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557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直下型冲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阪-神户)大地震的概况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各类建筑物、结构物、土本构作物的破坏和砂土液化与次生火灾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并结合本次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及作者在历次大地震后赴现场考察的亲身体验,对今后我国抗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2.
吴纪华  董小辉 《地下水》2007,29(5):74-75
分析了洮儿河灌区运行后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及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条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农业灌溉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3.
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的水洗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水洗作用是一个以往被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对3口井、时间间隔为20年的6个原油样品系统的地球化学测试与对比研究,探讨了注水开发过程中水洗作用对原油的改造作用以及各种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水洗作用对芳烃的影响远大于饱和烃,主要表现在芳烃组分的含量明显降低,一些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和芳烃参数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认为这些变化是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遭受水洗作用的特征性标志,并对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等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4.
王宏伟 《吉林地质》2002,21(1):89-91
本文重点阐述由于不合理灌溉引起潜水位上升,在特定的气候,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诸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并对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5.
浙江湖州三天门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志龙 《浙江地质》2002,18(1):41-44
本通过对湖州三天门地区四种类型金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本区金矿类型总体上属于风化淋积型金矿,并就其成矿条件作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次生富集作用是本区金矿成矿四大因素。  相似文献   
36.
渝东武隆上寒武统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渝东武隆上寒武统地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包括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铸模孔、溶洞、裂缝。成岩作用是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区成岩作用,依据其对孔缝的影响,以及本组地层特征可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两种类型,前者包括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后者包括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充填作用。  相似文献   
37.
西藏易贡巨型超高速远程滑坡地质灾害链特征研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易贡巨型山体崩塌-滑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超高速远程滑坡.该滑坡位于西藏波密县易贡乡境内的扎木弄沟源头至沟口外的易贡藏布两岸.滑坡的最大水平位移为6.7~7.0km,其堆积体前缘最大宽度约3.0km,纵向最大长度4.6km,最大厚度近80m,滑坡体表面总面积为8.69km2,体积达3.0×108m3.从山体崩塌开始到滑坡滑动直至停积就位,仅用了约3min,滑坡平均运动速度为37~39m/s.在受到巨大撞击和在高速运动中解体的崩塌岩块因其质量大而分布在滑坡体的中后部,滑坡体前缘及两侧是混有大量空气、粉尘和富水的碎屑物质形成的碎屑流堆积.因在运动中主流线与两侧的速度有差异,产生的剪切力以及主流前缘受到原堆积垅的阻挡,使两侧富含高密度气团的碎屑流运动分别出现典型的左旋及右旋的涡流特征.高速碎屑流使滑坡堆积体两侧及前缘普遍受到裹夹着砂、石与水的高密度气团冲击.从滑坡体的主堆积区向前缘和两侧清楚地呈现出密度流差异,并受原始地形影响,表现为不对称的堆积特点.滑坡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气垫效应,在坠落停积后大量气体快速逸出,并伴有喷水冒砂和局部塌陷等现象.该滑坡是受区域性强烈上升、丰富的降水以及断裂构造等因素控制,由地形条件、地层结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岩石原生结构面及次生裂隙受冻融作用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制约,在 超量冰雪融水的诱发下,导致花岗岩体内空隙水压力剧增,引起山体崩塌(一次性崩塌体积达3.0×107m3 ,崩塌岩体垂直下落高度约2580m),尔后激发的具有崩塌-滑坡一体化特征的巨型超高速远程滑坡.该滑坡的不确定周期与继发性特征完全不同于一些大型的蠕动性滑坡.将这起巨型山体崩塌-滑坡及其影响的空间范围与历时时间联系起来研究,不难发现该滑坡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内,通过超量冰雪融水引发山体崩塌,以山体崩塌激发超高速远程滑坡,又以滑坡体堵塞易贡藏布成湖的方式,导致上游湖水淹没周边大范围农田、茶场、草场、房舍及森林而成灾,尔后通过湖水溃决方式冲毁易贡藏布、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及其两岸的所有桥梁、交通及通信设施,并使其下游沿江地区长达450km范围的居民受害.最终以洪水冲蚀河谷坡脚,造成数百km河谷地段发生不同程度的坡脚失稳,致使沿江河两岸的河谷发生崩塌、滑坡,形成浅层牵引式滑坡带等次生地质灾害而告结束.由此认定该滑坡是一个具有明显时间序列、以山体崩塌激发高速远程滑坡为主、有超常危害性的巨型滑坡地质灾害链.  相似文献   
38.
浅述次生孔隙的成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义军 《西北地质》2002,35(1):65-69
生油岩生成的油气,必须运移到储集层中贮存起来,这样油气才可成藏,而岩层的孔隙度是其储集性好坏的重要标志,次生孔隙在此更是有极重要的意义(因为随着岩层的埋深,成岩作用不断在进行,原生孔隙将减少,次生孔隙将在储油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笔者着重论述次生孔隙的成因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9.
泌阳凹陷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碱性成岩作用是指总体在碱性成岩环境下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历程. 由于碱性地层水的作用, 使得石英的显著溶蚀和长石的大规模加大成为最具特色的成岩现象, 碳酸盐矿物在演化上也出现晚期碳酸盐胶结物分布较少等特点. 随着成岩作用程度的加深和地层水碱性程度的下降, 石英的加大现象也变得很普遍. 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由于地层水性质的变化而导致储层孔隙在纵向分布上比经典的酸性水成因次生孔隙的分布更为复杂, 也使得早成岩B期成为重要的次生孔隙发育期.  相似文献   
40.
1:2.5万沟系次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1:2.5万沟系次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室内布样,野外采样,室内异常圈定与评价和室外异常查证4个阶段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工作中,从布样阶段开始直至异常评价结束的每一个阶段都考虑后续的各个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从布样到野外异常查证都注意地质信息和化探信息的相结合,从而总结出一套简便快捷,行之有效的野外工作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该方法已在野外工作中发挥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