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830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塔北古隆起的三维地质结构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沉积盆地早期的物质记录,揭示盆地深层地质结构、构造样式及其变化特点,还原构造-古地理环境等。塔北古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构造单元之一,是研究板块内部变形的理想场所。对塔北古隆起地质结构的精细解析有利于加深对古隆起控油气理论的理解,对深层海相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文中基于整个塔北地区的地震资料以及大量钻井资料,建立其三维地质结构,通过Petrel软件实现三维可视化。塔北古隆起存在12个不整合面,可划分为五大构造层:基底(AnZ)、震旦系—下古生界(Z-S)、上古生界(D3d-P)、中生界(T-K1)、新生界(E-Q)构造层。塔北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受其深层主干断裂系统控制,依据深层主干断裂发育模式的差异,可将古隆起分为4段:(Ⅰ)温宿凸起段;(Ⅱ)英买力低凸起段;(Ⅲ)哈拉哈塘凹陷与轮南低凸起段;(Ⅳ)草湖凹陷与库尔勒鼻状凸起段。哈拉哈塘凹陷-库尔勒鼻状凸起(甚至包括孔雀河斜坡)的古生界构造层保留了NE-SW向的古生代构造形迹,与近E-W向深层主干断裂系统斜交,可能指示塔北古隆起在晚古生代处于右旋压扭性或NW-SE向主应力环境,直到侏罗纪—早白垩世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52.
953.
Rosenblueth方法在深基坑抗隆起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岩土参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深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中高安全系数并不一定安全。为此,提出了深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可靠度分析方法,基于Rosenblueth方法开发了相应计算程序,研究了土性参数c, 变异性对可靠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实例分别运用可靠度和安全系数分析方法分析深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结果表明:可靠度分析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体现了Rosenblueth方法在复杂功能函数中进行可靠指标计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54.
白垩纪时期东亚大气环流格局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沙漠记录可知性出发,测制了一条横穿白垩纪北半球中低纬度沙漠带的风向记录断面,初步揭示了当时大气环流的格局.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起前东亚确为行星环流控制--北为西风环流,南为东北信风环流.两者间的切变带曾作南北向漂变.还讨论了古季风环流存在的可能性,认为可能存在古季风的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955.
武当地块主要地质事件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武当地块是南秦岭构造带内一系列前寒武纪地块之一,古生代以来经历过3次重要的构造变形,即伸展作用逆冲推覆作用和造山晚期走滑构造作用。运用^40Ar/Ar阶段升温、^40Ar/Ar激光探针及Sm-Nd等时线等多种测年方法确定构造发生于423~261Ma、逆冲推覆构造发生于234~200Ma,表明伸展构造可能分 与商丹缝合带的碰撞及勉略洋的拉开有关,称之为同碰撞伸展构造,而武当地块内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则  相似文献   
956.
马鬃山隆起区前长城系敦煌岩群变质变形和演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 ,北山造山带马鬃山中间隆起带上的盐池东—草呼勒哈德一带 ,断块状分布着前长城系结晶基底敦煌岩群 (AnChD) ,斜长角闪岩等时线年龄为 2 839± 163Ma和 1981± 116Ma。表壳岩具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建造。前后经历了吕梁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和海西期 4期变形变质旋回 ,吕梁期为主变质期 ,峰期条件为P =0 4 3~ 0 4 9GPa ,T =4 30~ 550℃ ,变质作用P -T -t -D轨迹趋势显示陆壳碰撞隆升  相似文献   
957.
扬子克拉通北缘、鄂北枣阳市耿集-板桥地区震旦系—奥陶系中相间出露两套变火山岩系,其地层归属存在武当群和花山群的争议且长期缺乏深入研究。耿集-板桥地区野外调查、变火山岩系LA-ICPMS锆石U-Pb测年、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耿集地区变火山岩系主要为浅灰色、灰白色变酸性含砾晶屑岩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粉砂岩,与打鼓石群硅质条带叠层石白云岩共生,其中变酸性晶屑凝灰岩锆石年龄为821.7 Ma、εHf(t)值为-2.44~9.70,其可能是扬子克拉通前南华纪基底青白口系花山群组成部分;板桥地区变火山岩系主要由灰白色变酸性晶屑岩屑凝灰岩、火山凝灰岩、酸性火山岩、粉砂岩组成,内部发育大量基性侵入岩,其中变酸性火山岩锆石年龄为741.2 Ma,εHf(t)值为4.62~9.56,其应归属为南秦岭造山带南华系武当群,可能是印支期逆冲到扬子克拉通盖层上的残块。  相似文献   
958.
大别山核中罗田穹隆形成的构造及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国灿  杨巍然 《地球科学》1996,21(5):524-528
从构造学和年代学两方面论证了东大别核中地区罗田穹隆构造的存在及发育历程,揭示了穹隆成于大榴150-95Ma期间,穹隆不同部位广泛显示的顺片麻理的正向韧性滑脱构造以及由边级到核部矿物的冷却年龄逐渐年轻,表明了穹隆的形成是顶托式差异隆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9.
目前在石油系统理论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同看法,尤其是对系统的整体性、相对独立性、层次性、时空性和结构性等方面未给予充分重视。提出了烃类聚集系统的层次分析概念,将沉积盆地视为由含油气系统、油气系统及成藏系统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的烃类聚集系统。这三个层次的系统依次包容,且均具有生油层、储集层、上覆层、封闭层、流体和圈闭等系统结构,它们不完全与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相对应。给出了烃类聚集系统层次划分的依据,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边界封闭条件,油源的确定是基础,系统的封闭性研究是关键。烃类聚集系统的层次分析过程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从今系统到古系统的渐次分析过程。尝试性地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区的油气系统,划分出C(S)—C-P1(RT)(!)和∈-O C(S)—O C-P1(RT)(!)两个油气系统,它们自喜马拉雅期起至今一直发育。  相似文献   
96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最新的地震和钻井资料, 分析了巴楚隆起西段与麦盖提斜坡过渡区色力布亚、康塔库木两条边界断层的构造特征.色力布亚和康塔库木断层均表现为基底卷入型逆冲断层, 两条断层之间通过软联接的形式发生相互作用.色力布亚断层沿其走向往南东方向位移量逐渐减小并终止, 康塔库木断层沿其走向往南东方向位移量逐渐增大.构造转换带传递了色力布亚断层和康塔库木断层的位移量, 使巴楚隆起西段边界断层总位移量保持一致.该转换带属于同向倾斜型构造转换带, 现今处于转换带复杂阶段.转换带内发育次级断层和走向裂缝, 有利于形成裂缝型油气藏, 也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 是巴楚地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