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3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篇 |
大气科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8篇 |
地质学 | 107篇 |
海洋学 | 4篇 |
综合类 | 31篇 |
自然地理 | 12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92.
293.
294.
江西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具有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的特点。通过对其地质构造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地质灾害是人为因素与地质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乱砍乱伐、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是加速加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因。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生态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生态农业、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的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295.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珂珊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12(2):25-31
阐述水土流失的基本概况、主要原因及其严重危害,提出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96.
沂源县大张庄镇牛栏峪村地处淄博市沂源县南部,沂蒙山区西部,汶河发源地,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区。该村人均耕地少,基础设施差,为破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难题,沂源县国土资源局从业务工作特点出发,积极为该村争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共筹措资金306万元,全部用于完善该村农田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通过整理,把该村建成梯田规整、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基础设施完备、整体功能较强、水土保持效果良好的标准化梯田,为农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相似文献
297.
嘉陵江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嘉陵江的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年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径流的效应。以1956-1980年作为人类活动较弱的“基准期”,而以1981-2000年为人类活动较强的“措施期”,分别给出了回归方程。计算表明,降水减少导致的年减水量占年平均总减水量的84.3%,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导致的年减水量占年平均总减水量的15.7%。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影响是依赖于年降水量的,降水偏少年减水量较大,降水偏多年减水量较小,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年径流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计算表明,这一临界年降水量为1 000 mm。年径流系数的变化和年径流量的变化相似,1980年以前无趋势性变化,1980年后有减小的趋势。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系数的影响同样是依赖于年降水量的,降水偏少年径流系数的减小较显著,降水偏多年径流系数的减小不明显,甚至还可能增大。 相似文献
298.
长江上游山区聚落与水土保持的耦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理学、生态学和物理学的理论,从全新的角度对长江上游山区聚落形成的环境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山区聚落与水土保持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1.山区聚落场所地处山体的自然截流部位,山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人类聚落对山地坡面过程中水、土资源截流效果的指示器,截留的规模决定聚落规模;2.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完整的截流或节流体系,水土保持的本质就是对山地坡面过程截留;3.通过水土保持,人类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因此,水土保持是山区聚落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是链接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纽带,沟通人文聚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桥梁。 相似文献
299.
300.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思考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金沙江下游沿岸海1300m(阴坡)-1600m阳坡)为干热河谷,根据其环境特点、人工造林成功率低的事实例,分析指出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自然植被恢复应以稀树灌草为主体,因地制宜提出了植被恢复的四个主要途径;(1)建立水土保持人工生态经济林,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2)封山育草,防治坡面侵蚀;(3)加强沟谷灌草建设,防治沟谷侵蚀;(4)城镇工矿人工生态林草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