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307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泥质烃源岩密度分级分离与有机碳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东营凹陷第三系11 块泥质烃源岩样品,粉碎后按小于1.6 g/cm3,1.6~2.2 g/cm3 和大于2.2 g/cm3 的密度,分离成1,2,3 三个组分,希望可以把烃源岩中游离的有机质、无机矿物与有机黏土复合体分别提取出来。对各组分进行质量、有机碳及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不同密度组分中有机质赋存形式及有机碳分配方式的差异性。密度分组后各组分的质量、有机碳量回收率基本上达到100%,表明密度分离方法可信,且对烃源岩的破坏较弱。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1 组分中存在大量的生物碎屑有机质,经盐酸处理后,有机质颗粒表面干净,而2,3 组分中只见有大量的矿物颗粒,但能谱分析显示了C 元素的存在。这些特征表明1 组分为生物碎屑有机质,而2,3 组分中有机质与无机矿物相混合。有机碳分析表明,1 组分有机碳含量平均高达14.24%,但其仅占全岩有机碳量的1.11%;2,3 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26%,2.77%,两者占全岩有机碳量的90% 以上。由此看来与无机矿物相结合是烃源岩中有机质较为重要的赋存方式,这部分有机质对全岩生烃量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2.
埃达克质岩石是高Na、Al和Sr、低Y和HREE以及Nb、Ta亏损的钠质花岗质岩石,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TTG)是早期(太古宙)大陆壳主要组分,成分与埃达克质岩石相似,这些成分独特的岩石总体上认为是俯冲洋壳、下地壳和拆沉的下地壳中变质玄武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文中综述我们近年来在变质玄武岩体系相平衡和矿物-熔体微量元素分配实验研究成果:相平衡实验和熔体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变质玄武岩部分熔融过程中金红石是导致TTG/埃达克岩浆Nb、Ta亏损的必要残留矿物,从而否定了前人“TTG由无金红石的角闪岩熔融产生”的观点;证实金红石仅仅在压力1.5GPa以上才能稳定存在,从而限定TTG/埃达克岩熔体必定产生在大约50km以上,表明TTG/埃达克岩是在相对较深的含金红石榴辉岩相条件下熔融产生的。矿物(石榴子石、角闪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熔体微量元素分配系数测定和部分熔融模拟结果进一步限定俯冲洋壳和下地壳起源的TTG/埃达克岩浆由含金红石角闪榴辉岩熔融产生,而拆沉下地壳起源的埃达克岩浆的产生要求软流圈地幔高温,由无水或含有少量含水矿物的榴辉岩熔融产生。  相似文献   
153.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繁殖分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不同始植年代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Eragrostis poaeoides)的繁殖分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种群水平还是在个体水平上,都反映出:(1) 在不同的始植年代,个体大小与繁殖体大小均不相同,其排列顺序依次为1956年样地 > 1964年样地 > 1981年样地 > 1987年样地;(2) 在不同始植年代下小画眉草有性繁殖分配的大小存在差异,有的甚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小画眉草有性繁殖分配的大小与沙面固定的长短有关(大小依次排序:1956年样地 > 1964年样地 > 1981年样地 > 1987年样地),1956年固沙区小画眉草用于繁殖的投资比例达到(70.17±6.24)%,远高于1987年固沙区的(59.18±8.75)%。(3)地上营养器官生物量、茎重、叶片数和叶重在四个年代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些指标既受固沙时间长短的影响,也可能受其他因素的控制。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随着沙面固定时间的延长,一年生植物生存的环境相对好转,一年生植物把更多的资源和能量用于繁殖,增加其种群规模;沙丘固定时间相对短的,一年生植物将把更多的资源和能量用于营养生长,以抵御不利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54.
155.
宁夏固原地区山坡地的水分再分配与退耕还林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凡  钟军 《中国沙漠》2002,22(2):184-186
宁夏固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进行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时,应根据土壤的物理特性和山坡地水分再分配的特点,在山顶和山坡,建立以灌木和草类植物为主组成的人工植被;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沟谷地带,适量建立一定面积以乔木为主的植被。  相似文献   
156.
结合现代火山岛弧资料的模拟,受孕地幔熔融模型的应用成果可概括以下几点,与活动陆缘之弧后盆地伴生的洋内弧主要派生自员的受孕的大洋中脊玄武岩地幔(fertile MORBmantle,简称FMM),它在早期熔融事件中已丢失了3%的熔体;亏损发生在尖晶石二辉橄榄央霜中以持把它与弧后盆地熔融事件相联系的模型,与弧后盆地不伴生的大洋岛弧主要派生自FMM,不过富集岩浆源在局部可能起重要作用,内陆弧一般激生自富集地幔,可能是因为有陆下岩石圈混入,在薄层地壳上的洋内弧中,熔融程度可能很高(约25%~30%),而在岩石圈较厚的地区熔融量则减至15%或更少,挥发分加入到地幔中诱发的熔融约占10%,余者则是由减压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7.
鹿井铀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水-岩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模拟的思路和NETPATH2.0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软件,以华南鹿井铀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矿物包裹体分析资料为基础,对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结果表明,NETPATH2.0所产生的溶液描述模型提供了比流体包裹体丰富得多的资料和信息,而溶液分配模型则计算出了每种元素(尤其是成矿元素)的若干种存在形式及每种形式的相对重要性。模拟所得到的地球化学模型揭示了矿床内主要相态在成矿流体不同演化阶段的质量迁移情况,为全面理解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8.
陈小红 《热带地理》2000,20(1):22-26
通过对60年代和90年代珠江三角洲河网典型汊河泥沙分配变化的对比分析,认为(1)珠江河口区的泥沙主要来自陆相径流挟带的下行泥沙和随潮流挟带的上溯泥沙,其中径流及其挟带的泥沙是现代珠江三角洲建造过程中的基本动力和物质,起着主导作用,而珠江河口区由径流挟带的悬移质泥沙又主要来自西江。(2)西北江干沙处于逐年淤积的总趋势,其中河流段冲淤变化不大,过渡段有冲有淤,以淤为主,潮流段由是普遍淤积。(4)海平面  相似文献   
159.
大亚湾不同介质中137Cs和90Sr的含量及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山  周彩芸 《台湾海峡》2000,19(3):261-268
分别用HPGeγ谱方法和放化分离β计数方法测量了大亚湾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样品的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和^90Sr。计算了海洋生物对^137Cs和^90Sr的浓集因子及其在沉积物和海水中的分配系数,对^137Cs和^90Sr的含量水平,^137Cs和^90Sr及其与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关性,海洋生物对^137Cs和^90Sr的浓集,以及^137Cs和^90Sr的地球化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0.
以线性粘滞阻尼器加固剪切型规则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原理提出阻尼系数正比于层间位移(α+1)次方的分配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使得中震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允许值,以满足"中震不坏"的设计目标,同时令附加总阻尼系数最小,满足经济性要求.以12层规则框架为例,分别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