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03篇 |
免费 | 1874篇 |
国内免费 | 26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2篇 |
大气科学 | 7591篇 |
地球物理 | 491篇 |
地质学 | 3840篇 |
海洋学 | 911篇 |
天文学 | 23篇 |
综合类 | 436篇 |
自然地理 | 15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292篇 |
2022年 | 353篇 |
2021年 | 418篇 |
2020年 | 356篇 |
2019年 | 356篇 |
2018年 | 252篇 |
2017年 | 248篇 |
2016年 | 282篇 |
2015年 | 364篇 |
2014年 | 572篇 |
2013年 | 482篇 |
2012年 | 586篇 |
2011年 | 634篇 |
2010年 | 642篇 |
2009年 | 689篇 |
2008年 | 656篇 |
2007年 | 644篇 |
2006年 | 603篇 |
2005年 | 653篇 |
2004年 | 555篇 |
2003年 | 568篇 |
2002年 | 551篇 |
2001年 | 488篇 |
2000年 | 423篇 |
1999年 | 392篇 |
1998年 | 380篇 |
1997年 | 388篇 |
1996年 | 331篇 |
1995年 | 317篇 |
1994年 | 289篇 |
1993年 | 235篇 |
1992年 | 255篇 |
1991年 | 216篇 |
1990年 | 177篇 |
1989年 | 132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61年 | 4篇 |
1951年 | 3篇 |
1941年 | 5篇 |
1938年 | 2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根据1900~2000年中国大陆、台湾及全球地层记录及前人的研究,论证了地层周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形成机制。作者认为,是太阳活动、月球运动轨道及各行星运动轨道的周期性变化,通过磁力及万有引力改变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布,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最终致使地展出现周期性的活跃期及平静期。 相似文献
92.
新30年四川冰雹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71-2000年(简称新30年)四川省资料,分析了全省冰雹的时空和季节分布、年际变化、冰雹强度及持续、降落时间、致灾情况等各种特点,对最近30年四川省冰雹的天气气候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93.
凡欲尝试一区域之天气预报者,必先知本区内地方天气变化之特殊情形,欲知地方天气之特殊情形,则非有当地之长期气象纪录及同时期内邻近各地之气压分布状况及其变动性质(即天气图)以为根据不可。查长江下游地近海滨,天气当受海洋之影响。今欲试 相似文献
94.
根据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94站1958—2007年共50a的逐日降水资料,利用WAP指数对该区域干旱的主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各季节WAP指数的多年平均分布特征、WAP指数的长期变化趋势、区域平均的WAP指数变化特征等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基于WAP指数的干旱开始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和干旱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WAP指数表征的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和季节性差异;该区域夏冬季节降水量有增大趋势,不易发生持续干旱情况,而春秋季节降水量的长期趋势明显减少;该区域春秋
两个季节干旱开始和持续的时间存在显著季节性差异及南北和东西地域性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5.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丰富,研究其岩溶热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对于雄安新区清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前人已经对该区雾迷山组油气储集层的分布、古岩溶、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等特征做过一定的研究,但对于该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的成储机制、特别是3期岩溶等成岩特征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充分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对雄安新区雾迷山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岩溶热储的成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岩溶热储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雾迷山组主要岩性为白云岩,主要的储集空间为次生孔隙和构造缝—构造溶蚀缝,热储孔渗变化较大;(2)雄安新区最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是3种溶蚀作用,包括同生—准同生溶蚀、表生溶蚀和埋藏溶蚀,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3)根据构造演化、岩心及测井资料,将表生溶蚀作用划分为3期,分别是芹峪期、印支期和燕山—喜山期。芹峪期雾迷山组局部出露遭受淋滤,形成的溶孔经后期改造后不易识别;印支期大部分区域抬升并遭受淋滤,形成高孔渗储集层,后期遭受了进一步改造;燕山—喜山期是雄安新... 相似文献
96.
97.
全国地面资料实现通信传输后,统一预处理软件,在同一平台上建立国家和省一级地面资料收集处理运行系统,不仅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简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还可加强上下之间的联系,提高系统整体性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8.
利用武汉市1993-1998年各月空调销售量资料及同期气候资料,采取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市夏季空调销售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市空调销售量与夏季高温天数,气温日较差,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最低温度等因子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年、月空调销售预报方程,并研制出一套空调销售(开机)指数。 相似文献
99.
过去2000年包含了罗马暖期(Roman Warm Period,简称RWP)、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edieval Climate Anomaly,简称MCA)和现代暖期(Present Warm Period,简称PWP)这3个典型暖期,前人对罗马暖期的关注相对较少。为了更好地对比自然暖期和叠加了人类活动的暖期的温度变化特征及成因,文章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简称CESM)的过去2000年气候模拟试验资料,在与重建资料和同化资料(Last Millennium Reanalysis,简称LMR)进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对这3个典型暖期北半球的温度变化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ESM的全强迫试验能很好地模拟出重建资料与LMR所反映的两个自然暖期(RWP和MCA)以及PWP,PWP相较于RWP和MCA北半球增温幅度明显更大。通过对比单因子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RWP时期主要受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同时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强迫对地表增温有一定调节作用;而MCA时期的火山活动频率相比RWP时期更小,且太阳活动稳定,此时土地覆盖的调节作用相比RWP时期减弱;PWP时期在温室气体强迫驱动下,地表温度增加显著,其贡献远超过火山活动、太阳活动两个外强迫因子,此时土地利用/覆盖强迫对增温显示出负向影响,同时北极涛动增强,进一步加剧PWP时期的增温。
相似文献100.
<正>火山、熔岩、暴雪、冰川,这些本该格格不入的词语却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国家之中——冰岛。它是由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板块不断挤压、板块张裂后引起火山喷发、岩浆涌出形成的神奇岛屿,岛上的裂谷至今仍沿西南至东北贯穿全岛,被称作地球的伤痕。而近北极圈的高纬度位置,也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气候环境,勾勒出这个星球上最类似月球的地形。这个冬日,我终于踏上了这块魔幻的土地,誓要看尽它银装素裹下的万般风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