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9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795篇
测绘学   361篇
大气科学   416篇
地球物理   692篇
地质学   1544篇
海洋学   812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29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21.
B-样条正交小波在信号分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由于B-样条正交小波随着阶次的升高将导致频域内支集缩小。因而分辨信号不同频率成分的能力将大大增强。因此,研究高阶B-样条正交小波的简便构造方法很有实际意义。本文独立地给出了一个构造高阶B-样条正交小波的适于计算机数值递推算法,并给出了构造11阶以下B-样条正交小波所需的系数,以供读者利用,同时还给出了一个在频域内计算脉冲响应系数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22.
Li2B4O7—Na2B4O70H2O三元体系25℃相关系及物化性质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研究了Li2B4O7-Na2B4O7-H2O三元体系25℃相关 溶液的物化性质,其25℃相图由二条溶解度曲线构成,分别对应于Li2B4O7.3H2O、Na2B4O7.10H2O相区,属简单共饱和型。简要讨论了该体系硼酸盐在水听溶解行为,并用经验公式描述了物有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3.
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流体物理实验(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一系列物理实验,研究了南极大地形及其表面冷却对南极附近大气环流的影响.实验中的主要动力相似参数是热力Rossby数R_(OT)及Taylor数T_a.实验表明,在与大气接近的实验参数值条件下,在南极上空,在流体下层形成向外的排溢流,在中高层形成极地涡旋.极地涡旋包括3~4个沿极圈按顺时针方向东移动的低压槽,形成沿极地外围的行星波环流结构.发现东移行星波的波形及强度有准周期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相当于地球大气的21d.东移的槽在110°E以东逐渐发展,在160°W的Ross海附近发展得最深,再往东则逐渐减弱.实验表明,南极大陆地形及其地面冷源强迫作用,对南极附近大气环流特征的形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4.
人们关注地球深部水对地球介质的力学和物理性质影响,以往实验研究大都用气体设备在几百MPa的低压力下进行的。为实现深部高压条件,本文用固体传压技术在1000-1300℃,1.0-2.0GPa温压条件进行橄榄石晶体内水溶解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5.
郝瑞霞  关广岳 《地质论评》1997,43(2):167-172
通过对碳酸锰氧化实验的结果分析和讨论,建立了一种适合于锰氧化过程的非平衡热力学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硫酸锰氧化过程作了热力学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锰氧化过程是矿物组合的变化过程,也是锰自身价态的转为过程,整个过程既存在平衡状态,又存在非平衡状态,是一个不可逆的,多相的复杂反应。  相似文献   
126.
降雨径流过程驱动因子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降雨径流过程的驱动作用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降雨过程的影响, 第二是下垫面变化的影响. 通过179场室内降雨径流模拟实验发现, 无论是降雨历时还是降雨强度都会影响汇流的滞时, 这与传统的假设有明显的矛盾. 尤其是在降雨历时小于全面汇流时间和较小的降雨强度下这种非线性关系的影响十分明显. 由此可以推定, 单位线用于南方湿润地区的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更为合理, 而在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由于降雨强度变化快, 降雨历时短, 所以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降水条件. 这也说明了过去的水文模型在北方地区的产汇流效果不好的原因. 降水历时较小时, 流域的汇流特性有较为剧烈的变化, 因为此时流域未达到全流域汇流, 这反映了实际北方降雨径流情况, 因此单位线使用时必须进行适当的非线性校正. 当降雨历时大于流域的全面汇流时间以后整个流域达到蓄泄平衡, 适用于南方长时间降雨径流关系和产汇流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充分降雨条件下, 洪峰流量、降雨强度呈线性关系, 而与下垫面无关, 降雨强度与峰现时间成负线性关系. 流域的调蓄量与降雨强度和洪峰流量呈线性关系, 受下垫面影响和作物截留作用十分明显, 而与作物截留的位置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7.
铜陵矿集区印支-燕山期盖层形变场三维结构的实验重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野外观测和流变学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相似物理实验重塑了铜陵矿集区印支-燕山期的构造格架; 并采用“切片”与“剥层”的方法, 分解透析了矿集区盖层的这一三维变形结构. 其中, 垂直于褶皱枢纽的系列切面观察, 显示了实验模型与钻孔的剖面结构相似性; 逐层剥离分析表明, 模型各层的变形特征也与野外景观定性吻合. 通过对模型与野外现象之间平面景观和垂向结构的对比分析, 还发现此套构造格架有如下主要特征, 即: (1)三套北东向“S”型褶皱群组成了区域构造平面格局的基本框架; (2)在整体一致的统一应力场中, 不同部位、不同方位和不同层位中普遍可见不协调褶皱的分布; (3)与褶皱幅度向深部逐步衰减对应, 断裂系统的发育是由下而上逐步扩张, 且以低角度顺层滑脱断层为主体; (4)志留系层内流褶皱和劈理化高度发育的现象, 反映印支-燕山期构造层的变形效应在此层趋于中止. 这有可能暗示着志留系是该期脆-韧性变形转化的分界层次, 其下伏岩系当属另一套不同性质变形产物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8.
为治理地下水中Cr~(6 )污染,了解受污染地下水在地层中直接处理的可能性,在处理工艺,静态水土体系反应以及小型土柱实验可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大型的地层污染控制模拟实验装置。在近似模拟了野外现场水文地质实体的动态条件下进行了Cr~(6 )污染治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在地层中用一步法处理Cr~(6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对治理不同类型地下水污染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9.
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种类型气源岩气态烃产率的求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源岩的气态烃产率是评价气源岩生气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盆地资源评价中的重要参数. 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同一种气源岩气态烃产率不同.需要有一种新方法求取气源岩的产气率.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新方法,求取了不同类型气源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气态烃产率,为我国天然气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30.
由于地震数据的特殊性,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无损压缩. 本文通过应用提升方法构造的整数小波变换无损压缩地震数据,与传统的无损压缩算法相比可以较好地提高压缩率. CDF(2, n)系列双正交小波可以较好地消除数据间冗余,集中数据特征,比其它CDF系列、SWE和CRF双正交小波有更好的压缩效果. CDF(2,n)系列双正交小波更适合作为整数小波变换无损压缩地震数据的小波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