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04篇 |
免费 | 2327篇 |
国内免费 | 31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54篇 |
大气科学 | 809篇 |
地球物理 | 1121篇 |
地质学 | 11042篇 |
海洋学 | 2765篇 |
天文学 | 42篇 |
综合类 | 5010篇 |
自然地理 | 39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6篇 |
2023年 | 459篇 |
2022年 | 579篇 |
2021年 | 619篇 |
2020年 | 459篇 |
2019年 | 542篇 |
2018年 | 377篇 |
2017年 | 420篇 |
2016年 | 458篇 |
2015年 | 616篇 |
2014年 | 1589篇 |
2013年 | 1048篇 |
2012年 | 1415篇 |
2011年 | 1533篇 |
2010年 | 1425篇 |
2009年 | 1576篇 |
2008年 | 1443篇 |
2007年 | 1154篇 |
2006年 | 1486篇 |
2005年 | 1270篇 |
2004年 | 932篇 |
2003年 | 893篇 |
2002年 | 890篇 |
2001年 | 767篇 |
2000年 | 628篇 |
1999年 | 518篇 |
1998年 | 470篇 |
1997年 | 480篇 |
1996年 | 404篇 |
1995年 | 382篇 |
1994年 | 366篇 |
1993年 | 352篇 |
1992年 | 365篇 |
1991年 | 397篇 |
1990年 | 365篇 |
1989年 | 207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46年 | 3篇 |
1933年 | 2篇 |
192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是中国南大洋调查研究的传统优势海域与重点区域。围绕夏季表层水、冬季水、陆架水、绕极深层水、南极底层水、普里兹湾底层水、冰架水等研究海区主要水团的特征和分布,总结了前人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基于调查资料开展的水团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研究表明,前人在对陆架水的示性指标界定上,将陆架水是否区分为高盐陆架水和低盐陆架水存在较大争议,在高盐陆架水和普里兹湾底层水的定义上存在重叠;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绕极深层水向南可以伸展到普里兹湾的陆架区域,也没有发现在普里兹湾附近海域生成南极底层水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0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后对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用水结构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回顾了河南省平原区以往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并通过收集、统计2008—2018年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的监测成果,基于ArcGIS软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变化进行量化分区;结合降水量、地下水资源量、供水量等资料对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用水结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至2008年,河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整体逐渐增加;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资源量随降水量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供水后,2015—2018年平均地下水供水量在地下水资源量中的占比较2008—2014年减少9.55%;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有所回升,且主要体现在埋深 > 8~12 m范围向埋深 > 4~8 m及≤4 m范围的转变,埋深 > 12~16 m及 > 16~20 m范围在受水前后基本保持不变,埋深 > 20 m的区域范围有所减少;2008—2014年各监测点分布县区的浅层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2015—2018年供水期间有2/3以上县区浅层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农林渔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占比在供水后均有所减小,城乡生活、环境综合用水占比增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恢复及缓解供水矛盾问题等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氦气作为重要的稀有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调查研究程度较低,资源状况不清,富集规律不明。为了认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前景,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主要盆地氦气资源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结合对松辽、铁法等盆地天然气田含氦情况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东北地区氦气富集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认为,东北地区氦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辽河盆地、铁法盆地等重点盆地,氦气载体类型主要有烃类、二氧化碳和地层水等,氦气成因类型为壳–幔混合型;东北地区广泛发育的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提供了丰富的氦气来源,深大断裂的发育为氦气的运移聚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良好的保存条件有利于氦气的富集与成藏。 相似文献
104.
生物气CO2还原途径中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历史中,CO2/H2还原产甲烷作用对生物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主要为CO2/H2还原型生物气。笔者以CO2/H2还原生气理论为指导,进行不同初始碳同位素值和不同赋存状态碳源的生物模拟实验,研究CO2/H2还原产气过程中发生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中δ13CH4值与底物的δ13C值呈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在反应母质过量的情况下,碳源的赋存状态可以影响产物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以游离形式CO2还原产生的甲烷δ13C值,相对于以HCO3-、CO23-离子形式产生的甲烷δ13C值轻。通过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田实例分析,探讨了该区生物气的主要底物CO2的来源及赋存状态,对评价盆地生物气资源和有利勘探区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仅1.57亩,这些年耕地面积又急剧减少,全国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用地还存在严重的粗放经营现象。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6.
巩义市是个连续九届跻身全国百强、综合实力连续15年位居河南省县(市)首位的工业大市(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86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34家,上市企业6家,是全国中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最多的县(市)。但巩义市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全市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80.5万,耕地面积仅63万亩,且多为丘陵和山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势头,巩义市是如何处理发展与用地之间矛盾的呢?他们的办法是:造地、挤地、找地、节地。 相似文献
107.
露和植物吐水的区分与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露和植物吐水的各自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两者区分与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国家矿山公园的建立主要是针对资源枯竭型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心得思路。论文从矿山景观资源的类型分析入手,探讨大冶铁矿的公园景观资源,针对大冶铁矿景观资源特点,提出应用途径,为大冶铁矿黄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提供开发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9.
LI Chunxi FU Shuixing ZHANG Shoulin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for Mineral Resources Beijing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4,78(2):558-561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f geology,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and remote sensing, the GIS of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is used to evaluate Cu, W and Au mineral resources in Northern Qilian, China. As the GIS evaluation system works out in the thinking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ts functions include file management, graph edition, database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inquiry and comprehensive spatial analysis as well as prospecting target prognosis. Accordingly, the GIS evaluation system can be used directly and conveniently for inquiry and analysis of visual graphs or images. 相似文献
110.
0302号(鲸鱼)台风降水和水粒子空间分布的三维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由于缺乏关于台风结构信息的高分辨率资料,即探测台风云系内部结构特征的技术限制,造成了进一步理解台风的动力传送特征的困难.作者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的测雨雷达(PR,Precipitation Radar)和TRMM微波图像仪(TMI,TRMM Microwave Imager)资料详细研究了"鲸鱼"台风(0302号)于2003年4月16日1105 UTC的降水和降水云系中各种水粒子的三维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该时刻:(1)台风降水中大部分区域为层性降水(占总降水面积的85.5%),对流性降水占总降水面积的13.1%,但对流性降水的贡献却达到41.8%,所以,虽然对流性降水所占面积比例很少,但是它对总降水量的贡献却很大.(2)60%降水主要集中在距离台风中心100 km以内的区域,约占总降水量的60%.(3)各种水粒子含量随着与台风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降水云系中水粒子最大含量出现高度与水粒子的种类和与台风中心的距离有关.最后,分析了台风降水和降水云系中三维分布的成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