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1154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普光构造位于四川盆地川东断褶带黄金口构造带的东岳寨-双石庙潜伏背斜带,为一鼻状复背斜。区内因受到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挤压、滑脱作用,形成明显的上、中、下构造形变带,普光构造内只有以膏岩为滑脱带的上面两个构造变形带特征明显。普光气藏以石膏岩滑脱带为界形成变形程度、样式及储层物性大不相同的两个构造带,上构造带储层为高度压实的致密低孔渗砂岩,下构造带储层为相对低压实的高孔高渗碳酸盐岩。为解释这种气藏的储层分布及其物性特征提出一种屋脊式构造演化模式,在这种模式的作用下,使上构造层加强了压实而导致储层致密低孔渗,同时为下构造层的形变提供了有利空间,也使下构造层保持了良好的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992.
有桩靴的桩基在黄河三角洲海域表层硬粉土厚度<3.5 m的区域插桩时,桩靴下部会形成残留楔体进入下卧软土层内,导致实际插桩深度比理论计算插桩深度少0.5~1.0 m.表层粉土冲切破坏形成弹性楔体,其厚度与桩靴宽度和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有关.楔形体的产生可利用太沙基(K.Terzaghi)浅基础理论结合滑移线场理论解释.残留楔体的厚度受软黏土的厚度和抗剪强度控制.  相似文献   
993.
以冈村枝管藻(Cladosiphon okamuranus Tokida)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培养基中氮、磷和维生素对冈村枝管藻盘状体生长的影响.并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NH4NO3为氮源时,盘状体直径增长较快,氮浓度最适范围在0.3~0.6 mmol/L之间.在不同磷浓度条件下,盘状体保持大致相同的生长状态.不同浓度培养基时盘状体直径增长快慢各不相同,其中在1/2Provasoli培养基时,盘状体生长最快.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生物素对盘状体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根据海面X波段雷达回波图像数据的时空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去噪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检测对雷达图像中的射线状噪声进行分离,然后针对这种特殊的噪声形式提出一种阈值分割的方法,最后在极坐标下针对噪声点进行插值修复。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等方法相比,新方法无论在主观视觉还是信噪比方面,都有了一定改进,图像保留了更多的细节信息,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野生坛紫菜的选育及经济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平潭岛不同生境采集的野生坛紫菜,经过2~3 a的筛选和培育获得野生品系b,c和d,通过体细胞酶解和自繁,获得丝状体和叶状体。实验结果表明:(1)野生选育品系b,c,d生长较快,日生长达3.25~3.75 cm/d,未选育的品系a日生长为2.12 cm/d,传统的养殖品种生长速度慢,日生长仅有1.37 cm/d;(2)选育的品系b对高温具有明显的耐受性,在高温30℃培养10 d,日平均增重率达4.34%,而对照组在水温27℃时培养5 d以上,藻体就开始腐烂;(3)品系b耐低氮、磷能力较强,在低氮、磷培养条件下,第9天色泽变为浅黄色,但没有腐烂死亡,此时将藻体移至含有氮、磷的正常培养液下培养3 d,藻体就可恢复正常,对照组的藻体在相同条件下,第6天藻体中部就开始糜烂,第9天叶片就有2/3溃烂;(4)在品质方面,品系b的总藻胆蛋白含量高达98.89mg/g,对照组的总藻胆蛋白含量仅有50.04 mg/g;本研究结果可为坛紫菜的遗传改良、野生品系选育及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牡丹江地区的变质枕状熔岩出露于佳木斯地块南缘,即佳木斯地块与兴凯地块之间,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将其划归中元古界的黑龙江群。这套变质枕状熔岩虽然具有较好的变余枕状构造,但由于经历了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等多期变质变形的叠加,使得揭示其成因及演化较为困难。同时,由于黑龙江群本身存有多种认识上的分歧,所以,更增加了这套变质熔岩的成因及演化的研究难度。但对这套岩系中的变质枕状熔岩成因及演化的研究能够对本区的大地构造环境、变质变形演化过程提供较为可靠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7.
蠕虫状灰岩是早三叠世一种特殊的沉积现象,对其研究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生物大绝灭后海洋环境与生物复苏之间的关系。文章对百色地区早三叠世石炮组地层中广泛发育的蠕虫状灰岩进行追索、大比例尺(1∶1 000)剖面测制、采样及岩石薄片进行观察,并对蠕虫状灰岩的分布规律、产出部位、沉积特征、岩性特征及岩相古地理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蠕虫状灰岩是在沉积、成岩过程中,由微生物积极参与,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水流作用、风暴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及其他机械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8.
对山东半岛泥质楔柱状样进行沉积物粒度分析,并在210Pb测年基础上结合黄河年输沙量、悬浮泥沙粒径、河口位置及沿岸流强弱替代指标等数据研究近百年来黄河改道及输沙量变化对远端沉积区沉积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的变化是黄河入海泥沙特征和沿岸流等水动力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1884–1939年及1947–1999年,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变化主要受到沿岸流强弱的影响;1939–1947年及1999–2012年,受1938–1947年花园口决堤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黄河年输沙量持续偏低致使源区泥沙不足的影响,沉积物粒度相对粗化,与沿岸流强度的相关性减弱。与黄河入海泥沙近端沉积区不同,研究区粒度特征对黄河尾闾改道事件不敏感,且对花园口决堤及年输沙量低于临界值的响应有一定程度的延迟,这与该区沉积物经历了再悬浮过程及中间复杂的物质混合有关。黄河改道及输沙量变化仍然是远端沉积区沉积特征演化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点群状居民地的空间分布与路网结构相互影响。提出了一种路网约束下的点群状居民地选取方法。首先以路段为单元构建道路Voronoi图来划分区域,在合并面积过小的区域后对点群状居民地进行分区;然后计算每个区域中点的权值并进行选取;最后对间距小于冲突距离阈值的密集点群进行处理。将该方法用于点群状居民地的实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保持点群状居民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密度对比。  相似文献   
1000.
富铝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铝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系指产于PTG系列蛇绿岩套地幔橄榄岩中的矿石,以富铝(Al2O3>20%)、低铬(Cr2O3<45%)为特征的铬铁矿床。该类型矿床以萨尔托海、贺根山及洪古勒楞铬铁矿床为代表。含富铝型铬铁矿床的岩体以伴有丰富的基性分凝体、含长地幔橄榄岩的出现以及矿石四周发育绿泥石薄壳而区别于含富铬型铬铁矿床的岩体。作者的研究表明富铝型铬铁矿床是原始地幔岩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再造的产物。富铬矿浆代表高度部分熔融的最终残余。富铝型铬铁矿床的成矿模式有两种:一为原始地幔岩中低度部分熔融再造的产物,以缺失高熔杂岩带为特征,属中低熔再造成矿模式,以洪古勒楞矿床为代表;另一种为原始地幔岩高度熔融再造的产物,以发育高熔杂岩带为特征,基性熔体与富铬矿浆之间曾发生了再平衡作用,属高熔再造-再平衡成矿模式,以萨尔托海及贺根山矿床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