值偏高,说明干旱荒漠环境植物叶片平均氮含量相对较高;多年生植物枯叶的氮素含量明显小于成熟绿叶氮素含量,变化范围在6.2~18.8 mg·g-1,平均值为11.3 mg·g-1;多年生植物氮素回收效率的范围在29%至74%之间变化,平均值为50.3%。这说明氮素回收是科尔沁沙质草地生态系统多年生植物重要的养分保留策略之一。另外,沙质草地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氮素回收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固氮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的氮素回收效率显著低于灌木和杂类草植物。这一结果间接说明植物氮素保持能力的分异是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共存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6.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群网化对区域间要素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利用2011年7月对常州市小城镇镇区常住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对调查样本和居民认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累积Logistic模型,分析了居民认知视角下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居民月消费水平、保障房制度、产业发展和集贸市场的健全程度5个因素对小城镇群网化发展影响显著,并反映出市民对小城镇群网化发展具有强烈的主观诉求,但促进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政策供给存在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常州市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常规农用地分等模型因子权重计算存在人为干扰和神经网络模型自身优化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该文综合了BP神经网络非线性权重数据挖掘特性和粒子群的全局优化能力,建立了农用地分等计算的粒子群神经网络混合模型(PSO-BP网络模型),并应用于广东省揭西县农用地分等计算中,发现PSO-BP网络模型能避免定级因子权重确定的人为干扰,同时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8.
张文忠 《地理研究》2004,23(3):423-424
“2 1世纪是大城市、大城市群的世纪。大城市是今天中国‘世界工厂’化的支点,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引擎。中国需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建一个先进的市民社会,以制度的优势来确保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托起2 1世纪中国之大鼎”。这些观点是来自于2 0 0 4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由长期旅居日本的周牧之博士撰写的《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的力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大城市、大城市群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一些国际性大城市不仅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而且也是全球经济、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和跨国公  相似文献   
109.
库鲁克塔格地区二叠纪脉岩群非常发育,主要岩石类型是辉绿岩,并有少量的斜闪煌斑岩、斜长玢岩和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A型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斜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花岗斑岩相似,二者都亏损U、Nb、Ta。斜闪煌斑岩的岩石化学组成属过碱性系列,显著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辉绿岩的岩石化学组成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Cs、Rb、Ba、Th元素丰度变化大,普遍亏损U、Nb、Ta。研究证明,辉绿岩脉的这些地球化学特征都与同化混染作用有关,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的变化还与热液蚀变有关。辉绿岩具有富集型Nd、Sr同位素组成,且变化范围大,是岩浆源区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它们的铅同位素组成属低U(Th)/Pb值的正常铅,主要受混染物控制,并不代表源区特征。库鲁克塔格地区岩石圈地幔Nd、Sr、Pb同位素比塔里木板块西缘岩石圈地幔的富集程度更高,且变化范围大,反映了这两个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演化历史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0.
对喀喇昆仑山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为该区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总结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配合镜下鉴定、矿床地球化学分析,探讨矿床成因类型与成矿作用,分析成矿期后的构造变形,预测矿化体的空间就位,提出找矿方向和找矿思路。大黄山稀土-铌-铁钛多金属矿化带含矿建造沉积环境为近陆滨-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矿化带处于石炭系帕斯群灰岩组(a组)上段(含矿泥质灰岩段)上部,区内延伸大于30km,西段发现2条矿化体(Ⅰ-1、Ⅰ-1),东段发现7条矿化体(Ⅱ-1~Ⅱ-7)。单矿化体一般长170~2000 m,厚度10~32 m,矿化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层控特征明显。矿石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矿化体内含Fe、Al、Ti、LREE、Nb、Ta等多种金属成矿元素。矿床成因类型为近陆滨海相沉积型。矿源为古陆源区红土型风化壳,以沉积物重力流和胶体溶液混合流体形式快速搬运,并在近陆滨岸地带以事件沉积作用快速卸载堆积而成。成矿期后,含矿建造遭受了强烈的构造改造,形成了总体呈NWW向展布的断褶带,带内发育的复式-叠加反"S"型褶皱构造构成了区内最特征的控矿构造样式。该带找矿前景好,找矿潜力大,通过进一步的矿产地质工作,有望在该带实现Fe、Al、Ti,尤其是稀有、稀土元素的重要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