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砂土管涌机理的细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雄  周健  张刚 《岩土力学》2009,30(6):1604-1610
利用显微摄像可视化跟踪技术、数字信息计算机实时处理技术,结合数字图像识别分析手段,对砂土管涌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记录,从细观角度揭示渗流过程中系统几何特性和水力特性的复杂变化。得到水头,水力梯度,颗粒位移场和孔隙率等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整个渗流过程中加压速率对管涌发展的影响,颗粒的运动特点,颗粒流失的分布特点以及渗漏通道的贯穿进行分析,揭示水土相互作用贯穿于管涌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2.
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具有典型的水土利用方式,于2014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基于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本文分析了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历史与发展、结构与特征、以及功能与价值。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传统农业技术和文化、以及独特水土利用方式形成的优美景观,并对当地农民的生计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这一宝贵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和挑战。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为其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另外一方面也为我国及世界上的类似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2000 年的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以及水文水资源数据为基础, 综合运用Binary Logistic、CLUE-S模型以及SPSS19.0 统计分析软件, 测评了咸阳黄土台塬区水土资源在数量和空间上的配置, 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咸阳台塬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图谱。分析发现:①从水土数量优化配置的结果可知, 耕地、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地面积减少, 而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则有增加的趋势;②从面向生态的角度出发, 黄土台塬区的水土优化配置结果反映了台塬区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 台塬区的生态效益由2000 年的1.5313 亿元增加到2020 年的1.5445 亿元;而台塬区的土地经济收益则由2000 年的68.4901 亿元增加到2020 年的71.9021 亿元;③从水土空间优化配置的结果可以看出, 咸阳台塬区建设用地在过去10 年以及未来10 年变化极为明显, 建设用地主要在原有建设用地周边进行拓展, 其中, 建设用地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咸阳市的秦都区以及三原县。  相似文献   
104.
煤炭开发引起水土环境演化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矿业开发引起水土环境演化基础上,探讨了产生水土环境演化的形成机制,进而对调控水土环境的技术途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进行了研究.尤其阐述了近年来研制和开发的一些有效的新技术,如两段接触生物氧化净化技术、地学-生态工程学技术和沙地净化技术处理矿山废水,利用矸石无复土微生物快速复垦技术、生态农业复垦技术和泥浆泵复垦技术.通过研究认为,今后应继续加强和完善已有新技术,进一步找到经济、可靠的技术集成,以有效地保护矿山水土环境,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5.
为有效支撑健康中国行动,我国正在探索开展健康地质调查,但受制于对健康地质概念的理解,统一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还未形成,制约了此项工作在全国的推广。采用文献研究、定性分析及对比分析等方法,综述了国内外水土质量调查评价与地方病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关注了在中国分布较广、影响较大的氟中毒、砷中毒、甲状腺肿(包括克汀病)、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地方病的研究思路与最新进展。研究认为:健康地质调查与传统地质调查的最大区别是以影响人群健康的水土质量为核心指标,加强水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和地下水流系统的运用,强化分析元素物质在岩-土-水-气-生地球表层圈层的迁移转化及暴露途径,坚持地球系统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岩水土气生等多要素系统监测与单因素优势观测相结合、地质环境与人群健康指标调查监测相结合、区域全面调查与典型案列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健康地质调查、监测、评价、区划、智慧服务等工作任务,部署开展保障安全供水、提供健康饮水、开发优质水和圈定劣质地块、开发优质耕地、规划有益元素产业园等核心内容,按照区域面上控制、流域精细刻画、村镇监测重点解剖、点上工程示范探索4个尺度,系统开展水土质量本底调查、资源属性分析和社会价值评估,构建水土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概念框架,筛选人群健康关键因素的管控阈值,从而满足人群对安全、公平、幸福、文化、可持续等健康需求。研究成果明确了当前健康地质调查的核心任务与主要方向,可为这一尚处于探索阶段工作的推广部署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6.
通过研究陕西渭北旱腰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现状,梳理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研究区矿山生态修复的水资源和土资源条件,建议在研究区采用植被功能优化技术、历史人文景观功能融合提升技术、硬岩边坡修复技术以及生产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协同治理技术,推进研究区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07.
拯救森林     
袁立明 《地球》2011,(4):128-130
2011年是国际森林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承载生命的摇篮,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洪涝灾害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森林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4):I0002-I0004
第1期(2011年3月30日出版)[1]本刊编委会.卷首寄语[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I[2]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接受本刊专访.水土环境质量保护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1-7.[3]苏小四.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学术成就概要[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封2,扉页1.[4]温晓华,何中发,张琢.上海市土地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及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控[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8-13.  相似文献   
109.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1-7
2011年2月28日,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寒梅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焦珣博士,专程赴南京拜访了正在南京出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林学钰教授,并围绕水土环境及其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等话题进行了专题访谈。林院士对上海的城市地质及国土资源科研工作一直高度关注和充满感情,深情地回忆起与上海同行的愉快合作经历,对许多曾共事过的老同志记忆犹新,对给予的关心真诚致谢。林院士对本刊的采访要求给予了热情支持,还让我们不必专程去长春而借自己南京公务之机进行访谈;采访当日又不顾旅途劳顿和刚参加完学术活动,未及休息,还诙谐地说赶来"面试",与我们畅叙近三个小时;事后又特地挤出时间,亲自审阅访谈文字稿,并作详尽细致修订。林院士的睿智博学、严谨治学、儒雅谦和使我们深为感佩!林院士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及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发表了富有启发性、建设性与指导性的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强调必须加强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重视水与土的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污染防治与修复,将其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呼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予以有效保障和落实。林院士还为本刊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0.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区和中下游沿黑河干流河床附近的潜水位埋深较浅,是维系地表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中游高台附近潜水位存在每年双峰值的变化,较之下游额济纳绿洲潜水位每年单峰值的变化更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在包气带剖面中,同一时刻水土势、含水量、含盐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采样点包气带土壤中易溶离子含量相对较低,全盐量小于5%,中游采样点土壤中以HCO3-为主,下游以SO24-为主,由SO24-、C1-和Na 、Ca2 组成的盐类构成了包气带土壤中的主要盐分.土壤中易溶离子含量自地表至潜水面之间随深度总体上呈减小趋势.植被的根系分布对包气带土壤含水量、水土势和易溶离子含量随深度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植物根系发育带的土壤中含水量、水土势和易溶离子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