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37篇 |
免费 | 863篇 |
国内免费 | 7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9篇 |
大气科学 | 341篇 |
地球物理 | 576篇 |
地质学 | 2159篇 |
海洋学 | 846篇 |
天文学 | 98篇 |
综合类 | 225篇 |
自然地理 | 2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62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162篇 |
2019年 | 165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41篇 |
2015年 | 170篇 |
2014年 | 212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221篇 |
2011年 | 205篇 |
2010年 | 181篇 |
2009年 | 172篇 |
2008年 | 212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74篇 |
2005年 | 154篇 |
2004年 | 140篇 |
2003年 | 141篇 |
2002年 | 157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87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4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4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现代夏季风系统导致了南海西南部(越南岸外)上升流的发育,但浮游有孔虫对夏季上升流的响应如何尚缺乏实测资料,这不利于准确地利用有孔虫来重建古上升流的活动进而反演过去夏季风的强度变化。本研究利用2014年4月14日至11月1日布放于南海西南部夏季上升流区的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材料,详细鉴定并定量统计了其所含浮游有孔虫类型。通过分析样品中浮游有孔虫各属种的通量和百分含量变化,结合区域气候环境资料,探讨南海西南部夏季上升流区浮游有孔虫对夏季风的响应,为古上升流与夏季风研究提供现代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是控制上升流区浮游有孔虫通量变化的首要因素,喜营养种在上升流发育期增多而寡营养种含量下降。因此高表层生产力指示种,如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可能是追溯南海西南部夏季上升流变化最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822.
823.
贵州南部“半边街式”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南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汞、锑资源分布区。2000年由于产于上泥盆统中铅锌矿的陆续发现,贵州省地矿局启动了以铅锌资源评价和成矿规律研究为主的地质工作,目标是总结铅锌矿产出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通过三年的研究认为,该区处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带和右江造山带交汇部位,受晚古生代初期发生的陆内裂谷活动影响,产生了一个与桂中台陷相连的大型沉积凹陷区—黔南台陷沉积区,形成了巨厚碳酸盐和碎屑岩沉积,产生了与裂陷盆地边缘同沉积断层活动有关的低温成矿作用,造成了在晚泥盆纪以前的地层中汞、锑、砷、金、铅锌等矿床沿同沉积断层密集分布。本文通过矿床特征总结和矿床成因探讨,建立了准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模式,旨在为该区寻找这类矿床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24.
825.
介绍了止水帷幕在北京恒润中心工程基坑开挖中的应用,对止水帷幕的设计以及三重管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26.
827.
一、问题的提出砂金矿床大都是分布在河床、河谷阶地、湖滨等地带,地层多由亚砂土、砂和砂砾石等组成,在砾石层中往往含有大小不等、成份复杂的漂卵砾石,在砂矿钻探中必须穿过这类复杂层位;并钻至基岩一定深度而终孔。其中钻孔要穿过漂、卵石则是一大难关,往往在钻进中被迫停钻,不得不另打新孔,有时一处要打几个才能成孔一个,甚至一个也成不了,其结果不但影响一个矿区的普查勘探速度,增加勘探成本,而且也影响了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地质报告的质量。所以,在砂矿普查勘探中,对穿过漂、卵砾石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砂矿钻探工作者不易解决的难题,如 相似文献
828.
829.
东坪式金矿床产于华北地台北缘金矿成矿带的冀西北金矿集中区,构造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深大断裂-尚义-赤城断裂的南侧。金矿床产于泥盆纪早期(386~410Ma)水泉沟正长岩杂岩体内及接触带附近,矿体分布受脆-韧性剪切断裂构造的制约。金矿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的特点,成矿时代为燕山期(156~203Ma)。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石英网脉+脉旁钾硅化蚀变岩型和钾硅化蚀变岩型,具有典型的碱性岩金矿的金-碲组合,(含)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碲金矿和碲金银矿。流体包裹体的H、O及He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以大气降水主的混合热液流体并可能存在深源流体的参与。矿床的S、Pb、Sr和Si同位素组成表明,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正长岩杂岩体,部分源于太古宙桑千群变质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因此,东坪式金矿是由燕山期伸展构造环境下热液流体在上涌地幔及岩浆活动的热驱动下对泥盆纪早期形成的正长岩交代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