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74篇
地质学   1774篇
海洋学   23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2篇
  192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不同地质环境下原油裂解生气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烃源岩生成的油主要有3种赋存形式:源内分散液态烃、源外分散液态烃和源外聚集液态烃.3种赋存状态液态烃由于所处温压环境不同,周围介质的条件不同,有机无机的相互作用导致原油发生裂解条件有差异.原油与不同介质配样的生气动力学实验表明,不同介质条件下甲烷的生成活化能分布差异较大,碳酸盐岩对油裂解条件影响最大,可大大降低其活化能,导致原油裂解热学条件降低,体现在油裂解温度的降低;泥岩次之,砂岩影响最小.碳酸盐岩、泥岩和砂岩对油的催化裂解作用依次减弱,不同介质条件下主生气期对应的Ro值:纯原油1.5%~3.8%;碳酸盐岩中的分散原油1.2%~3.2%;泥岩中的分散原油1.3%~3.4%;砂岩中的分散原油1.4%~3.6%.压力对原油裂解作用的影响较为复杂,在慢速升温条件下,压力对油裂解生气有抑制作用,而在快速升温条件下,压力对油裂解生气作用影响不显著;压力的大小在原油裂解的不同演化阶段作用效果也不同.以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为例研究油裂解生气量,原始生油量2232.24×108t,剩余油量806.21×108t,油裂解气量106.95×1012m3.  相似文献   
19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陆相油储地球物理理论及三维地质图像成图方法”(简称“九五”油储项目),已于2007年5月29日,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京组织的专家验收.会上有5位二级课题负责人将报告相关  相似文献   
193.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8油层组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石英次生加大、自生绿泥石膜生长、次生高岭石化、连晶方解石交代、长石溶蚀。根据铸体薄片,碳氧同位素分析,确定了各种主要成岩产物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分析了成岩产物分布与现今总面孔率的关系,从而确定8油层组的物性主要受石英次生加大、连晶方解石、长石溶孔、剩余原生孔隙分布的控制。石英次生加大和连晶方解石发育的地方,储层物性差;具自生绿泥石膜的剩余原生孔隙和长石溶孔发育的地方,储层物性好。  相似文献   
194.
凯里-麻江地区油苗与固体沥青的油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黔南坳陷典型古油藏、残余油气藏的精细解剖对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质及芳烃色质等技术,对黔东南地区二叠系—寒武系油苗与固体沥青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油源分析。研究表明,凯里地区虎庄47井原油、洛棉志留系砂岩油苗和麻江地区奥陶系红花园组固体沥青三者同源,主要来自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的优质烃源岩。而麻江地区早二叠世茅口组油苗与虎庄47井原油明显不同,主要源于下二叠统栖霞组的优质烃源岩。  相似文献   
195.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被认为与低温条件下的油气、微生物作用有关.该成矿机理克服了目前普遍接受的低温成矿机制需要预吸附-浓缩富集U(Ⅵ)而后才能还原以及低温无机还原U(Ⅵ)反应速率慢等缺点.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其成矿模式,综合考虑了U(Ⅵ)、油气的来源与运移方向,同时探讨与铀矿床中球状磁铁矿形成与铀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6.
蚀变作用是火山岩储层中常见现象,蚀变对火山岩储层评价影响较大。通过对研究区A、B、C3口井的测井资料和黏土矿物资料等分析,选出对蚀变敏感的测井曲线,定义蚀变指数I_A,利用I_A对蚀变火山岩的蚀变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在测井系列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声波、密度和中子5条测井曲线,回归预测火山岩储层蚀变后的黏土矿物含量,结果表明I_A越大,火山岩储层蚀变程度越高,黏土含量越高。由岩电实验数据拟合得到蚀变后的饱和度指数n,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评价储层蚀变后的饱和度,发现蚀变后储层的n值未蚀变时n值,这是由于蚀变产物绿泥石和伊利石等为油湿矿物,导致饱和度指数n增大。  相似文献   
197.
面积率α幂修正Neugebauer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目调地图彩色印刷颜色再现 ,由于光在油墨和纸张第一表面上的反射和光在油墨和纸张内部的多重反射 ,将产生网点在转移过程中面积率的扩张和亏损。这一效应将破坏原始 Neugebauer方程关于色块三剌激值和网点面积率之间的线性关系。本文作者提出面积率 α幂修正的 Neugebauer方程 ,对于三色和四色印刷过程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8.
百色盆地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百色盆地几个典型低熟油进行了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并重点以百-5井低熟油为对象,详细总结了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组合,结果表明陆生高等植物和微生物大量繁衍及其对高等植物的改造的贡献可能是形成百色盆地第三系低熟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9.
熊永强  耿安松 《地球化学》1998,27(6):532-536
生物降解原同在我国分布广泛并且在重油资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通过采用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取自辽河油田西部凹陷的重油以及它们沥青质组分的热解产物进行单体碳同位素测定,来研究原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组成及其一物降解油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组分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可用于生物降解较严重的重油样品进行油/油相比,并且与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对  相似文献   
200.
肝癌碘油CT分型与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目的是评价肝癌碘油CT分型与其与栓塞疗效相应关系,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是收集和分析我院45例肝癌肝动脉碘油术后CT表现,比较分型与栓塞后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是碘油在肝癌内的聚集开矿何分三种类型:完全型,斑片型和稀少型。经过随访发现,完全型疗效最佳,全部病例观察1年均未见局部复发:疗效其次是斑片型,其中16例栓塞后6个月局部复发,余均在8-10个月内复发;稀少型均在6个月内局部复发。结论是碘油在肝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