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5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河中下游水沙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璞 《地理研究》1989,8(2):74-81
本文论述由于黄河上游清水区水资源的优先开发,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增长,而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支流治理的减沙作用不甚明显,龙羊峡水库投入运用后,汛期进入河口镇的水量大幅度减少,使汛期进入黄河下游的基流减小含沙量增加,高含沙洪水出现的机会增多.面临水少沙多的不利情况,应加强宽浅河道的改造及利用窄深河道输送高含沙水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
近60年来汾河入黄河水沙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汾河河津站1950~2005年的实测径流和输沙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汾河入黄河的水沙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入黄河水沙量年际波动较大,呈明显减少趋势,且输沙减少的趋势性要强于径流;径流与输沙发生重要突变的时间都是1980年,说明径流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输沙量的变化.降水量的减少是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但二者的变化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1980年以后,降水对径流的影响有所减弱,在其他自然条件(如蒸发)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人类活动是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根据理论分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1961~1980年的累积减沙量为108 610×104 t,平均每年减少5 430.50×104 t, 1981~2005年的累积减沙量为93 324×104 t,平均每年减少3 732.96×104 t.  相似文献   
93.
中国江河水沙变化趋势与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选定中国主要河流的代表水文站,分析了中国主要河流代表站总径流量和总输沙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国主要河流代表站总径流量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增加或减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090亿m3;年总输沙量在1960年前变化不大,1960年后逐渐减小,从20世纪50年代的26.43亿t减小至2001~2008年间的5.95亿t;平均含沙量则从50年代的1.74kg/m3减至2001~2008年间的0.46kg/m3。中国南方主要河流和主要内陆河流的代表站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北方河流代表站径流量除淮河、松花江外,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中国各主要河流代表站年输沙量除塔里木河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北方河流的减小幅度较大。影响中国主要河流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分为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流域降雨量变化和流域下垫面条件;人类活动因素包括水土保持措施、水库工程、流域调水调沙及引水引沙、河道采砂等。  相似文献   
94.
长江武汉段位于长江中游 ,贯穿整个武汉市 ,其近年来的河道变化及来水、来沙情况不仅反映了长江自身的演化规律 ,而且对判断一些大型人为工程兴建以来的河流响应及环境变迁有重要意义。1 天兴洲变迁分析天兴洲是长江武汉段的一个江心洲。它的堆积成因使其对长江武汉段的来水、来沙变化特别敏感 ,因而天兴洲在形态和位置上的变化能较好的反映该段河道沉积特征。在纵向上 ,1970年与 195 9年相比 ,洲头、洲尾各淤长约 1.5m ;1980年与 1970年相比 ,洲头明显上提约 2km ,洲尾变动较小 ,同时洲身又略有加宽 ;1993年与 1980年相比 ,天兴洲整体…  相似文献   
95.
郭鹏  陈晓玲  刘影 《湖泊科学》2006,18(5):458-463
对鄱阳湖流域三个主要控制站湖口、外洲和梅港多年(1955-2001年)水沙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滑动平均法,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线性回归检验方法对三个测站的水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泥沙出湖集中于长江大汛前的2-6月,在长江7-9月大汛期间,会出现长江泥沙倒灌鄱阳湖的情况.湖口站近期(1990-2001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幅都非常大,同上世纪80年代相比,年均径流量增加255.3×10~8 m~3.年均减少沙量0.29×10~8 t;外洲站近期的输沙量明显减少,沙量分别为70年代前、70年代、80年代的49.6%、48.7%和52.3%;梅港站径流量略微增加沙量无明显变化趋势.从入湖径流来看,赣江和信江占52.4%,入湖泥沙量占了76.0%以上.从赣江和信江水沙总体变化趋势来看,赣江径流量变化趋势不明显,而输沙量具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信江径流量增加趋势明显,输沙量基本无明显趋势.鄱阳湖流域水沙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流域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极大地影响了流域水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6.
水沙过程变化下洞庭湖区的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保  张磊  王建  余果  帅红  常疆 《热带地理》2012,32(1):16-21,31
依据1951-2009年实测水文数据及多年实地考察资料,对比分析水沙过程变化对洞庭湖区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沙过程对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具有多方面的生态支撑作用,水沙动态是洞庭湖生态系统的控制性变量;(2)泥沙的不断淤积,使各类植被洲滩发育与扩展,导致湖面缩小及调蓄功能减弱和天然捕捞鱼场减少;(3)各类植被洲滩相继出露和湖水位涨落交替过程,不但维系着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及迁移的延续,还支撑着钉螺(血吸虫的中间宿主)的孳生和繁衍;(4)入湖水沙量的逐期减少,削弱了水域环境的净化能力,“四  相似文献   
97.
98.
河网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的河网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推导提出了河网泥沙方程组的分级解法,提出了适用于河网计算的汊点分沙模式,分析和对比了多种分沙模式的适用性,对河网区域中可蓄水汊点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采用汉江杜家台分蓄洪区的资料作了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
复杂河网水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节点水沙平衡和能量衔接条件,在单一河道水沙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以适用于一般河网体系水沙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荆江-洞庭湖的相关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对荆江-洞庭湖区域复杂边界条件的处理是合适的,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0.
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沙形式复杂,河口的同步水沙分配特征对研究河口水沙输运以及泄洪排放路径的理解至关重要。分别于2016年12月枯季大小潮与2017年7月洪季大小潮,通过4个航次对珠江三角洲16个站位进行了同步水文观测。观测结果显示,洪枯季西江都为珠江三角洲水沙的主要来源,网河区流量输送存在3条通道,最终经由磨刀门(枯季26%,洪季33%)、洪奇沥(枯季18%,洪季20%)、虎门(枯季20%,洪季16%)三口门入海,三口门枯季总流量占八大口门的64%,洪季占69%。泥沙输运存在2条主要通道,最终经由磨刀门(枯季34%,洪季43%)与洪奇沥(枯季16%,洪季26%)入海,两口门枯、洪季泥沙量约占八大口门的50%、69%。16站位流量与输沙率季节性差异显著,网河区流量季节性差异北江大于西江大于东江,八大口门季节性差异由中间口门向两侧口门递减;网河区输沙率季节性差异西江大于东江大于北江,八大口门季节性差异也由中间口门向两侧口门递减,含沙量的季节变化与输沙率相似,受潮流作用影响,洪枯季大潮含沙量一般大于小潮含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