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东营凹陷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次生孔隙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勇  钟建华 《地质科学》2010,45(3):822-831
从岩心、薄片、扫描电镜以及FMI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发现,东营凹陷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在埋深大于3 500 m古近系砂砾岩储层中,普遍存在2~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次生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10%,次生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10~(-3)~8×10~(-3)μm~2,为低孔低渗储层。研究认为长石、岩屑、碳酸盐和硫酸盐等酸溶组分的溶蚀以及构造运动是深层次生孔隙形成的主导因素。其主要形成机理有:1)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流体的溶解作用;2)去石膏化和去白云化以及硫酸盐热化学作用;3)异常高压环境中的幕式排烃、膏岩层导致的生油窗扩展作用以及盐度差导致的H~+浓度的升高;4)构造作用、脱水收缩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2.
依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对柴西南地区古近—新近系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集砂体成分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组成,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已达到中成岩B期;机械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是早成岩阶段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溶蚀作用是中成岩阶段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受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阶段的控制,深部储层出现孔隙度、渗透率高异常发育带。  相似文献   
163.
《辽宁地质》2010,(4):58-58
据悉,截至4月21日,甘肃省国土资源系统派出的54名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技术专家,连续作战,现场踏勘、分片排查发现地质灾害点31处,并向当地抗灾指挥部提出灾区应急技术排查要求和重建场地适宜性评估要点。在展开灾区地质灾害排查预警和临时居民点安置选址工作中,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队开展野外调查15次,出动技术人员53人(次),行程5400多公里,对玉树震区2个县城、3个乡镇次生地质灾害进行了排查,并就有关情况向指挥部进行了汇报。  相似文献   
164.
宜春市何家坪高岭土矿床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淑芳  卢建萍 《江西地质》2001,15(2):128-132
宜春市何家坪高岭土矿是由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次生风化变质作用,在岩体风化壳中形成的风化残积型砂质高岭土矿床,矿床规模达中型,本文重点介绍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质量,并对矿床勘查开发利用的前景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5.
魏绍六 《湖南地质》2001,20(3):177-178,210
原生矿床中金的主要性状有自然金与金的碲化物,自然金可分为“明金”和“微细粒金”,“明金”的次生作用,使金的成色得到提高,粒度更大,往往有利于残坡积型砂金矿床的形成,“微细粒金”的次生作用,常形成卡林型氧化金矿或红土型金矿和铁帽型金矿,显然,以“明金”为主的矿床及金的重砂异常区,不存在找红土型金矿的可能,应寻找脉金矿床,而在有低值金的重砂异常叠加的化探Au异常区,有望找到中小型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6.
邹从学 《华南地震》1995,15(3):95-99
介绍了地震后可能引发的地震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讨论了地震火灾及损失的影响因素;根据次生灾害源的分布,初步定性预测它们可能带来的损失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7.
金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的表生地球化学演化行为,表现为其成色提高,品位变富,金颗粒增大等明显的地质规律,次生矿物、如赤铁矿、针铁矿及粘土矿物等,对金具明显的表生吸附作用,特别是2M1型伊利石与金的表生富集作用关系密切,除腐殖酸以外,脂肪酸对金的表生富集显著;无机酸的作用与矿床氧化剖面中的Eh,pH环境共同制约着金的表生集散规律,干旱气候区矿床氧化带中金、银呈双峰富集,而在潮湿区呈单峰富集,金的物理特性是金的表生形态复杂  相似文献   
168.
末次冰期苏北平原和东延海区的风尘黄土沉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角洲北翼苏北平原和东延海区,晚更新世晚期顶部地层普遍为一层暗绿色至黄褐色的硬质粘土层。本文通过对苏北平原硬质粘土层与西部丘陵区下蜀黄土的地层对比以及粒度、地球化学、矿物组合、微体古生物和抱粉、石英颗粒表面电子显微镜扫描、14C测年等实验分析的综合研究,讨论了其成因和年代问题,指出该硬质粘土层为末次盛冰期风尘黄土堆积物经次生变化而演变形成,同期的风尘黄土在黄海、东海海底和陆架区也有堆积,为下蜀黄土在东部平原区和海区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9.
本文利用考古地磁法,对北京地区汉、三国、唐、宋、金、元、明、清各朝代的古砖标本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标本的剩余磁性,并做了逐步加热的实验,从而推算出上述各时期北京地区的磁倾角值和磁埸强度值。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近两千午来磁倾角是在51°-66°之间变化,并且有循环性特征,其周期为一千余年;而地磁埸强度则是逐渐减小的,汉、三国、唐、宋、元、清各时期的地磁场强度分别为现代地磁埸强度1.57,1.41,1.42,1.29,1.21,1.12倍。  相似文献   
170.
铁岭—昌图盆地上侏罗统砂岩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卫  张晓宇 《矿物岩石》1994,14(3):62-68
本文对研究区段上侏罗统砂岩储层的次生孔隙进行以下探讨:①大洼—昌图凹陷砂岩储层次生格架颗粒溶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的形成机制;②张强凹陷砂岩储层次生格架颗粒溶孔和碳酸盐胶结物溶孔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沉积问断的存在,泥岩中有机质的丰度和干酪根类型是控制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