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4篇 |
免费 | 250篇 |
国内免费 | 4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篇 |
大气科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173篇 |
地质学 | 944篇 |
海洋学 | 660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60篇 |
自然地理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85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2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41.
采用Ludox-QPS方法,研究了2011年8月采自长江口邻近海域9个站位沉积物中纤毛虫的群落结构及分布特点,并结合沉积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表层8cm沉积物中底栖纤毛虫的平均丰度为(2782±1493)cells/10cm2,生物量为(10.06±6.41)μgC/10cm2。长江口海域北部站位的丰度和生物量呈从近岸向外海增加,南部的站位呈现相反的分布趋势。在垂直分布上, 62%的底栖纤毛虫分布在表层2cm, 12%分布在5—8 cm。本研究共检获纤毛虫106种,隶属于15纲/亚纲, 24目, 69属,前口纲在丰度及生物量上均为最优势类群(丰度占45.5%,生物量占56.4%),核残迹纲在生物量上居第二位。就食性来看,肉食性纤毛虫物种数最多(44种),其丰度和生物量所占比例也最高(40.3%,66.8%),但在长江口外站位(M1站),菌食性纤毛虫为最优势摄食类群。分析表明,研究海域底栖纤毛虫群落结构与底层水盐度最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较多量的伪钟虫属(Pseudovorticella)和原领毛虫属(Prototrachelocerca)种类出现导致长江口北部L1站的纤毛虫... 相似文献
142.
为了提高炭金分析的准确度,必需从三方面着手,即:1、减少载金炭的取样误差;2、降低载金炭的水份误差;3、避免载金炭的化学分析误差。从上述三点看,其中取样的均匀性尤为重要,载金炭在纺织袋内的位置不同,如顶部和底部,中心部位和边缘部分,其含水量和含金量大不一样,所以如何做到均匀取样至关重要。总之,要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工作,整个炭金分析的准确度就会提高。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针对机械扩底锚杆技术的研究、提高、推广和应用展开论述。其内容共分五大部分:1.前言;2.扩底锚杆的构造与工作原理;3.扩底锚杆的施工;4.扩底锚杆的设计;5.工程实例。论文通过典型事例的剖析,运用深入浅出的对比方法,论证了机械扩底锚杆技术与传统灌浆锚杆技术的差异。充分证实了机械扩底锚杆技术独有的受力机理明确、质量可靠、锚固力强、造价低、工期短的五大优点、充分的显示了现行机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底压浆施工工艺,通过静载和动载两种不同的桩基试验方法,验证了桩底压浆施工对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5.
部分熔融与青藏高原地壳加厚的关系综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地球物理学、实验岩石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几个方面论述了青藏高原已具备壳内发生大规模部分熔融的物理环境及物质基础;并讨论了壳内部分熔融与青藏高原地壳加厚的关系和三种可能的加厚方式 相似文献
146.
147.
基于国内外已经取得的盐构造研究成果, 根据东营凹陷盐构造的发育特征, 指出流体在盐构造发育过程的重要作用。东营凹陷沙四段含有大量膏盐和含膏地层, 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了东营凹陷盐构造特征。由于膏盐脱水作用会导致地层内部产生异常高压, 而异常高压可以作为动力迫使流体向上流动继而在上覆地层产生水压力裂缝, 流体上涌过程中可以带动盐类物质向上运动, 因此认为膏盐脱水对盐构造形成发育有重要作用。基于膏盐脱水和超压流体作用, 建立了东营凹陷沙四段盐底辟构造发展史模型, 分析了东营凹陷盐构造在流体作用下形成发育过程, 结果表明膏盐脱水在盐构造发育初期和中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8.
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大陆碰撞带岩石圈的克拉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篇讨论超级大陆汇聚后逐渐变为克拉通或扩大克拉通的作用过程,即指经及大陆碰撞地体汇聚后新形成的大陆块逐渐转变为刚性克拉通的作用过程。增生大陆岩石圈的克拉通化的作用后果,包括大陆地壳密度的增加,岩石圈地幔的增厚和大地热流值的下降,使大陆岩石圈逐渐刚性强化。大陆碰撞后形成的大陆块必须经过克拉通化的过程,才能逐渐成为刚性克拉通。作用过程主要包括:①上地壳沉积碎屑岩石结晶岩化和中地壳岩石角闪岩化;②下地壳岩石基性化;③大陆碰撞带下凹莫霍面的磨平;④岩石圈地幔底侵加厚形成陆根。从大陆碰撞带转变为克拉通的过程也是岩石圈地幔不断增厚而地壳缓慢变硬变冷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以下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和岩石圈幔源岩浆的底侵。这个过程时间尺度比碰撞造山作用大一个级次。长期的底侵作用使地壳岩石密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改变岩层的矿物成分和局部结构。当大陆岩石圈克拉通化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下方软流圈的热能供应逐渐减缓,使岩石圈地温梯度缓慢下降,最终结果会形成大陆根。由于显生宙大陆碰撞带岩石圈强度弱,大陆碰撞时更容易造成岩石圈变形,因此大陆碰撞的板内效应主要发生在大陆内的显生宙碰撞带。显生宙大陆碰撞带如果再次受到大陆碰撞板内效应的作用,其克拉通化的过程必然会推迟。 相似文献
149.
南海北部深水区荔湾凹陷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湾凹陷北与白云凹陷相邻,南与双峰盆地(南海西北次海盆)相接,发育于洋陆过渡边界,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选取荔湾凹陷为研究对象,在3D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断裂特征分析厘定凹陷性质、构造古地貌恢复解析凹陷结构,进而指出古地貌恢复和构造演化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研究获得三方面的创新性认识:①荔湾凹陷为洋陆过渡壳上发育的断坳,断坳作用占主导地位;②32Ma的底辟作用将荔湾凹陷改造为"四洼三凸"的构造格局,恩平组沉积期凹陷北部是一个连通的洼陷;③恩平组沉积期连通洼陷的古地貌有利于三角洲(烃源岩)的发育,背斜型圈闭的定型受控于32Ma的底辟作用,是荔湾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50.
随着西部电网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架空输电线路需经过黄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抗拔能力通常是其设计控制条件。掏挖扩底基础因具有较好的抗拔承载性能而在黄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甘肃黄土地区2个试验场地12个掏挖扩底基础实测上拔荷载位-移曲线,分别采用Chin双曲线模型以及初始直线斜率法、双直线交点法和L1-L2方法确定了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及其对应位移,得到了抗拔基础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采用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给出了不同保证概率下基础荷载-位移预测曲线。结果表明:初始直线斜率法得到的承载力最小,双直线交点法次之,Chin数学模型法最大,宜采用L1-L2方法确定黄土地基掏挖扩底基础抗拔承载性能;荷载-位移曲线归一化处理可显著减小实测荷载-位移曲线的离散性,按双曲线拟合参数a、b均值确定的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代表了试验平均值,而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刚度远大于95%保证概率的预测曲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