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8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2345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718篇
地质学   4884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饱和土的工程性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岩土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是非饱和土的重要工程性质之一,在参阅了中、外文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无伸缩缝桥梁的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无伸缩缝桥梁的结构特点,提出一个土-结构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无伸缩缝实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并与相应的有伸缩缝桥梁进行比较。文中还计算了主要结构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对该类桥梁力学性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3.
确定结构基底等效输入地震动的简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理论和实例计算分析了土与结构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根据基底等效输入的地震动相对入射地震动的传递函数特点研究出了一种等效输入的方法,该方法比较好地反映了场地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对基底等效输入的影响。为利用刚性基底假设理论来分析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电阻率关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地球物理参数的量化关系是实现工程物探资料量化解释的必然前提。本次工作在分析影响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和电阻率的共同因素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土的粒度成分、含水率、饱和度、密实度与其电阻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耗土的压缩系数、粘聚力、压缩模量与电阻率的关系,得出了一系列的关系曲线及一些拟合公式,并对这些公式的含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5.
唐山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瑞浩  黄建梁 《地震学报》1997,19(4):399-407
系统地分析了唐山地震前后34期的重力测量数据,讨论了地面沉降、采矿和地下水位变化对重力观测的影响.论证了观测资料的可靠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形变测量和测震结果分析了重力变化的物理机制,讨论了这次强烈地震前后重力变化的全过程,演绎出3个特征阶段重力变化的物理机制:① 1971~1975年期间,震区附近区域重力场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它与莫霍界面的上隆有关;② 1975~1976年期间,根据形变、地震波的震源机制解正演的唐山点的重力变化表明,这期间的重力变化主要由震前的蠕滑、膨胀和同震位错引起.重力观测表明,蠕滑和膨胀是发生在震前的;③ 1976年8月以后的重力变化呈恢复趋势,地壳的均衡下沉和引张恢复是这一期间重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6.
王勇 《地震学报》1997,19(4):408-412
研究了两个弹性层覆盖于一个Maxwell半空间模型内膨胀源(Mogi模型)引起的地表形变和重力变化.着重研究了数值计算方法和Maxwell半空间介质流变特性对地表垂直位移和重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xwell半空间介质流变特性对地表垂直位移和重力的空间分布和量级都有影响,尤其当源处于岩石层的地壳以下时,介质流变特性对位移和重力有较大影响;当膨胀和岩浆侵入地壳内时,半空间流变特性的影响较小.并且,地表重力与垂直位移的比值不是常数,而是随时间变化.本文的模型和数值方法,可以用于模拟火山区、地壳隆起区、地震区和地热场等长期地表形变和重力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考虑液固耦联及底板几何非线性与土壤弹性,建立了液-固-土耦合的储液罐翘离分析力学模型。算例表明,恢复力矩与翘离角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分段线性,翘离将使地震响应增大。  相似文献   
108.
对东北输油管道锦县,盖县,海城段的粉土细砂,中砂,粉砂进行了振动液化试验,取得了和类土的τd-logNf曲线,τd/σ′-logNf曲线,为在以上地区进行液化判别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其它的地区相同土质的振动性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9.
根据对压力p与孔隙比 e的关系研究,本文提出了极小孔隙比emin的概念,建立了应力一应变函数,探讨了主尖力-应变函数的几点应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