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45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21.
1988年, 我国地矿部中地公司打井队接受了一项在马里塞古地区6万km2范围内施工150眼供水井的任务。我们利用航空像片进行永文地质解译(部份配合物探测量),进而确定井位的方法, 共定井位230处, 施工165眼井, 成井150眼, 成并率达91.5%.过去本区曾多次施工过供水井, 成并率均较低。如法国打井队曾在本区打井几百眼, 成井率仅70%;1986-1987年我国一打井队在本区及临近省区打过400余眼井, 成井率也不到80%.与我们打井同时, 中水公司在上沃尔特承包的打井任务, 成井率尚不足70%。  相似文献   
522.
牙轮钻头钻井参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井等钻井工程中,广泛采用牙轮钻头钻进硬岩。为了更好地发挥牙轮钻头高效钻进的优越性,进一步提高钻进效率,延长钻头使用寿命,降低钻井成本,有必要深入讨论牙轮钻头在钻进中的钻压、转速及冲洗液等钻进参数与钻进效率的关系。1 钻压牙轮齿对岩石的破碎作用有3种:即压碎、冲击和剪切。压碎是牙轮在钻压的作用下对岩石的静力压碎作用,其效果主要取决于钻压的大小和岩石的硬度;冲击是牙轮滚动时轮齿交替作用于岩石,而使牙轮轴心产生上下往复振动,冲击作用与牙轮的齿数、转速和钻压有关,冲击力与齿数成反比,与转速和钻压成正…  相似文献   
523.
王元行  王华敏 《地下水》1999,21(4):183-186
水井工程监理工作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其监理内容及方法仍在探索中,本文通过实例对水井监理工作运作及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24.
李保红  欧阳昊 《探矿工程》2021,48(5):106-112
饮用水问题是关系到加纳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国政府和世界组织提供资金,建设了一批水井项目以改善该国的饮用水现状。湖北省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在加纳历经21年的野外工作,克服各种技术问题,共完成4000多口水文水井的施工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水文水井施工经验。本文介绍了加纳的水文地质概况及当地的施工技术要求,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当地环境的施工机械设备配套方案。针对该国花岗岩、千枚岩和石英砂岩3大类地层特点,各提出了一套含开孔、钻进、扩孔和下滤管、投滤料等工序的钻完井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25.
介绍了利用双壁钻杆进行空气反循环钻进和反循环潜孔锤钻进的工艺方法、基本设备、主要技术规程及其所取得的钻进效果。   相似文献   
526.
当前,国内地热资源开发方法主要依靠现有的地热温泉与地热地质钻探。其中地热井钻探一直是地热开发的主要手段。但是,地热井钻探有它固有的投资高、风险大、周期相对较长等特点。近年来在河北黄骅、辛集等地石油部门将油田已有的弃用油气井及注水井加以技术改造,作为地热井,用以地热资源的开发,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有关方法做以下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7.
注水井理论模型研究一直是水文地质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充分考虑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利用两区MIM(Mobile-Immobile)对流扩散模型来描述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运移过程,同时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混合效应,建立一种描述注入井附近含水层溶质径向运移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Laplace变换、Stehfest数值逆变换得到了该动力学模型的半解析解。然后改变表皮区的有效孔隙度和径向弥散度以及井筒的半径,来分析固定观测点的溶质穿透曲线和溶质浓度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井筒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穿透曲线、溶质径向运移过程和影响区域均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在考虑井筒混合效应时,井筒半径越大,井筒效应越明显。而表皮区域有效孔隙度越大,溶质的迁移扩展速率越小;径向弥散度越大,观测点的溶质浓度曲线越陡峭,表明该点的溶质浓度变化速率较快,且能更早达到稳定值。与前人研究相比,本研究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注水井中的溶质径向弥散过程。  相似文献   
528.
我队综合施工公司1996年1月在石首市滑家档镇童子岗村施工深75m,井径为550m/m、8寸铸铁管水井1口。施工时由于井位偏离勘探孔太远,成井后,经反复洗井,拉活塞均无水,造成1个村10个组近3万村民无法饮地下水,直接经济损失10.5万元。为挽回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