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664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489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蒋志文 《云南地质》2006,25(2):267-268
二十世纪是人类与自然矛盾不断显现的时代。人类在不断追求自身目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新威胁。一方面,人类的知识、技术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全球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日显突出,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要求日益高涨和全球化,追求可持续发展成为共同的目标。在地球科学领域的表现,一是研究范围和技术手段不断拓展和深入,宏观和微观领域齐头并进,利用地球资源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前所未有;二是治理地质环境、保护地质遗迹、发展新型地质产业逐步兴起。地质公园正是在如此背景下诞生。  相似文献   
72.
结合三维建模和电子地图的基本理论,根据地质公园的特点,利用ERDAS实现大面积区域三维可视化,并结合3DS MAX丰富的建模技术及强大的动画制作功能,在地质景观演化方面做了初步探讨。采用“超地图”的形式来组织各种地图数据以及超媒体相关信息,从内容结构设计及特点进行论述,实现了伊通火山群的三维电子地图,展示出“伊通型火山”的特点。为科研、科普和旅游提供了方便、直观的信息表现形式,拓宽了电子地图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丰富了电子地图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3.
四川射洪硅化木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四川射洪硅化木地质公园区位条件优越,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以硅化木出露广、分布集中、数量多、保存完好为其特征。配以人文景观资源,公园特色突出,景观品质高、个性鲜明、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有极高的科研、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4.
地质公园建设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质公园建设不仅可开发地学旅游新产品,拓宽地学旅游市场,加强对地学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还具有指导地质遗迹景观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促进以旅游为龙头的地方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5.
况忠辉 《贵州地质》2006,23(3):F0002-F0002
巴西是南美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矿产资源有铁矿、铝矾土、铀、锰、锡、石油等矿产资源,地质旅游资源有闻名于世的亚马逊河、伊瓜苏大瀑布等著名景点。  相似文献   
76.
新书介绍     
《地质论评》2006,52(2):288-288
赵汀、赵逊著.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6开,256页,彩色图版12版。本书系统总结了全球自然遗产保护活动,包括国家公园、世界湿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称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这些活动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开展情况,总结了它们在地质遗迹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本书还着重对地质遗迹学科分类进行了探索,就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77.
李芳  刘玲  李佳  徐涞 《四川地质学报》2007,27(3):205-207
筠连地质遗迹景观区具有丰富的泉类、岩溶峰丛地貌等景观。其中尤以间歇潮涌泉、洞内泉类钙化沉积边石坝、石莲花地质遗迹景观最具特色。这些地质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意义和旅游观赏价值,其他配套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良好。细述了各个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建设筠连地质公园的构想和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用Flash制作地质公园电子地图,成本低廉、交互性强、美观生动,对于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宣传具有重要作用。详细阐述了用这种方法制作地质公园电子地图的优势,并以湖南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从资料准备、地图显示与控制、地图查询、声音的插入等方面,说明了基于Flash的地质公园电子地图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9.
《上海国土资源》2007,(2):F0004-F0004
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西部织金县境内,由四个景区及其周围的保护区组成,总面积307平方公里。四个景区分别为:地下天官中心景区、东风湖景区、织金古城景区和碧云湖景区。中心景区离织金县城23公里,离贵阳市161公里,交通便利。公园区处于乌江两大源流六冲河与三岔河河间分水岭地带,岩溶地貌具从高原分水岭向深切河谷变化规律,是中国西南高原峡谷区岩溶地貌形成及发展演化的典型代表。公园区内岩溶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溶柱、天坑、溶洞、岩溶峡谷、岩溶湖泊、涌泉、暗河、天生桥、穿洞等地貌种类众多,分布集中。织金洞是大自然赠送给人类的一件稀世珍宝,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织金县是晚清名臣丁宝桢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道恒的故乡,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0.
本文在阐述北京城市地质工作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公园建设实例,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地学旅游品位和公众保护地质遗迹意识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地质公园在保障城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阐明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是北京城市地质工作服务的一个新方向。本文还提出了今后北京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