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根据新版《辞海》关地“大地测量”的定义,叙述了我国一千年来大地测量的成就和发展,由于我国清以前各朝代所进行的大地测量主要是天文测量,因而本文重点叙述了宋、元、明朝代的天文大地测量,而对清化以后则较全面的叙述了大地测量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和发展。  相似文献   
32.
民国时期地形图是我国丰富历史地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收藏和鉴赏价值,还具有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目前陕西省测绘资料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地形图的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地形图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已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大量调研,结合陕西省测绘资料档案馆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陕西省民国时期地形图保护与抢救工作可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民国时期江西省城市用地与城市化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量重建历史时期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数据集有助于更好地模拟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根据日本侵华战争军事地形图资料,在ArcGIS平台定量重建民国时期江西省范围内县级以上城市用地规模和结构,取得了一套可用于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模型的城垣周长、城市用地面积、城垣内非建设用地、城垣外建设用地情况的综合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县域尺度下的土地城市化水平。与更为详细的大比例尺地图的比较表明,本套数据集误差在±10%之内。有“城内田”现象的城市为20个,有“城外市”现象的城市为28个,分别占江西省全部城市数的25%和35%。城市用地重建结果表明,江西省80个县级及以上城市总建设用地面积为87.99 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0.053%。民国时期江西的整体城市化率为0.047%,最高的南昌为0.19%,最低的遂川县仅为0.007%,城市化水平与县域人口总量呈正相关(r = 0.457,P < 0.001)。空间格局分析表明,江西省县域城市化水平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江西省民国时期城市用地和城市化水平数据集可以为相关全球环境变化模型提供直接的用地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4.
民国时期广州市建成区主体建筑立体形态的恢复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28年1﹕10 000的地形图,解译土地利用类型,确定建成区边界与建筑用地的空间范围。将建筑用地分为单体建筑、线状道路两侧的骑楼和面状同类建筑区3类。根据史料与现场调查,分别为点、线、面3类建筑的高度赋值,恢复不考虑海拔的建成区主体建筑立体形态。基于所建模型,从平面形态、平均高度、空间格局、宽高比、高度轴、天际线以及形态组合几方面对民国时期建成区立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如下结论:1)民国时期广州城市沿珠江发展使得城区轮廓呈狭长的带状;2)城市平均高度仅为6.07 m,建筑物普遍低矮;3)建筑物在平面上为多级的棋盘网组合,而骑楼街构成的宽浅网格,成为当时空间尺度最大的建筑单元组合形态;4)道路宽度与两侧建筑物高度形成的宽高比大,城市具有较好的通透性;5)沿江西路与当时的城市中轴线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大楼构成了倒“T”型城市空间高度轴,并在单体建筑高度空间分布与天际线的变化上得到很好的反映;6)城市立体形态主要由盆地、格网、谷地、台地等4种宽浅的单元组成。立体形态深层次上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技术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综合作用,以及城市功能区分化在立体形态上的表现,从而也成为该时期华南地区依山傍水城市立体形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5.
民国时期黄河水灾对河南乡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是中国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该省的大部分地区自古至今都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以洛阳为中心的大河南北地区是中国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起源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时期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同时也给沿河居民带来了不少的灾难.民国时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灾害严重,给河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杨浪  基因 《地图》2012,(2):140-140
《地图》前几期刊登了一张珍贵的民国时期老地图《北平城郊鸟瞰图》,该图采用传统的山水形象画法彩绘而成,整个老北京内城、外城及远郊景物均历历在目,尽收眼底。毫厘之间绘出楼宇殿阁,巷间阡陌掩映芸芸众生。  相似文献   
37.
谢丽 《中国沙漠》2007,27(1):105-109
民国时期和田地区人口数量达到60余万,为此前历史人口最高峰值,年社会消费薪柴6\^5×108 kg以上,折合乔木330余万株,年人均消费8株左右。薪柴高消费引起各绿洲植被系统质量劣化,植被系统物种失衡,表现为垦区之间居民薪柴结构存在多种差别。主要垦区因人口规模较大,开发历史较长等原因,薪柴消费积累效应强,野生植被存有量稀少,大多垦区以人工植被为主要薪柴来源,人工植被薪柴占总薪柴量的60%~80%,又造成垦区人工植被数量减少过快。为保持垦区植被平衡,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植树造林运动,但年平均人工栽植林木与一年消耗数之比大体为1∶1\^02~1∶2\^16,植树数量不足以补偿薪柴消费的减少,对绿洲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38.
在现代地名学已经比较成熟的一些国家,对地名的价值有着充分的认识,如视历史地名为具有本源意义的文献资料,视城市地名为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内在网络,是社会记忆和文化空间的载体。建立在上述认识之上,英、法、美、前苏联以及日本等国,一百多年来,开展了广泛的地名资料收集和深入的地名学术研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国家历史文献资料的不足,不仅强力推进了相关学科如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史的发展,其地名学研究水平,也跃居世界的前列。与这些国家相比,现代中国学者显然还没有普遍意识到地名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39.
克山病是中国主要地方病之一,为了探究克山病流行的时空变迁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数理统计和GIS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克山病最典型流行区域——东北地区克山病的时空分布变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国时期(1912—1949)的38年间:①在时间变化上,东北地区克山病的年发率为84.21%,季发率为25.17%,主要在冬季流行,流行广度呈上升趋势。②在空间分布上,东北地区克山病主要在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至辽宁省沈阳市一线以东地区流行,形成了一个北部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核心、南部以吉林省延吉县为核心的海马状克山病分布区域。③在环境机理上,东北地区克山病多发于山地丘陵及小型河谷平原的乡村地区,克山病流行区属于典型的缺硒带;冬季气候湿冷、聚落环境封闭、土壤食物缺硒是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克山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说明其发病除缺硒的环境化学性因素外,还与毒素感染的环境生物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0.
克山病是中国主要地方病之一,为了探究克山病流行的时空变迁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数理统计和GIS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克山病最典型流行区域——东北地区克山病的时空分布变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国时期(1912—1949)的38年间:①在时间变化上,东北地区克山病的年发率为84.21%,季发率为25.17%,主要在冬季流行,流行广度呈上升趋势。②在空间分布上,东北地区克山病主要在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至辽宁省沈阳市一线以东地区流行,形成了一个北部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核心、南部以吉林省延吉县为核心的海马状克山病分布区域。③在环境机理上,东北地区克山病多发于山地丘陵及小型河谷平原的乡村地区,克山病流行区属于典型的缺硒带;冬季气候湿冷、聚落环境封闭、土壤食物缺硒是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克山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说明其发病除缺硒的环境化学性因素外,还与毒素感染的环境生物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