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557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塔里木盆地凝析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军  朱光有 《岩石学报》2013,29(9):3233-3250
塔里木盆地凝析油气资源丰富,已发现了二十余个凝析气田,包括库车坳陷的陆相油气来源的凝析气田和台盆区海相烃源岩来源的凝析气田;储层有碎屑岩,也有碳酸盐岩;时代自奥陶系至新生代均有分布。这些凝析气田的气油比分布在600~19900m3/m3,凝析油含量40~750g/m3;储层温度在78~155℃;地层压力在37~111MPa。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凝析气藏的成因类型可以分为原生凝析气藏和次生凝析气藏。其中,以库车坳陷迪那2凝析气田为代表的煤系烃源岩在高演化阶段(镜质体反射率Ro为1.2%~2.0%),即凝析油和湿气生成带所形成的原生腐植型凝析气藏或煤成型凝析气藏。次生凝析气藏包括两类:陆相油气来源的多期充注,晚期干气对早期油藏发生混合改造,形成了以牙哈为代表的陆相油气成因的次生凝析气藏;以海相油气来源,多期油气充注与晚期干气气侵,造成蒸发分馏,在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中烃体系分异、富化,发生反凝析作用,从而导致次生凝析气藏的形成。随着塔里木盆地勘探向深层转化,地层的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烃类演化程度的升高,不同生烃阶段的烃体系混合也将更为普遍,次生凝析气藏也将更为普遍,因此,以海相油气来源的次生成因型凝析气藏将成为勘探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2.
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形势严峻,国土资源部就其排查工作专门进行了部署。对此,记者就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领导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专家,专家们提示,要加强次生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查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详细分布情况,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并制定应急预案。———以乡镇为单位,逐村逐户逐点并沿交通干线进行排查。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说,芦山地区的最大特  相似文献   
133.
佘中明 《云南地质》2013,32(2):157-159
地区铜矿在中三叠世岛弧环境下与火山岩地层同期成岩成矿——英安斑岩铜矿(化),经后期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和改造,在喜马拉雅后期干旱环境下经氧化、强淋滤和次生富集,逐步演化为"火山—次火山热液交代次生富集铜矿",并衍生出构造热液型铜矿、砂岩铜矿等多种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34.
娃底矿区圈定二种温度成矿元素组合、五个综合异常,发现并控制4条矿体:三种属于中、上三叠统中断裂角砾岩型、一条属于花岗岩体断层带型.矿床归于张性次生裂隙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铜金矿.  相似文献   
135.
四川什邡北部山区遥感调查次生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震后,在震中附近山区引发了大量的岩石崩滑、山体滑坡、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四川、湖北、湖南、陕西、安徽和中国地大的有关专家利用卫星遥感资料,迅速调查次生地质灾害情况,每天上报,供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决策。本文选择重灾区之一的有代表性的什祁北部山区加以介绍,分析了特殊构造部位与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建立了次生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总结了该区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评价了该区的灾情现状,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建议,供同行们切磋。  相似文献   
136.
李贞  周栩 《华南地震》2008,28(1):72-77
以地震次生火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地震次生火灾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初步研究了地震次生火灾区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7.
汶川8.0级地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震级大、震源浅、强震动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面广、破坏惨重、次生灾害剧烈.沿发震断层附近的一些大型桥梁,如庙子坪大桥、百花大桥、小渔洞大桥、石蓑衣大桥等破坏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38.
滑坡次生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滑坡灾害破坏损失评估研究还没有涉及滑坡次生灾害破坏损失评估方面的研究,提出并建立了滑坡次生灾害破坏损失的评估模型与方法。应用故障树分析法(FTA)和事件树分析法(ETA)相结合的因果图方法对滑坡次生灾害作可靠性分析,由此对滑坡次生灾害损失进行了预测及评估。  相似文献   
139.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中Mg、Sr、Ca及其比值的环境指代意义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通过桂林地区盘龙洞1号石笋和丰鱼岩4号石笋的Ca、Mg、Sr 及其比值的研究,并通过与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分析,初步认为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中的Sr、Mg、Ca 及其比值的形成既取决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又取决于水文条件的变化。当大气环流系统未发生显著变化时,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较相似,这时, Mg /Ca和Mg /Sr 比值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当大气环流系统发生显著变化时(如出现冰期和间冰期的显著变化) , Mg /Ca 和Mg / Sr 比值则主要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即降水条件的变化。尽管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Mg、Sr、Ca指标可以获得很高分辨率的信息,但由于Mg、Sr、Ca 地球化学习性的复杂性,以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化,这种指标作为单独指标应用就会十分危险。   相似文献   
140.
块金成因新见及其分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大中  郑若锋 《江西地质》2000,14(4):300-305
本文描述了块金的形成新机制。在热液中呈金氢化物、金羰基化合物及纳料金粒子、纳米金合金粒子活化迁移。在表生条件下,金硫代硫酸盐配合物、金粒子、金合金粒子是金迁移的主要形式。块金是地质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化学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按块金成因分为内生块金和次生块金。按单块块金质量分为4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