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892篇
测绘学   323篇
大气科学   1221篇
地球物理   630篇
地质学   1180篇
海洋学   400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07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7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构造编图,对滨里海盆地东缘中段下二叠统孔谷阶盐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谷阶含盐层系变形强烈,主要发育盐底辟、盐枕、盐滚、盐焊接、盐边凹陷和龟背构造等多种盐构造变形样式。不同盐构造规模差别较大,隆起幅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平面展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盐构造运动对周缘地层变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楔型褶皱地层,并导致盐间和盐上地层发育一些特征各异的断裂。盐构造运动受乌拉尔造山作用影响明显,强烈的盐构造活动主要发生在晚二叠世一三叠纪。  相似文献   
132.
长白山北坡垂直植被带表土植硅体组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新荣  胡克  介冬梅 《地球学报》2006,27(2):169-173
长白山垂直分布的植被是欧亚大陆从温带到寒带植被水平地带性的缩影。对其北坡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带土壤中的植硅体进行初次研究,结果发现,该山北坡海拔700m到2630m的土壤中发育了形态和数量丰富的植硅体。不同植被带植硅体组合的含量各不相同,主要特征表现为随海拔升高示冷型的植硅体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而示暖型的植硅体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温泉附近土壤中的植硅体则表现出明显的与其上下相邻地点不同的特点。它对中国东北第四纪沉积物中植硅体组合的研究及第四纪古植被和古环境的重建可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33.
重熔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蚀变、矿化分带性,由含矿岩体向外(或从深部到地表)蚀变分带依次为:碱性长石化带→黑鳞云母云英岩化带→黄玉云英岩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似青盘岩化带;矿化分带为:钨(锡、钼、铜)→锡(钼、铋、锌)→钼(锡、铅、锌)→铅、锌(银、锡)。前两个矿化带与黄玉云英岩化带关系十分密切,钼矿化带与绢英岩化带和硅化带有关,铅—锌矿化带主要产于硅化带与似青盘岩化带叠加部位。  相似文献   
134.
张吉宽 《黄金地质》2000,6(4):46-52
脉状热液金矿成矿元素析出沉淀遵循一定的顺序,并与相应的成矿阶段相一致。是由成矿元素的原子结构,晶体化学、电化学及其结合规律,成矿元素在热液中的活动性和晶体场稳定能决定;控制脉状热液金矿的断裂构造带上部张性裂隙群相对发育,氧逸度相对高,地下水较其深部丰富以及相应的外压力突降,挥发性物质逸散,氧化,地下水稀释作用和成矿元素本身亲氧性与亲硫性的差异等因素,导致进入断裂带中的金属硫配合物在上部首先分解沉淀,而后依次是中,下部,上部断裂构造的张开,充填,凝固对断裂构造起“焊接作用”,阻挡屏蔽了下一期次矿液的上升,后来的矿液只能屈居首次成矿体之下依次充填,凝固,由此最终导致了脉状热液金矿的垂向分带。  相似文献   
135.
杨勤娟 《广西地质》2013,(9):30-32,36
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不同类型的矿床围绕花岗岩体呈带状分布,由于围岩岩性、空间位置不同,围岩蚀变呈现多样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文章对大厂矿田围岩蚀变地质特征——蚀变带特征,以及蚀变与不同岩性围岩和岩体的空间关系、蚀变带与矿床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6.
本文用电子探针对岩浆和变质重结晶锆石进行了成份分带的研究,结果表明,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从晶体中心至边缘P2O5含量增大的特点,可作为它们的成因标型特征,岩浆锆石则P2O5含量变化不稳定,本文论述了它们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7.
风切变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强度和组织结构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淋淋  孙建华 《大气科学》2016,40(2):324-340
采用我国实际观测的探空作为中尺度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的理想试验的背景场,分别改变整层、低层和中层的垂直风切变,研究其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强度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整层垂直风切变对对流系统的强度和组织结构影响最显著,增加整层垂直风切变,对流强度增强且易组织成线状,减小整层垂直风切变,对流强度弱且呈分散状态。从垂直速度、水平风场、散度场和冷池的三维结构特征分析了其影响的机制:(1)风切变增加,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的相互干扰减弱,有利于垂直速度的维持和增强;(2)垂直风切变增加造成水平涡度增加,扭转项的作用分别使上升和下沉运动得到加强;(3)垂直风切变增加,冷池强度和高度增加且集中在系统后部,使系统线状组织性增强。研究还发现,增加垂直风切变造成近地面大风和降水增强,且强降水出现在大风之后,这主要是因为在对流发展阶段上升运动与下沉运动互不干扰情况下,强下沉运动造成的近地面大风,而成熟阶段上升运动不断增强或维持造成雨水比湿不断增加形成强降水。  相似文献   
13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黄河中游2013年7月21-22日的致洪暴雨过程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地面辐合线的形成和维持是本次过程降水强度大和降水集中的主要原因。中尺度雨团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相对应,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和冷空气扩散补充相对应。第一次冷空气扩散,促使长武站附近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和维持;第二次冷空气补充,促使北洛河流域、无定河流域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形成并维持。2)暴雨过程发生前,其上空存在干暖盖的结构特征,是能量积累及位势不稳定层结结构建立的关键;暴雨发生过程中干空气侵入对中尺度对流云团起激发作用。3)暴雨、大暴雨发生过程中水汽的垂直输送明显,暴雨区上空1000-100 h Pa相对湿度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39.
利用2010年阳江高精度探空仪国际比对试验中观测的探空测风资料、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体扫资料及基于PUP-VAD方法反演的垂直风廓线产品资料,使用三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分层VVP方法(VVP1、VVP2和VVP3)反演了阳江雷达站上空的垂直风廓线,以探空测风为参考,以平均风向、风速均方差和相关系数作为评估因子,将雷达站周围降水回波分布分为较均匀和不均匀两种情况,对比分析了基于分层VVP方法和PUP-VAD方法反演的垂直风廓线。结果表明,相比PUPVAD方法,分层VVP方法都能提供更实用、质量更好的垂直风廓线,特别是在雷达周围降水回波分布不太均匀的情况下。主要原因是在某一高度,相比PUP-VAD方法只分析某仰角某距离圈上的径向速度资料来说,分层VVP方法是通过对该高度层10~100 km范围内的所有有效径向速度资料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来求解该高度层的平均水平风向、风速,受资料覆盖率的影响程度要小于PUP-VAD方法。  相似文献   
140.
华北地区典型污染天大气气溶胶飞机探测个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瑜  银燕  石立新  段英  吴志会 《高原气象》2012,31(5):1432-1438
利用2005年10月17日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污染天气条件下的飞机探测资料,对石家庄和邯郸气溶胶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讨论了该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污染的微观特征和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观测当天石家庄和邯郸地区的气溶胶粒子浓度很高,边界层内气溶胶平均数浓度为103cm-3量级,最高值出现在近地面附近,达到104cm-3量级;边界层以上的数浓度基本都在103cm-3量级,属于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一次过程。造成污染的原因是该日晴天风小,大气湍流较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4)对颗粒物进行溯源和追踪分析,发现造成气溶胶浓度较高的气块传输路径主要为西北和偏西路径,境外源主要来自蒙古国,境内源主要来自我国西部,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及山西后进入河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