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4篇 |
免费 | 341篇 |
国内免费 | 8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篇 |
大气科学 | 23篇 |
地球物理 | 84篇 |
地质学 | 2918篇 |
海洋学 | 382篇 |
综合类 | 164篇 |
自然地理 | 1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173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30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12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05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31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136篇 |
2001年 | 134篇 |
2000年 | 88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62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0年 | 5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6年 | 6篇 |
1944年 | 1篇 |
1943年 | 2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极地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响应和反馈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HBCDs作为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近几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对HBCDs特性及近几年来极地、中低纬度区域HBCDs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比分析了环境中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植被和生物等多介质中HBCDs赋存水平,探讨了其异构体在多介质中的浓度分配差异,并对其可能原因给出解释,论证了HBCDs污染防治及其进一步环境行为研究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以代表性暗棕壤垂直剖面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据,研究了长白山区特定的森林景观条件下成土过程中元素的分异与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风化过程中主要以CaO、Na2O、Sr淋溶为主,有机酸淋溶过程中SiO2、Al2O3、K2O部分被淋溶,部分游离铁下渗到土体中下部氧化成铁锰胶膜;微量元素在风化过程中被次生黏土矿物吸附,不同程度地富集,在腐殖质积累过程中Cd、Zn、Pb、Mo、Hg、Co、Mn、Cr等亲生物元素进一步富集于表层土壤,Ce、Ni、Sb、Ti、V、Y、Zr在表生环境中地球化学性质稳定,残留富集于土壤表层。母质层继承和保留了基岩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4.
个旧东区为锡矿生产的主要基地。随着矿床开采水平不断下降,开采技术条件变得十分复杂,本文根据大量的实际资料,对矿区、矿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矿区地下水的运动、迁移、富集规律,对进一步开展矿区地下水水文地质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梅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6,(S5)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6.
沉积物成岩蚀变过程中的Mn、Cd和Mo元素活动特征:以ODP 1148站钻孔沉积物记录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海北部的ODP 1148站岩芯600 mcd以上(约30 Ma以来)的沉积物中自生富集Mn、Cd和Mo等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的化学组成结果,探讨了岩芯内部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以及相关元素的活动特征,反演了相应沉积时期的环境演变.结果显示,岩芯387 mcd以上,自生Mn富集明显,代表氧化的环境;387~485 mcd之间,自生Cd含量明显富集,Mn含量显著降低,代表少氧的环境;485 mcd以下,Mn和Cd含量极低,自生Mo明显富集,代表缺氧的环境.随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Mo存在明显的向下迁移并在缺氧界面的缺氧一方达到最大值的趋势,而Cd在少氧环境形成的固相态则可能在缺氧环境下不稳定,溶解态的Cd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并且在少氧/缺氧界面的少氧一方富集.这些过渡金属元素记录的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反映出ODP 1148站所在海区的沉积环境变化:早期有较丰富的陆源输入,表层海水生产力较高,随着南海不断扩张以及全球海平面上升,该海区表层海水生产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7.
西藏搭格架水热区位于拉萨-冈底斯地块南缘,毗邻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区内出露酸性泉、中性泉和弱碱性泉,为不同类型地热水中REE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成因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通过在搭格架采集不同类型热泉样品,开展了样品REE浓度测试、配分模式分析和赋存形态计算,旨在揭示高温地热环境中REE地球化学行为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搭格架热泉中REE的地球化学行为呈非保守性,其ΣREE浓度受热泉环境中富Fe, Al矿物(或无定形态固体)而非硫酸盐矿物的吸附过程的影响;热泉REE配分模式和形态分布则主要受热储内氧化-还原条件及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控制,是其地质成因和总体水化学特征的反映。虽然搭格架热泉中宏量组分水化学特征指示热储围岩应主要为长英质岩石,但中、碱性热泉呈现的Ce负异常意味着热储中也可能存在碳酸盐岩。本研究为高温热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68.
黄原酯棉(CCX)是金的良好的吸附体,本文将吸附了金的CCX用灰化法解脱。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灰化时无臭味、残渣少。浸取液用三正辛胺-TBP(1:3)混合萃取-金试剂液珠比色法测定Au,其液珠凝聚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稳定性都比单用TBP有所提高。方法的测定范围0.0005-xx g/t、配备金的野外快速分析箱,可作现场分析。 相似文献
69.
70.
松辽盆地西南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松辽盆地西南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赵忠华刘广传崔长远(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0研究所,沈阳110032)关键词开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松辽盆地西南部系指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及昭乌达盟所辖地区,西临大兴安岭,南依辽西山地,面积约600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