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滇东北山区坡耕地5种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等高带状耕作、地埂、生物防冲带-绿肥、生物防冲带-苹果、水平梯地(梯田)对土壤流失量的控制作用建立试验小区并进行连续3年实测,得到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P值,为建立坡耕地水土流失方程、进行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制定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2.
本文针对采煤迹地土体渗透性强、稳定性差等力学问题和生态污染问题,在矸石山表层依次设计了隔水层、改良层和抑制蒸发层,提出“2+1”新土体分层构建技术。该技术在采煤迹地构建新土体的基础上,考虑土壤粒度、湿度、重度、构度四个力学和物理特性。新土体的构建需要在参考化学组成的同时,也要考虑生物因素和干旱区环境的影响,以及土体渗透系数、含水率、密实度、温度和水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隔水层选取当地黏粒含量高的黄土、砒砂岩为原料,设计厚度为20 cm。改良层用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为原料,考虑旱区植被特点、土壤密实度、土体化学成分,最终设计厚度为60 cm,改良层是采煤迹地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核心部分。抑制蒸发层用砾石、秸秆、草方格等抑制水分蒸发的材料进行设计,区域试验表明,砾石和草方格能较好抑制水蒸发,同时也验证了“2+1”新土体分层构建的合理性。最终效果为保障中国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徐明晗 《地下水》2022,(3):251-254
为检测不同植被类型对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效果,选择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ENVI与ArcGIS软件设计不同植物措施应用下的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评估方法。划定研究区域内五种植被类型,实验结果显示:在水源涵养功能评估中,五种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以及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的排序由大到小为草地、灌木草地、林地、林地与灌木混合区域、耕地。在土壤水分保持功能的评估中,耕地的土壤潜在侵蚀量与实际侵蚀量远大于其它四种植被类型,剩余四种植被中灌木>灌木与林地混合区域>林地>草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的排序中,耕地远小于其他植被类型,其余排序分别为草地>林地>林地与灌木混合区域>灌木。由此可见,五种植被类型中,草地对水土保持功能的作用效果最强,耕地最差。  相似文献   
124.
0引言平邑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总面积1825km2,其中山地丘陵占85%,辖16个乡镇,738个行政村,99万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花岗石之乡”、“中国石材之乡”,是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水土保持先进县。平邑县现有耕地68466.67hm2,比1978年减少近2866.67hm2。耕地减  相似文献   
125.
水土流失的地质背景与水土保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6.
江苏沿海滩涂水土保持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沿海滩涂北起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口,大陆岸线全长954km。其中淤泥质淤长型海岸约532 km。全省现有海涂面积65.3hm2,占全国海涂面积的1/4,其中已围滩涂面积23.3万hm2,尤其是1996年~2000年间新围3.4万hm2,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伴随着围垦建设速度的加快,水土流失现象也日趋严重。一些垦区新建的配套工程被破坏,河道被淤塞,新筑的海堤、新建的水产养殖池堆被侵蚀,新垦的良田沟渠被毁等。实践证明,滩涂新垦区的资源开发只有采取生物措施、水利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治理开发和保护增值相结合,开发项目才能持久发…  相似文献   
127.
水土保持地区人类活动对汛期径流影响的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活动对于流域水文要素时变过程的影响显著,确定人类活动影响下水文要素时序的显著转折点、选出相对"天然"的序列,对于开展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延河流域为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推估获取人类活动影响下汛期径流时序的显著转折点,以显著转折点前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对比分析汛期径流量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其差值即为人类活动对汛期径流的影响程度。较之传统研究方法,本文以汛期水文数据取代年均数据,以汛期降水径流综合系数代替年径流系数,从而减弱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径流变化幅度巨大的干扰影响。结果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1970年为人类活动下延河流域径流时序的显著转折点,1970年以后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的影响更显著,1981年达到最大值,为72.04%。20世纪70、80年代人类活动对延河汛期径流量的影响一直处于负面减流状态。人为因素是延河径流量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28.
基于WebGIS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WebGIS的概念及其软件特点,分析了ArcIMS的体系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例,通过利用GIS及其相关技术,特别是WebGIS技术(ArcIMS、ArcSDE)的应用,建立了一个基于WebGIS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电子地图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29.
西藏自治区特殊的高寒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具有高度敏感性,定量评估系列政策实施下西藏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对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西藏生态政策和空间规划的调整完善。本研究基于西藏198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1992—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强度的变化;并结合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空间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对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变化所反映的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西藏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1980—2015年,西藏新增居民点用地212.06 km2,减少居民点用地44.99 km2,其中,新增居民点用地中62%为城镇用地,减少的居民点用地中95.88%为农村居民点;居民点用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藏南河谷区;② 自治区内居民点用地扩张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夜间灯光强度增加,“一江两河”流域土地整治工程和农牧民安居工程等促进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区内部分乡镇因进城务工和易地扶贫搬迁造成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的下降;③ 西藏2015年防风固沙服务较1990年有整体增强趋势,水土保持服务除藏东高山峡谷区外均有大幅度退化趋势;④ 对居民点用地进行的还林、还草整治工程等人类活动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的恢复;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极易导致水土保持服务的退化,“一江两河”流域体现最为明显。研究能为西藏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与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是提高公民水土保持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中学生开展水土保持教育十分必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和高中地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将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水土保持知识归纳为三种类型:水土资源的重要性;水土流失的规律、分布和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本文总结了水土保持知识的内容指向性及其在教科书中的呈现形式,从数量分布、内容结构和课程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学地理教材中水土保持知识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水土保持知识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