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4篇 |
免费 | 417篇 |
国内免费 | 6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7篇 |
大气科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359篇 |
地质学 | 2006篇 |
海洋学 | 131篇 |
综合类 | 124篇 |
自然地理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26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123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水力式土壤蒸发器的适应性改进及初步试验顾承志,刘圣保(安徽省水文总站淠史杭蒸发试验站)水力式土壤蒸发器是目前研究陆面蒸发的较好仪器,我站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理所的帮助下,于1982年按原设计图纸制作并安装了3台。通过7年来的观测试验,笔者认为该仪器具有... 相似文献
44.
随着油田逐渐进入后期开采,调堵井的数量不断增加,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高温、高盐以及裂缝性等恶劣油藏条件下提高采收率技术。目前凝胶类和颗粒类堵剂依然是裂缝性油藏化学调堵体系的主流;另外基于对水体分布、能量预测等油藏地质条件全面认识下的各种物理堵水技术也得到了较好应用。从裂缝性油藏控水堵水难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的配套技术,重点综述了恶劣油藏条件下的各种凝胶体系,并分析了提高凝胶体系热稳定性的研究思路,认为聚合物高温碳化作用对凝胶的使用有着变革性意义。用某种高吸水材料配成的软颗粒状凝胶完井液130℃高温下与低渗岩心动态污染时,在岩心端面形成强度高、韧性好的黄-黑色胶质暂堵层,极大地避免了漏失,降低了水相圈闭的损害,在中国东海天外天高温低渗气田A1s、A7完井中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另外,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叔丁酯的共聚物(PAtBA)用聚乙烯亚胺作交联剂的凝胶体系在国外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聚乙烯亚胺有着低毒、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研制出性能更优越的聚合物与之交联对未来的凝胶体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最后从控水-堵水-治水整体思路出发,提出了对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45.
针对保德区块中低阶煤储层压裂过程中容易出现砂堵影响储层改造效果的问题,根据研究区块的地质条件,结合水力压裂时裂缝在煤层中的扩展规律,分析了保德区块煤层水力压裂出现砂堵的4类主要原因,分别为煤储层裂隙相对发育造成压裂液滤失量增加、压裂沟通高渗透性的顶底板、煤储层本身有效厚度大滤失量增大及多层合压造缝不充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使用清洁压裂液、适当提高并稳定施工排量及优化压裂施工设计,为现场的水力压裂施工和提高煤储层改造效果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46.
在物源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模拟,研究水力类泥石流在不同流速、流量和纵比降组合条件下的沟道启动、揭底机理和运动特征。用Herschel-ulkley模型分析泥石流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整理实验数据获得侵蚀高度与纵比降的关系和流量与揭底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为有效地指导煤层气水平井压裂工程,评价压裂施工效果,提出将微地震成像裂缝监测技术应用于煤层气水平井压裂施工中。利用微地震成像监测煤层气水平井裂缝延伸的方位、缝长及缝高,分析裂缝双翼不对称发育原因。以沁水盆地寺河区块为例,将水平井和同规模、同层位垂直井的裂缝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因布井方位及施工工艺影响,水平井压裂液滤失量大、易产生多裂缝,且裂缝延伸距离相对较短。指出后续水平井布井应考虑水平段轴线与最小主应力方向平行,增大压裂设计规模和压裂级数,以保证煤层气水平井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48.
ZHENG Herong HE Zongq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INOPEC Beijing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4,78(3):644-650
The rift lake basins in the eastern China have abundant hydrocarbon resources of lithologic deposits, which resulted from excellent source rocks and multi-type sandbodies developed during strong rifting. Vertically, the lithologic deposi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wstand, lacustrine invasion and early highstand systems of third-order sequence corresponding to a secondary tectonic episode of strong rifting, and laterally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various fans and turbidite sandbodies controlled by syn-sedimentary faults. A variety of lithologic trap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rift lake basins, and they generally have favorable conditions of source-reservoir-seal assemblage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dynamics,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 great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lithologic deposits in the rift lake basins. In order to obtain satisfactory effects of lithologic deposit exploration, it is required to combine new theories with advanced techn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